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引言:

公元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九月,遼國的蕭太后與聖宗皇帝傾盡全國兵力南下,決定去和屢次北侵的宋朝仔細談談,遼軍一路勢如破竹,兵鋒直抵宋都汴梁以北的軍事重鎮——澶州,令宋朝上下十分震驚,在宰相寇準的力推之下,宋真宗最終決定北上御駕親征,兩國元首在澶州城內外作出了一番決戰的姿態,大戰在即、一觸即發。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澶淵之盟,開啟宋遼百年和平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宋遼兩軍在澶州城下相峙了三個月後,卻最終止戈為舞,雙方通過談判達成了兩國和平協議,遼軍退卻,史稱澶淵之盟。

在澶淵之盟的條約裡面,有這樣一條內容: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拔河道。不得增築城隍還能理解,這修改、開拔河道與兩國和平關係怎麼就扯到一起了呢?

說到這裡,這就不得不提及五代至宋朝時的一種特殊防禦工程——水長城了。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水長城,依託本地水道、河流而成

沒有長城的中原王朝

後晉天福三年,後晉皇帝石敬瑭依照當初與遼國的約定條件,將燕雲十六州交割到了契丹人的手中,自此之後之至北宋滅亡近兩百年裡,中原王朝始終難以擺脫被北方遊牧帝國威脅的惡夢,當浩浩蕩蕩的遊牧騎兵從幽雲之地出發,經河北平原橫衝而過之時,噠噠的馬蹄聲,使得位於汴梁都城內的中原王庭上下,所有人等都不由地繃緊了神經。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燕雲十六州大多位於長城之地

從後晉與遼國交惡被滅,到後周與遼國的代言人北漢之間的交戰死磕,手控燕雲十六州的遼國,在戰略優勢盡佔的情況之下,不停地發揮著影響中原王朝的負作用。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宋代繼承後周衣缽,完成了整合天下的任務

在內憂外患的困難條件之下,後周、北宋兩代的君臣們頂著壓力,最終完結了五代十國的內部亂局,而勝利的喜悅讓北宋的君臣們頓時看到了收復燕雲之地的希望,也看到了一雪前恥的可能。

兩次不成功的宋初北伐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決定,趁著攻克北漢的勝利之勢,繼續移兵北伐遼國,一舉收復幽燕之地,完成周世宗、宋太祖的未竟之業,然而最終卻事與願違,在高粱河一戰中,宋軍主力潰敗,元氣大傷,第一次北伐宣告失敗。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高粱河之戰失利,宋軍第一次北伐失敗

在休整了七年之後,雍熙三年,宋太宗再次興兵二十萬,大舉伐遼,希望一雪前恥,然而再次遇挫,慘敗而歸。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趙光義的兩次北伐失利,讓其灰心不已

此次失利,使得宋朝對遼國的戰略關係,由進攻轉變為防禦,在對遼關係上"終宋不振",而遼國的兩次大勝,也激發了其朝內的鷹派興奮情緒,滅宋的聲音,頻頻響起,遼國騎兵隨之連年南下進犯,使得宋朝河北之地,屢遭戰火焚燹。

一時間,抵禦遼軍騎兵進犯的需求迫在眉睫,而一種興建新型防禦“長城”的理念,也被提到了朝廷的議案之上。

戰爭的經驗,使得水長城理念被提出

五代時期,壓力不算太大

理論出自實踐,“水長城”的理念其實也是從實踐中得出的,在後晉拱手讓出燕雲之地以後,後晉末年到後周時期,中原王朝與契丹騎兵進行了無數次的交鋒,雙方互有勝負,而在屢次交戰過程中,人們漸漸發現了一點,那就是契丹騎兵雖然厲害,但也有缺點,那就是這些騎兵不能渡水過河,一旦遇到比較大的河流,就傻眼了。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契丹騎兵雖猛,遇到河流也不行

因此在五代時期,很多的戰爭場面裡,都能看到中原王朝,據守要津的場景,利用水流,來最大程度抵衝契丹騎兵的優勢。

是夜,張從恩引軍退保黎陽,唯留五百人守安陽河橋。

設伏累日,人馬飢頓,趙延壽謀曰:“晉軍悉在河上,畏我鋒銳,不敢前進。—《舊五代史.晉書》

五代時期的中原王朝因為本身的戰力並不弱,加之上次遼國傾國南下滅掉後晉之後的慘勝而歸(遼帝也在歸途掛了),使得遼國本身對南面的中原王朝有一定的心理陰影,騷擾、扶植傀儡可以,但正面滅掉中原王朝,還真沒那個魄力,因此雙方在河北地區進行拉鋸戰,五代時期中原王朝的防禦也主要依據天然形成的河道、水域、寨堡罷了,河北平原上天然的水道、湖泊、池澱都成為了一個個防禦陣地。

北宋初期,壓力山大

隨著宋太宗的兩次北伐失利,無端捱揍的遼國被徹底惹毛了,他們就想不通了,明明我是從你上上一代的王朝手裡取得的土地,憑啥到你這裡了,你非要來取?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遼國被惹毛了

在遼國看來,南面的這個宋國,絕對是個侵略性很強的國家,是個大隱患,是隱患那麼就不如永絕後患,在被進犯兩次之後,遼國開始了防守反擊策略,契丹騎兵頻頻南下,一時間,北宋的河北地區,軍事壓力山大,一時間,河北成為了北宋朝廷所矚目軍事防禦的重心之地。

天下根本在河北,河北根本在鎮、定,以其扼賊衝,為國門戶.....謀契丹必先河北,謀河北舍定與鎮,無可議矣。——《宋朝諸臣奏議》

那麼河北地區應該怎麼建設防禦遼國的戰略工程呢?

河北的地理條件

建長城?不可能,傳統長城依託群山峻嶺,依照山巒峰口的險阻來設立防禦體系,而河北之地一馬平川,缺少山地緩衝,修建長城不實際,而且修築城牆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是要冒著亡國代價進行的。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傳統長城依山靠嶺

但河北也有自身的地理優勢,那就是河北地區西高東低、其間分佈了眾多的河流,是古代的九河之地,在遼宋邊境拒馬河以南區域,地勢低窪,形成了眾多的湖泊河塘,人稱“九十九澱”,在這水域豐富之地,最大的資源和優勢就是水資源,而充沛的水流也是契丹騎兵最頭疼的地方,這種地方馬渡不過,附近的淤泥還容易折傷馬蹄,在騎兵作戰區域,這種地方正是他們的禁地,一旦連成一片,那就是契丹騎兵的噩夢。河北有這麼個優勢,那麼當時的朝臣們是怎麼想的呢?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河北路的水流很豐富

理論和實際?朝廷選擇實事求是

雍熙四年,在第二次北伐失利之後,宋遼關係日趨緊張的情況之下,宋太宗在御前召群臣詢問邊防對策,朝臣有人提出兩種方案:

一、掘開黃河北堤,用滔滔黃泛區,擋住契丹騎兵進犯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掘開黃河絕對是個損招

掘開黃河,這種損招是坑百姓的計策,倘若一旦掘開黃河,幽州以南地區便會成為黃泛區,河北路此處的糧食耕地也會盡為荒土。

天寓所臨,是惟王土,雖或淪於異俗,久隔皇化,顧念赤子,孰非吾民。——《宋大詔令集》

趙光義雖然想防禦契丹,但底線還是有的,其認為幽州之地的人民還是自己的子民,更何況幽州以南的宋民呢?通過殘民抵擋的方法不可行,因此這個方案行不通。

二、在滄州、定州一線築長城,守住最關鍵的地方

這個也是個理論命題,首先修築長城之前已經說過了需要崇山峻嶺和人力物力,沒有山嶺是其一,另外宋朝即便咬著牙把長城建起來了,人家遼國完全可以繞路過去,不經過你這裡就是了,大不了繞遠點兒,把這段長城晾過去,那可就尷尬了。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定、滄防線不靠譜,人家遼軍可以繞道

那麼朝廷裡有沒有明白人呢?還真有,人家本身祖輩就在河北,當地的地形、情況都門兒清,自然提出的方案也比較貼近實際。

瓦橋關, 北與遼人為鄰,素無關河為阻。往歲六宅使何承矩守瓦橋, 始議因阪澤之地睹水為塞。——《夢溪筆談》.沈括

何承矩,宋初關南兵馬都監何繼筠的兒子,三代武將,駐守邊關,習常與契丹部族打交道,知己知彼,其提出了瀦水為寨、扼控敵騎的想法,這種方法從實際出發,比較實用,也便於操作。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依託水利地形,是最實際的做法

若於順安砦西開易河蒲口, 導水東注於海, 東西三百餘里, 南北五七十里, 資其陂澤, 築堤貯水, 為屯田, 可以遏敵騎之奔軼。——《宋史》

在宋太宗的大力支持之下,宋代的水長城最終初具規模,面對連綿數百里的水道、河塘,契丹騎兵隊伍,頓時惆悵起來了,以前行走如風的地方,如今滾滾河水,上面還有宋軍的船隻在上面巡邏,最重要的是,遼國沒有水軍,人家水路兩位一體防禦,咱搞不定呀。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契丹騎兵不善水戰

自邊吳澱至泥姑海口,綿亙七州軍,屈曲九百里,深不可以舟行,淺不可以徒涉,雖有勁兵,不能度也。——《宋史》

這種依靠本地水資源優勢,將塘泊、河流連在一起,最終形成了一條人工與天然結合的水長城,自此河北平原的抵禦契丹防禦工程初見規模。

水長城防禦效果

戰略方面: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水長城修築後,宋遼交戰,宋佔上風

實戰是檢驗戰備的最終標準,從《宋史》記載中,自水長城修築成後,太宗時期,北面遼國大規模入侵五次,宋軍與遼軍的勝負比為三比二,略勝,在太宗之後,真宗年間,遼國大規模入侵六次,雙方勝負比為四比二,宋朝穩佔上風,宋朝的水長城有效的扭轉了宋遼之間的優劣戰略態勢,使得遼國攻滅宋朝的想法最終趨向現實,而宋朝的兩次北伐的恐遼陰影也慢慢淡化起來。

經濟方面;

為了防備遼國入侵,河北路駐紮了大量的宋軍,而這麼多宋軍每天的吃用開銷就是一筆極大的數目,怎麼應對這些軍事開銷呢?宋朝執政者在興修水長城的時候,還發現了其另外的一個功效,那就是屯田。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屯田,水長城的另一經濟功效

水長城修浚之後,河北耕地土地肥沃、又有這麼多水資源,灌溉也不愁,因此沿著水長城的宋朝這邊,大量屯田被軍隊開墾出來,而所收穫的糧食又能為來年軍需提供保障,一個良性的循環便產生了。

歲收兩萬九千四百餘石,而保州最多,逾其半焉。——《宋會要》

軍隊不缺糧,就能在此地扎穩腳跟,河北一線依託水長城的防禦體系,逐漸穩固,那麼有了水長城,便可高枕無憂了嗎?

水長城的缺陷:

當然,任何防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水長城也不例外,在遼國軍隊懵了一段時間後,他們也想到了辦法,具體辦法也不難,在比較狹窄、不深的地方用大規模土方進行填堵,生生築出一座土路,這對於人多的遼軍,確實也不是難事,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利用冬季河道結冰,在冰上渡過,這個時候可就是如履平地了。比如界河以南到滄州的二百里地界之內的那段水長城就比較容易渡過,史書上記載,其夏秋可徒涉,遇冬則冰合,無異平地。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冰封的河面是可以渡河的

因此,在宋遼之戰中,水長城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限制契丹騎兵的進攻,最大程度上削弱騎兵的機動優勢,如果單單靠水長城的防禦力,也是不可能遏制住遼國南下的步伐,但歷史總是在發展中的,宋遼很快就止戈為舞了,後面的歷史還在繼續。

歷史的發展

既然水長城有著比較有力的防禦,那麼為何最後遼國滅亡後,宋朝也會步其後塵呢?數百里水長城對金兵就沒一點功效嗎?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金滅遼宋,水長城沒發揮作用

歷史是發展的,宋初遼國與宋國的敵對態勢,在宋真宗時期最終緩解,雙方簽訂了澶淵之盟後,兩國關係日漸舒緩,以至於最後百餘年都沒有戰爭,兩國的大臣們都對這個水長城的存在,變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事情。

自北敵通好,塘泊屯田浸失舊制,並邊官司無覆按籍可考。——《北山集》

而水道、河流本是大自然的產物,人們硬將其連起來,就要負責日常的疏浚和疏通,隨著朝廷的漠視,便使得水長城的保養慢慢被人們遺忘,而這個在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水長城,也最終變得壅塞、乾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河流最終慢慢淤堵,水長城退出歷史舞臺

公元1125年,滅掉遼國的金國突然掉頭南下,迅速越過河北攻擊北宋首都,而在其經過的河北之地,往昔的水長城已經不復當年雄風,嗚咽而過的河水,再次見證了戰爭的煙霾,歷史有時不忍猝讀。

“後長城時代”的中原王朝,靠什麼來抵禦遊牧民族的騎兵衝擊呢?

靖康恥,最終沒落的水長城也庇護不了宋朝

結語:

中原王朝失去燕雲十六州後,在北方遊牧民族強大騎兵震懾之下,河北之地成為了主戰場,而隨著宋朝兩次北伐失利,宋遼雙方戰爭激化,在北面的遼國騎兵的威逼之下,宋朝最終依託河北有利條件,發展起了水上長城,並取得了不小的功效,然而隨著後來兩國關係趨緩,水長城最終沒落,直到金國滅宋,宋朝警醒但為時已晚,此刻的水長城已經無法保護宋朝,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金國騎兵呼嘯南下而去,靖康之恥旋即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