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三聖集並序

太極拳三聖集並序

偉哉,王武李論!大哉,王武李論!巍巍乎,莫測其高!蕩蕩乎,莫測其深!伏惟太極拳不知其始,迨清季以降,名家燦若群星,諸派流若百川,而靡不資始乎此,亦歸極乎此,如群星而拱北辰,似百川而歸大海。

先王武李而太極拳者,非王武李無以明;后王武李而太極拳者,非王武李無以法。實眾豪傑之慧命,求真諦之所在,通神明之達道也。

其義其文,盡善盡美,不可增刪一字;其功其德,至廣至厚,足以澤被萬世。曰三聖,人天共仰;集大成,文武何分;感妙應,巔峰平步。

是以向為訣中之訣,秘中之秘;秘而非私,知音難遇;有者寥寥,亦非全璧。洎島夷入寇,東北淪陷,而技中亦有賣祖求榮,為虎作倀者,尤為國人痛心疾首者也。

李聖後人憤國勢之衰微,慨民風之頹喪,首刋家藏秘本,分贈武林志士,得者宗之,鹹以強種之至寶,御辱之神器,遂不脛而走,爭相傳抄,洛陽紙貴。

當是時,師祖應請抗敵,深入虎穴,拳打賊梟;設場瀋陽,威震三省,練家莫不賓服,士氣為之大振;方信國技獨步天下,英雄所向無敵,洵非虛語,復何言哉!

今既傳世,隨處可得,顧諸書所載,多憑不同抄本以炫異,或藉屢經臆改而矜奇,乃至斷章取義,改頭換面,以假亂真,而今人弗辨,誠恐有辱先輩之盛德,誤後學之苦志,亦可慨也!

固是集一仍李聖手訂於光緒七年之舊,謹參諸善,慎加點校,今體敬印,而所解秉三聖之心傳,聆近賢之口授,非不敏之臆說,雖未能盡詮聖意,亦躋於聖域之階梯也。《莊子》曰:“唯止能止眾止”,冀諸君手此寶鑑,日夕揣摩,自有妙應。甲午年孟春,李新方於德盛堂拜序。

注 [1]王武李:王宗嶽、武禹襄、李亦畬,太極拳之三聖也。[2]師祖: 霍夢魁師祖(1890~1962),河北清河縣人,幼從李亦畬之高徒、姐丈葛顯齋學,又經葛師引薦,先後兩赴廣府,受教於李亦畬之弟李啟軒。東北淪陷後,應中共地下黨員鞏天民之請而赴東北,設場瀋陽。

太極拳三聖集並序

一、王宗嶽集

太極拳論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香。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太極拳釋名

太極拳,一名“長挙”,又名“十三勢”。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酒不絕也。十三勢者,擁擠按,採捫肘靠,進退顧盼定也。掤捋擠按,即坎離震兌,四正方也:採捌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日十三勢。

十三勢行工歌訣

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變轉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稍滯。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不黨費工夫。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靜氣騰然。尾正中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入門引路須口授,工用無息法自體。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義無疑。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工夫遺嘆惜。

打手歌

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粘隨不丟頂。

太極拳三聖集並序

二、武禹襄集

十三勢行功要解

以心行氣,務沉著,乃能收斂入骨,所謂命意源頭在腰隙也。意氣須換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須留意也。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所謂氣遍身軀不稍滯也。發勁須沉著松靜,專注一方,所謂靜中觸動動猶靜也。往復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所謂因敵變化示神奇也。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所謂刻刻留心在腰間也。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腹內松靜氣騰然也。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謂尾閭正中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也。以氣運身,務順遂,乃能便利從心,所謂屈伸開合聽自由也。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腰為驅使,所謂意氣君來骨肉臣也。

太極拳解

身雖動,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後在身。在身.則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謂一氣町成、捨己從人、引進落空、四兩撥幹斤也。

須知: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視動猶靜,視靜猶動,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須要從人,不要由己。從人則活,由己則。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

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以己依人,務要知己,乃能隨轉隨接:以己粘人,必須知人,乃能不後不先。

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粘依能跟得靈,方見落空之妙。往復須分陰陽,進退須有轉合。機由己發,力從人借。發勁須上下相隨,乃能一往無敵:立身須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撐。靜如山嶽,動若江河。邁步如臨淵,運勁如抽絲。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

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形如搏兔之鶻,神似捕鼠之貓。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收即是放,連而不斷。卜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能粘依,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落而有餘。漸至物來順應,是亦知止能得矣!

太極拳論要解

解曰: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存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視靜猶動,視動猶靜。動牽往來氣貼背,斂入脊骨。要靜,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氣如車輪,腰如車軸。

又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十三勢說略

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鬆開。猶須貫串一氣,不外起承轉合。始而意動,既而勁動,轉接要一線串成。

氣宜鼓盪,神宜內斂。勿使有缺陷處,勿使有凹凸處,勿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必至偏倚,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物將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

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有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穿,勿令絲毫間斷。

身法

提頂,吊襠,裹檔,護肫,含胸,拔背,松肩,沉肘,騰挪,閃戰。

器械論

……以上刀法、槍法,務要身法不散,講究跟勁。

太極拳四字不傳秘訣

敷:敷者,運氣於己身,敷布彼勁之上,使不得動也。

蓋:蓋者,以氣蓋彼來處也。

對:對者,以氣對彼來處,認定準頭而去也。

呑:吞者,以氣全吞而入於化也。

此四字無形無聲,非懂勁後,練到極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氣言,能直養其氣而無害,始能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矣!

太極拳三聖集並序

三、李亦畬集

五字訣

一曰心靜。心不靜則不專,一舉手前後左右全無定向,故要心靜。起初舉動未能由己,要息心體認,隨人所動,隨屈就伸,不丟不頂,勿自伸縮。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無力,我亦無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意,挨何處,心要用在何處,須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從此做去,一年半載,便能施於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勁。久之,則人為我制,我不為人制矣!

二曰身靈。身滯則進退不能自如,故要身靈。舉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礙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之骨內。兩手支撐,一氣貫串。左重則左虛,而右已去;右重則右虛,而左已去。氣如車輪,周身俱要相隨。有不相隨處,身便散亂,便不得力,其病於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從人不從己;後,身能從心,由己仍是從人。由己則滯,從人則活。能從人,手上便有分寸。稱彼勁之大小,分釐不錯;權彼來之長短,毫髮無差。前進後退,處處恰合,功彌久而技彌精矣。

三曰氣斂。氣勢散漫,便無含蓄,身易散亂。務使氣斂入脊骨,呼吸通靈,周身罔間。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則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運氣,非以力使氣也。

四曰勁整。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發勁要有根源,勁起於腳根,主於腰間,形於手指,發於脊骨。又要提得起全副精神,於彼勁將發未發之際,我勁已接入彼勁,恰好不先不後。如皮燃火,如泉湧出。前進後退,無絲毫散亂。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此所謂借力打人、四兩撥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備,總歸神聚。神聚則一氣鼓鑄,煉氣歸神,氣勢騰挪;精神貫注,開合有致,虛實清楚。左虛則右實,在虛則左實。虛非全然無力,氣勢要有騰挪;實非全然佔煞,精神要貴貫注。緊要全在胸中腰間變化,不在外面。力從人借,氣由脊發。胡能氣由人脊發?氣向下沉,由兩肩收入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形於脊骨,佈於兩膊,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即是放。能懂開合,便知陰陽。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漸至從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昔人云:能引進落空,能四兩撥千斤;不能引進落空,不能四兩撥千斤。初學未由領悟,予加數語以解之,俾有志斯技者,得所從入,庶日進有功矣。

欲要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捨己從人;欲要捨己從人,先要得機得勢;欲要得機得勢,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無有缺陷;欲要周身無有缺陷,先要神氣鼓盪;欲要神氣鼓盪,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氣收斂入骨;欲要神氣收斂入骨,先要兩股前節有力,兩肩鬆開,氣向下沉。勁起於腳根,變換在腿,含蓄在胸,運動在兩肩,主宰在腰。上於兩膊相系,下於兩胯兩腿相隨,勁由內換。收即是合,放即是開。靜則俱靜,靜是合,閤中寓開;動則俱動,動是開,開中寓合。觸之則旋轉自如,無不得力,才能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

平日走架,是知己功夫。一動勢,先問自己:周身合上數項不合?少有不合,即速改換。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打手,是知人功夫。動靜固是知人,仍是問己。自己要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動彼絲毫,趨勢而入,接定彼勁,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處,便是雙重未化,要於陰陽開閤中求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也。

胞弟啟軒嘗以球譬之:如置球於平坦,人莫可攀躋,強臨其上,向前用力一一後跌,向後用力一一前跌。喻甚明,細揣其理,非捨己從人、一身一家之明證乎?得此一譬,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之,可盡人而明矣。

撒放密訣

擎,擎起彼勁借彼力(中有靈字)。引,引到身前勁始蓄(中有斂字)。松,鬆開我勁勿使屈(中有靜字)。放,放時腰腳認端的(中有整字)。

擎引鬆放四字,有四不能:腳手不隨者不能,身法散亂者不能,一身不成一家者不能,精神不團聚者不能。欲臻此境,須避此病;不然,雖終身由之,究莫明其精妙矣。

敷字訣解

敷,所謂一言以蔽之也。人有不習此技而獲聞此訣者,無心而白於餘。始而不解,及詳味之,乃知敷者,包獲周匝,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氣雖尚在自己骨裡,而意恰在彼皮裡膜外之間,所謂氣未到而意已吞也。妙絕!妙絕!

虛實圖解

實非全然站煞,實中有虛;虛非全然無力,虛中有實。上圖(圖略)舉一身而言,雖是虛實之大概,究之周身,無一處無虛實,又離不得此虛實,總要聯絡不斷,以意使氣,以氣運動,非身子亂挪,手足亂換也。虛實即是開合,走架打手著著留心,愈練愈精,功彌久技巧,尚矣!

此譜得於舞陽縣鹽店。兼積諸家講論,並參鄙見。有者甚屬寥寥,間有一二者,亦非全本。自宜珍而重之,切勿輕以予人。非私也,知音者少;可予者,其人更不多也。慎之!慎之!光緒辛巳中秋念六日,亦畬氏書。

太極拳三聖集並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