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齊國幾乎被滅,卻依靠兩座小城翻身,其中蘊含著什麼道理?

公元前318年,燕王噲將王位禪讓給權臣子之,燕國在子之的掌控下一步一步開始走向動亂。公元前314年,燕國國內大亂,齊宣王趁著燕國內亂,攻破燕國,燕王噲也被殺,由此,燕國和齊國結下了深仇大恨。後來趙武靈王將燕昭王送往韓國做人質的庶出子公子職送回燕國即位,這便是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之後,勵精圖治,一直等待著攻打齊國報仇雪恨的機會,而齊國齊宣王去世之後,齊湣王即位,齊宣王交到齊湣王手中的是一個強大的齊國,齊湣王即位之後四處征戰,先後打敗了楚國、魏國、趙國、中山國、最後還趁著和諸侯國合縱攻秦的時候攻破了宋國,齊國也藉此擴張了上千裡土地。

戰國時齊國幾乎被滅,卻依靠兩座小城翻身,其中蘊含著什麼道理?

這時候的齊國,和秦國並稱東西二帝,但是表面上看起來十分強大的齊國,依然是四處樹敵,幾乎將所有的諸侯國都得罪了一遍,這個時候只要有一個領袖人物出來號召一生,眾諸侯一定會對齊國群起而攻之。

這個時候,燕昭王來找樂毅商量伐齊的事情了,樂毅對燕昭王說,這是一個絕好的時機,齊湣王自大驕橫,不得人心,別的諸侯國早就看他不順眼了,我們聯合其他諸侯國,一定可以大敗齊國。

戰國時齊國幾乎被滅,卻依靠兩座小城翻身,其中蘊含著什麼道理?

公元前284年,燕國舉全國之力,聯合秦韓趙魏四國共同伐齊,後來楚國也加入伐齊陣營,最後諸侯聯軍在樂毅的帶領下,在濟西大敗齊國,齊湣王逃回了齊國都城臨淄,樂毅認為齊國已經打敗,沒有什麼太多的抵抗能力了,於是遣回了各路諸侯,獨自帶領燕軍乘勝追擊,攻打齊國。

後來樂毅五年之間在齊國連下七十餘城,整個齊國僅僅剩下莒邑和即墨兩座小城沒有被攻陷,但是兩座城池攻打了很久也沒有攻陷,於是樂毅決定採取仁政安撫的策略,從根本上逐步瓦解齊國。

戰國時齊國幾乎被滅,卻依靠兩座小城翻身,其中蘊含著什麼道理?

如果事情按照樂毅的計劃按部就班的進行,齊國被滅應該是順其自然的事情,莒邑和即墨兩座城池就算再能堅守也不能永遠堅守,畢竟人心的瓦解是最可怕的,但是歷史總是愛和人開玩笑,燕昭王去世之後燕惠王即位,燕惠王看樂毅不順眼,再加上齊國又用了一下反間計,於是燕惠王把樂毅調了回來,換成了騎劫率軍攻打燕國,並責令限期之內一定攻下兩座城池。

結果燕惠王上了齊國的當,齊國田單用計謀騙了燕國,然後齊軍以少勝多,將燕軍打的大敗,不僅如此,齊國還一舉收復了之前丟失的全部城池,然後將齊湣王死之後即位的齊襄王迎回了齊國臨淄即位。

戰國時齊國幾乎被滅,卻依靠兩座小城翻身,其中蘊含著什麼道理?

如果僅僅看歷史介紹的話,這段歷史記載的很簡單,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齊國僅僅剩下了兩座小城,而且無論是人力物力財力都遠遠比不上此時的燕國,卻能堅守數年最後還一舉戰勝燕國並收復失地呢?其實裡面有很多道理值得我們去深究。

類似的事情,我們可以對比秦國攻佔其他國家時候的領地來對比一下,無論是燕國攻打齊國還是其他國家戰鬥的時候,在攻佔領地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所佔領地方的金銀財寶和糧草物資等物品運回本國,比如樂毅在佔領齊國都城臨淄之後,就將臨淄的全部金銀珠寶都運回了燕國,為此燕昭王大喜,還大大賞賜了樂毅一番。

戰國時齊國幾乎被滅,卻依靠兩座小城翻身,其中蘊含著什麼道理?

而秦國是怎麼做的呢?秦國在佔領一座城池之後,並不會太過匆忙的運送財物,而是首先接管這座城池的政治管轄權,在此地行秦法,讓每個人都瞭解秦朝的法律,賞罰制度,然後逐步將其變為秦國真正控制的郡縣,這便是兩者最大的不同之處。

後來雖然樂毅同樣也採取了仁政逐漸同化齊國的百姓和名士,但是在一開始燕軍就已經給齊國留下了搶劫的印象,想要改變這個印象是極其困難的,二來燕惠王即位之後就否定了樂毅的這種做法,而樂毅的這種做法也沒有像秦國一樣形成具體的條例,所以最後只能夭折。

另外,儘管齊國僅僅剩下了兩座小城,但是這兩座小城,全都是易守難攻之地。燕國最強大的軍隊是什麼?是騎兵。但是這兩座城所處的都是丘陵地帶,騎兵在這種地勢下根本發揮不出來太大的作用,而燕國的步兵實在是有些不堪一擊,遠遠比不上齊國,所以很長時間都沒有攻下兩座城池。

戰國時齊國幾乎被滅,卻依靠兩座小城翻身,其中蘊含著什麼道理?

還有兩點原因就是即墨和莒邑兩地的人都是抱著置之死地而後生的信念,所以寧死不屈,死死守城。還有就是即墨控制著後方的青島,莒邑控制著後方的日照,而青島和日照都是背靠大海,兩地靠著海上貿易,也同樣獲得了很大的援助。

很多原因綜合下來,燕國短時間難以攻下兩座城池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了,而樂毅施仁政化人心徐徐圖之原本是最好的做法,這樣持續下去齊國遲早會成為燕國的國土,可惜後來者不明白其中道理,認為七十多座城池都拿下了,剩下的兩座不過是囊中之物,燕惠王恐怕不會明白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所以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被齊國打敗,而燕國在這之後再也沒有了強盛起來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