西安-擋不住的“西引力”

西安,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無數歷史的輝煌,周、秦、漢、唐等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鼎盛的朝代,均建都於此,它見證了千載春秋的榮枯,保存了走向文明的記錄,個個天賦異稟的風流人物,首首流傳千年的詩篇,為中華古老的歷史留下濃墨重彩的畫卷和最精彩的篇章。尋著千年歷史的跫音,懷著珍藏於心的那份最初美好,在草木繁盛的夏日,與它第三次重逢。

西安-擋不住的“西引力”

鐘鼓樓廣場

或許你已去過西安,或許你正在去西安的路上,但這些耳熟能詳的景點你一定不陌生:西安鐘鼓樓廣場、陝西曆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大明宮遺址丹鳳門、華清宮唐代御湯遺址博物館、曲江池遺址公園、大唐芙蓉園、長安塔……它們裝點著古城西安,豐富著古城西安的文化內涵,成為西安遊的必打卡地,而這些建築作品均出自同一位建築設計大師之手,是她復原了長安城的盛唐風貌,整座城市都留下她的烙印,她就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建築設計大師、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張錦秋。

西安-擋不住的“西引力”

1936年10月金秋,她出生在“錦官城”成都,故取名為“錦秋”。少年時代的張錦秋,並不想做一個像父母一樣優秀的建築師,她酷愛文學,想當作家,幾乎達到痴迷的地步。當她18歲面臨人生重大選擇時,她的父親溫和地勸說她放棄了文學夢,張錦秋考入清華大學建築系,在這裡,她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良師—建築學界泰斗梁思成先生,成為他的女弟子。1966年,張錦秋離開清華大學,來到古城西安,從此與這座城血脈相連,結下不解之緣。

西安-擋不住的“西引力”

西安博物院

一輩子,一座城,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她在西北大地上創作了一座又一座聞名國內外的建築,且自成體系,被人們稱為“新唐風”。作為梁思成弟子的張錦秋,已繼承恩師衣缽,用建築家獨有的創意,為我們復原出一個大唐風韻的新長安。

張院士一生獲獎無數,在此不予羅列,但2015年5月8日卻是一個永載史冊的日子,讓國人為之驕傲的日子。

經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推薦(2010年10月20日,張錦秋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成為該基金歷史上第一位獲獎女性)、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申請、國際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員會批准,國際編號為210232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張錦秋星”,浩瀚星空中,再添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姓名冠名的小行星。這是一項國際性的、永久性的崇高榮譽,是國際社會對張錦秋獻身建築事業所做重大貢獻的充分肯定。

西安-擋不住的“西引力”

大唐芙蓉園

在“張錦秋星”命名儀式上,張院士的感言情真意切、文筆優美,其文學功底,可見一斑。我喜愛她的文字,摘錄奉上,以示敬意:

“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參加今天的命名儀式。我從未盼望在宇宙中翱翔,因為我的工作必需根植於大地;我從未幻想自己會發出光芒,因為我一直在陽光的照耀下得以成長。天上的星辰對我來說遙不可及,今天太空中有了一顆‘張錦秋星’,這於我已遠遠超出了獎勵、光榮的意義,而使我的精神得到了一次昇華。我,一名中國建築師將與宇宙同存,永遠眺望著中華大地繁榮昌盛,演進著人類文明,這種感受前所未有。為此,我要感謝三秦大地的哺育和父老兄弟提供的創作平臺,使我和我的團隊能實現一個個小小的夢想;我要感謝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是你們給了我最高層次的獎勵並向紫金山天文臺提出了命名推薦;我要感謝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是你們向國際行星中心作出了提名申報工作。當然,我對紫金山天文臺盱眙天文觀測站的專家們懷有特別的敬意,沒有小行星的發現,談何小行星命名。210232號小行星的發現是一個漫長而謹慎的過程,你們付出了艱辛而持久的努力。天文學和建築學都是古老的學科,你們在無限宇宙中觀測研究已知的星體,探索追尋未知的奧秘;我們建築師則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為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不斷探索、構建更加美好的家園。我們工作的領域有著天壤之別,但我們矢志科學的精神是一致的,我們用自身的智慧和堅守,以身許國的情懷是一致的。天地何其大,與君共勉之。

……

蒼穹中一顆星辰以中國建築師命名,這光榮屬於中國的建築界,

屬於古老而新生的陝西,屬於煥發青春的古都西安,屬於正在為‘一帶一路’奮鬥的西部建築工作者。”

張院士的發言行雲流水、感人肺腑,這是老一輩知識分子的風骨與執著,我們的民族,正是因為有了一代又一代這樣的知識精英,故國的文脈與精粹才得以傳承與保存。

西安-擋不住的“西引力”

長安塔

今天,與羅馬、開羅、雅典並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的西安,已是世界的西安,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號角,在經濟、社會等方方面面正煥發出勃勃生機,是一座充滿活力與創新的城市。大西安敞開懷抱,通過“西”納英才、“安”心樂業,2018年新落戶超73萬人,形成“孔雀西北飛”、招才引智的強力磁場,釋放出強大的“西引力”!走近它,你會為歷史遺存的完美博大所震嘆,也會為時代呈現的古韻新風所感喟!

西安不老,西安永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