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不想走路,日本媽媽的做法,讓娃十秒破功,最好的自律教育

朋友家的孩子才兩歲,每次出門,父母就會左擁右抱的,這種姿勢幾乎趕上了皇帝出遊時的氣勢。

她告訴我,小祖先拒絕自己走路,大人不得不輪流擁抱孩子。

朋友也說,自己的麒麟臂就是因為整天抱著孩子而消失的。

但是朋友的事情也讓我想起了之前接觸過的一位日本媽媽。

我們公司裡就有一個日本媽媽,週末的時候,她帶著孩子一起出去玩,孩子們一直在散步,可能很累,想讓媽媽抱著走。

但媽媽拒絕了,可孩子真的不想去,怎麼辦?他開始作弊,一小步一不步的挪動著。

日本媽媽沒有為此而心軟,甚至牽著孩子的胳膊,繼續向前走,畫面是這樣的,孩子被拖著向前走,媽媽的腳步一點也不慢。

當寶寶不想走路,日本媽媽的做法,讓娃十秒破功,最好的自律教育

也許這種感覺太不舒服了,沒有堅持10秒,孩子的小腿開始起作用了,他還覺得走路更舒服,這樣大人也就不拉他了,同時姿勢也更舒服了。

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的走路姿勢很正常,他決定繼續走剩下的路。

這時媽媽才拉著他的小手繼續走路。

我不得不說,日本媽媽真的很善於教育孩子,在這方面根本不會縱容孩子,這也是真正的自律教育。

通過日本媽媽的行為,我們學到了哪些育兒方法呢?

當寶寶不想走路,日本媽媽的做法,讓娃十秒破功,最好的自律教育

1、讓孩子繼續執行任務。

寶寶不想走路,出去的時候,你可以帶一個毛絨玩具給寶寶,然後告訴寶寶,熊也想去公園玩,但它不能走路,寶寶有責任把熊送到公園去玩。

既然護送熊是神聖使命,寶寶怎麼能不試著繼續前進呢?

2、給孩子一個參考物

這種方法是,當嬰兒不想走路時,母親可以給寶寶一個具體的參考。

例如,當寶寶走到面前的紅色長凳上時,媽媽會擁抱他。

當孩子走到那棵很高的樹前時,媽媽會親吻他。

聽完這句話後,寶寶就不可能不精力充沛了。

當孩子到達目的地時,母親的手臂幾乎已經休息好了。將來,你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不斷地鼓勵寶寶,這樣寶寶走路的時間就會越來越長。

當寶寶不想走路,日本媽媽的做法,讓娃十秒破功,最好的自律教育

3、走路遊戲

寶寶不想走路,也有一個原因是寶寶厭倦了走路,媽媽可以讓散步像遊戲一樣有趣。

例如:對不願意走路的寶寶說,現在讓我們學著像鴨子一樣走路。

我是鴨子媽媽,你是鴨子寶寶,我們一起搖搖晃晃地向前走,你什麼時候見過鴨子媽媽抱著鴨子寶寶?

你還可以把路過的風景形容得像畫一樣美麗,散步也會成為一項有趣的遊戲,哪個孩子能抗拒它?

當寶寶不想走路,日本媽媽的做法,讓娃十秒破功,最好的自律教育

4、帶著孩子來參加競走比賽

如果寶寶不想走路,那就和寶寶一起散步。

然後偷偷地放水,適當地放慢自己的速度,讓寶寶跟進,鼓勵寶寶,為寶寶加油,提高寶寶在比賽中的興趣。

很多寶寶特別喜歡跟人比較,通過這個方法,也能幫助孩子更好的去自己走路。

日本母親教育孩子,原則是不給別人製造麻煩,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去做,不為孩子而工作,孩子應該學會做家務,培養動手能力。

他們認為動手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人格教育。

所以日本孩子不管多麼忙,都會幫媽媽疊衣服,倒垃圾,收拾自己的玩具,吃完飯會收拾碗碟,送碗筷去廚房,而不是走開。

當寶寶不想走路,日本媽媽的做法,讓娃十秒破功,最好的自律教育

身為寶媽的我認為,日本母親對孩子進行自我完善、自律和自力更生的教育,這對他們的孩子來說是一項很好的鍛鍊。

雖然他們有時顯得漠不關心,但當孩子進入社會時,這樣的孩子會更好,與我們的教育相比,你認為什麼是值得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