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行業的探索者、見證者,也是收穫者

我是行業的探索者、見證者,也是收穫者

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那是保險業蓬勃生長的黃金階段。

1996年,剛從學習畢業的陶梓然帶著一點懵懂和衝動,一腳踏進了這個保險才剛剛興起卻又欣欣向榮的行業。

這一做,就是二十多年,見證了行業巨大的變化:保費規模直線上升,從幾百上千元一張保單,到如今幾百萬,甚至上千萬。變化的不僅是數字:保險理念也從逐步萌芽到越來越廣泛地被接受,保險代理人也從一個純銷售人員慢慢轉變為顧問式……

“我可以說是行業的探索者、見證者、也是收穫者。”陶梓然給自己評價說。

進入保險一線拓荒

“我的生活,我做主。”

從學校畢業後,當時有3份選擇擺在陶梓然面前:工商局、銀行、剛成立的保險分公司。她選擇了當時看起來最不被看好的保險公司。

“我的性格是屬於簡單、直接,不喜歡被束縛。而且當時打算去保險公司也是去做會計,正好專業對口。”陶梓然說。

陰差陽錯下,陶梓然成了一名團險業務員。“說實話,當時有點懵,剛到新城市,沒有一點人脈。而且一個剛畢業的小姑娘,跟企業老闆,不管在年齡還是閱歷上,完全沒有共同話題啊,沒聊兩句就拒絕你了。”回想起剛進入的艱難,陶梓然至今還記憶猶新。

“說起來還有點不好意思,當時還經歷了3次試用期,靠著家裡、同事的幫忙才成功轉正的。”說起剛開始的艱難,陶梓然也不避諱,直言說,“我都拿著簡歷去人才市場了,但當時人家看得上我的,都是銷售崗位,所有也沒順利轉行。”

關鍵時候,還是骨子裡不服輸的勁佔了上風。“都說十年磨一劍,那我就花十年、十二年,一定要把業績做出來,至少對自己有個交代。”

機會來自於保險新渠道的拓展——交叉銷售。陶梓然成為公司派出的先鋒隊,憑藉積累的專業能力和好人緣,迅速打開了局面,最多一年做到了2000萬的業務。

走遍千山萬水,說過千言萬語,拜訪千家萬戶,方能收穫千張保單。陶梓然堅持每天隨身攜帶記錄本,每天拜訪2—3個客戶,分析客戶的情況、需求。“保險意識的啟蒙在當時真的太難了,現在看當年的各種故事都成了笑談,但對保險拓荒者而言,確實嚐遍辛酸苦辣。”

做保險,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所謂大道至簡。

從新人小白,到區域市場上鼎鼎有名的銷售王,陶梓然說,最重要的就是有一顆感恩的心。“聽起來是很俗,但這是我從業二十多年最大的感受。”

一是對客戶的感恩。“我們常討論為什麼能成功簽單,專業當然是最重要的。但市場上有那麼多專業的業務員,客戶為什麼把單子交給你而不是別人?”陶梓然說,面對客戶的這份信任要懂得感恩,對客戶付出120分的心。

二是對團隊的感恩。從一名營銷人員,變身為管理者,為更年輕的保險營銷人“領航”,陶梓然在專業技能培訓上傾囊相授。“說實話,你的業績來源於團隊小夥伴的付出。而多年的一線業務經驗,也讓我對他們的艱辛能感同身受。”陶梓然說,“除了在精神上的鼓勵,在物質上也是盡力爭取。有一年,我自己拿了5個月的年終獎,但團隊小夥伴最高有拿了8個月的。”

當然,更多的是對保險行業的感恩,給了更多人成長和希望。在最初工作的幾年,陶梓然一直羞於對別人說起自己的職業,即使成為公司的管理者,保險也不是“說得出口”的職業。是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讓她對保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買了健康險的客戶拿到了賠償,度過難關重新燃起希望;買了年金險的客戶每月有養老金,老有保障;買了團險的企業家,在災後恢復生產……“保險的責任與魅力,更堅定了我從事保險行業的信心與決心,希望可以作為一項事業傳承下去。”

科技,讓展業更簡單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保險產品更加豐富,保障功能逐步完善且保險資產配置愈加多元化。

用戶也開始從被動的接受產品、聽銷售人員講解,開始向自己主動探索瞭解產品轉變。特別是80後、90後開始成為保險購買的主力,有著與上一代截然不同的理念與理解。

用戶與產品的改變,也迫使保險業務員的轉變。“每一位客戶的狀況千差萬別,我們需要分析資產結構、政策、需求等方方面面存在的風險問題,為客戶提供綜合性的建議。一位成功人士和一位剛進職場的人,他們對保險的需求肯定不一樣。”面對轉變,陶梓然毅然跳出了傳統保險公司,“是時候走出去看看了。”

說到與保險師的緣分,也是一次偶然的機會。“當時越來越意識到科技對展業的重要性,最簡單的比如入單的口徑、保單整理、客戶資料的整理、條款的分析,都需要專業的工具。”陶梓然說,“當時就有朋友給我推薦了保險師,不僅有相應的計劃書工具,還有學習板塊的相應資源。”

今年,陶梓然瞭解到自己使用的保險師,要在南京開設線下經紀公司的消息。“雙方可以說是一拍即合。”6月,陶梓然加盟微易經紀籌備南京分公司,業務快速成長,不到3個月的時間團隊達成標保近百萬。

“以前保險市場,一直被幾大保險公司壟斷。互聯網+科技,把這層壟斷撕開了一個口子。現在需求開始被激發,我相信,這片市場,終將被完全打開,經紀人會成為新的趨勢。”對未來,陶梓然充滿信心。

我是行業的探索者、見證者,也是收穫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