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沉寂幾百年是不是因為不合格律,能修改嗎?

《苔》沉寂幾百年是不是因為不合格律,能修改嗎?

這是一個朋友提的問題:

《苔》這首詩為什麼會沉寂幾百年呢?

《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下面到改為臨合平仄,學為模仿,似為本色,學改為似意境深,也似牡丹開則300年前就火了。

《苔》

白日不臨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似牡丹開。

題主這個問題內容實際上是在下面的副標題,意思是要是按他的把《苔》改成近體格律詩,這詩早火了。

這就有點意思了。

這首小詩的火不火與是否修改為格律詩沒有半點關係。李白的《靜夜思》、柳宗元的《江雪》都不是格律詩,火了多少年?駱賓王的《詠鵝》,採蓮的《江南》,哪一首不是耳熟能詳,眾口傳誦?

《苔》沉寂幾百年是不是因為不合格律,能修改嗎?

個人的文章以講格律知識為主,但是首先要端正對格律的態度。格律詩只是一種規避音律詩病的規則而已,寫格律詩,首要的就是為初學者打開音律通順的大門。而音律通順固然是一首詩流傳的重要因素,但並不是決定因素。

平仄格律是一種用不完全歸納法總結出來的規則。既然是不完全歸納,那麼在規則之外必然還有許多音律組合也是精品。

要眾口相傳,除了朗朗上口,還得有意思。也就是說要有相對容易明白的意境。而意境出來了,意思出來了,音律又和諧,是否遵守平仄格律就一點都不重要了。

這種對成詩已久的古體詩進行格律修改,作為初學格律的訓練是可以的,但是並不推薦。你要愛他的詩意,又嫌他格律不合,重新寫一首就是了。

我們學習格律知識,不是這樣用的。學習是為了瞭解,瞭解是為了化而用之,也就是既使用又忘記那些規則。

《苔》沉寂幾百年是不是因為不合格律,能修改嗎?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這首詩的首句在平水韻中為五連仄,自然是大拗,一般情況下可以在對句第三字更換成平聲來做出拗救。但是袁枚沒有救,使用的“恰”字依然為仄聲。

“不”字在第四聲(去聲)字前念第二聲(陽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所以咱們現在讀“búdào”,這是一種自發地對發音的調整。

在這種情況下,袁枚可能覺得無所謂,他是“性靈派”的代表,講究的就是性情。不合平仄就不合,老子不在乎。

而如果按照題主的將“不到”改成“不臨”,在平仄分析中好像是合律了(電腦檢驗平仄),成為了“仄仄平平仄”,那是因為“不”字有另一個發音“pī”,是“大”的意思,電腦並不清楚在這個位置該發哪個音,所以它會認為“不”字的平仄發音都對,而“到”字變成“臨”字的平聲,所以這就合平仄了。

這就是電腦的死腦筋,套到了題主的思維中。

《苔》沉寂幾百年是不是因為不合格律,能修改嗎?

而在平聲前面,“不”字肯定是作為入聲字表示否定的意思。所以改成不臨後的平仄實際上是“仄仄仄平仄”,這同樣是拗句,不過這從格律上來說,倒是不用拗救。

所以這只是近體詩和古體詩的區別,於詩意沒有任何改變。而在實際吟誦中,因為“不”字發音的變化,各有讀法,其實“búdào”比“bùlín”在“白日”後面要順口得多。

至於題主將“也學牡丹開”改為“也似牡丹開”,就更加沒有必要了。如果說是基於平仄考慮的話,其實“學”字是入聲字,這句詩的平仄就是“仄仄仄平平”,根本沒有出律。如果是從詩意出發,覺得青苔不能用“學”,而要用“似”,這就是根本沒明白袁枚在使用擬人手法來寫青苔。

這種修改就不止是畫蛇添足了,本來這首小詩發光的地方就不多,還讓改了。

實實在在改成了一首庸作。

當然,這首詩的火與平仄、意境都關係不大,靠的是大平臺的推廣和勵志雞湯的強行加成。一些很爛的句子都能大火,何況無論怎麼講,袁枚的原作還是一首好詩。

《苔》沉寂幾百年是不是因為不合格律,能修改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