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其實並非無條件投降,而是提出一個強硬條件,最終被美國接受

按照傳統的說法,二戰的結束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為標誌,此後便開啟了美國獨自佔領並改造日本的歷史。然而根據真實的歷史,日本在投降前,向同盟國提出一個異常強硬的先決條件,並被美國接受後才正式放棄戰鬥。那麼,這個條件是什麼?一切,還要從《波茨坦宣言》的發佈說起。

德國宣佈投降後,日本成為盟國最後的進攻目標,徹底崩潰只是早晚的事情。為了迫使日本儘快宣佈投降,同時出於擔心蘇聯對日參戰,進而影響其獨佔日本既定目標的考慮,美國總統杜魯門與蘇、英兩國首腦在德國的波茨坦舉行會晤,並在當年7月26日聯合發表《波茨坦宣言》,要求日本儘快無條件投降。

日本其實並非無條件投降,而是提出一個強硬條件,最終被美國接受

波茨坦會議三巨頭

​當時,盟國還在亞洲大陸及太平洋上與日軍苦戰,雖然勝利在望,但傷亡情況卻令人擔憂。鑑於日本軍隊頑強的抵抗意志,為了避免引起他們的強烈反彈,勸說其順利地接受投降的局面,美英中三國在宣言中除規定對日本實施佔領、懲罰的一般原則外,還給與其有別於德國的“寬厚”條件。

如第九款規定“日本軍隊在完全解除武裝以後,將被允許返其家鄉,得有和平及生產生活機會”,第十一款規定“日本將被允許維持其經濟所必須及可以償付貨物賠款之工業,但可以使其獲得原料,以別於統制原料,日本最後參加國際貿易關係當可准許。”不僅如此,盟國還承諾“上述目的達到及依據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傾向和平及負責之政府後,同盟國佔領軍隊當撤退”(第十二款)。

日本其實並非無條件投降,而是提出一個強硬條件,最終被美國接受

鈴木貫太郎

​《波茨坦宣言》發表後,日本方面為如何回應它陷入激烈的爭吵當中,死硬派分子以首相鈴木貫太郎為首,主張對宣言置之不理,將戰爭進行到底。但是,部分軍方首腦卻主張“維護國體”,在保留天皇制的前提下,向盟國投降。為了順利地的說服死硬派,軍方同時提出一些附加條件,即自行處理戰犯、自主解除武裝、同盟國軍隊不對日本實施軍事佔領等,但即使如此,依然難以令死硬派就範。

就在日本內部陷入激烈爭吵當中時,美國為了避免採取大量傷亡的登陸戰,以及保證在蘇聯之前拿下日本本土,同時逼迫日本早做決斷,遂在8月6日、9日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擲了原子彈,並造成大量的平民傷亡。在見證原子彈強大而恐怖的摧毀力後,日本死硬派分子和軍方的立場同時軟化,放棄諸多附加條件,僅以保存天皇製為談判條件,以此來接受《波茨坦宣言》。

日本其實並非無條件投降,而是提出一個強硬條件,最終被美國接受

原子彈轟炸日本後形成的蘑菇雲

​8月10日,日本政府通過中立國瑞士、瑞典,分別向美、英、中、蘇四國發出照會,表示願意接受《波茨坦宣言》各項條款。與此同時,日本在照會中附上一項“諒解”,要求“上述公告並不包含有損天皇陛下為最高統治者的權利的任何要求”,並且聲稱“日本政府竭誠希望這一諒解能獲保證,並切望迅速對這種保證予以明確表示”。

早在1944年,美國政府便已經著手組織各方面的專家來研究日本,要求他們針對如何處置具有東方文化背景的日本戰後問題,提交切實可行的研究報告。而包括文化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等人在內的專家,在向政府提交的報告中,指出保留天皇及利用日本原有行政機構實施佔領、推進民主化的極端重要性,並被美國政府所接受。

日本其實並非無條件投降,而是提出一個強硬條件,最終被美國接受

杜魯門總統

​正因如此,在接到日本的照會後,杜魯門即刻命國務卿伯恩斯起草了一份答覆草稿,並致電英、蘇、中三國首腦,徵詢他們的意見。在答覆草稿中,美國建議保留日本天皇,不追究其戰爭責任,但同時規定“從投降時刻起,日皇和日本政府統治國家的權力即須聽從盟國最高統帥之命令,以便採取他認為適宜於執行投降條款的步驟”。如此一來,美國相當於變相承認天皇政府的合法地位,併為將來改造天皇制預留下空間。

美國在得到英、蘇、中三國首腦的肯定性答覆後,將結果告知日本政府。8月14日,在得到滿意地答覆後,昭和天皇召開御前會議,向重臣們宣佈自己答應投降的決定,並聲稱“關於國體,敵方也是承認的,我毫無不安之處......如果繼續戰爭,無論國體還是國家的將來都會消失,就是母子都會丟掉。如果現在停戰,可以留下將來發展的基礎。”

日本其實並非無條件投降,而是提出一個強硬條件,最終被美國接受

日本天皇裕仁宣讀投降書

​這次會議結束後,昭和天皇親自宣讀《終戰詔書》並進行錄音。8月15日,錄音通過日本放送協會正式對外廣播,由於這是日本天皇的聲音首次向日本公眾播出,所以史稱“玉音放送”。《終戰詔書》公佈後,日本正式宣佈投降,二戰由此結束。然而,日本是在獲得盟國同意保留天皇的前提下,才宣佈投降的,由此可見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無條件投降”。

史料來源:《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八一五這一天》、《日本是“無條件投降”嗎》 、《日皇裕仁在御前會議上的講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