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水下巴伦支海手术刀",苏军核潜艇直接撞毁美军核潜艇

"巴伦支海手术刀"这个梗很多人都知道,说的就是1987年9月13日,苏联一架苏-27战斗机在巴伦支海上空驱逐挪威P-3B反潜巡逻机时,由于两机靠得太近,苏军战斗机的左侧垂尾以外割开了P-3B反潜巡逻机右翼外侧的发动机,导致该发动机当场报废,飞机险些坠毁的冲突事件。但是,水下的巴伦支海手术刀,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鲜为人知的

如果要细说"水下巴伦支海手术刀",就必须先了解苏联海军在1970年代设计并建造的一型强大的攻击核潜艇——945型攻击核潜艇,北约绰号"塞拉"级攻击核潜艇。在整个冷战期间,苏联的庞大水下作战力量确实在全球范围内首屈一指。在冷战最巅峰的年代,苏联海军总计拥有多达91艘的弹道导弹核潜艇、89艘攻击核潜艇以及65艘独特的"飞航式导弹核潜艇"。当时全球海军核潜艇总数的一半以上都属于苏联海军所有,正是凭借这样一直庞大的水下核舰队,苏联海军才在没有航母、没有舰载机的情况下,足以和美国海军平起平坐。而945型"塞拉"级攻击核潜艇,正是苏联庞大水下舰队中的重要一员。

鲜为人知的

塞拉级攻击核潜艇秉承了苏联攻击核潜艇一贯的特点,采用了平滑低矮的指挥塔和水滴型的艇体,因此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流体阻力和噪音。并且,在塞拉级核潜艇上,苏联全面使用了钛合金技术,从而让该潜艇的性能比当时的钢合金潜艇大幅提升。和钢铁相比,钛具有更轻的质量和更坚硬的物理属性,而且钛合金还有一个无以伦比的优势——磁性低。使用钛合金建造的潜艇很难呗磁异探测仪发现,因此也就具备更好的隐蔽性。在1960~1980年代,苏联海军总计建造4型钛合金潜艇,分别为P级、M级、A级和S级(塞拉级),而这四种钛合金核潜艇都各自有自己独特的地方:P级潜艇最大水下速度高达44.7节,因此被西方称为"水下喷气式战斗机";M级潜艇则可以下潜最大1200米的水深,在当时不仅北约没有一款潜艇可以下潜到这个水平,甚至连鱼雷都无法在1200米深度上使用;著名的A级潜艇也就是常说的"阿尔法"级核潜艇,该潜艇综合了P级和M级的有点,即可以下潜约750米,又可以跑到约41节(实际最大航速39节)的最大航速,因此一度被西方称为"传奇"。

鲜为人知的

705型钛合金潜艇,西方称"阿尔法"级,曾经被西方自己吹得神乎其神

苏联的钛合金潜艇中,只有945型塞拉级非常低调。因为该级潜艇速度最大仅33节,下潜深度最大仅700米,和其他几款潜艇相比,都不占优势。但是塞拉级潜艇也有其自身的优势,那就是火力极其猛烈!苏联海军在研制塞拉级核潜艇时一反常态,在塞拉级核潜艇上装备了4具传统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但是又增加了4具650毫米超重型鱼雷发射管。从而让塞拉级总计可以携带40枚各型鱼雷和导弹,远远超过当时美国主力的早期洛杉矶级核潜艇26枚各型武器的水平,甚至连美军后期改进增装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洛杉矶级(38枚武器)也比不过塞拉级核潜艇!而且,塞拉级后续型号塞拉II型更是把舰载武器扩充到50枚!在美军海狼级核潜艇(52件武器)出现之前,塞拉级毫无疑问是全球火力最强的攻击核潜艇。

鲜为人知的

塞拉级核潜艇的设计比较中规中矩

塞拉级潜艇采用苏联海军惯用的双壳体设计,具备储备浮力大的优势,同时由于采用双壳设计,其抗打击能力也优于同时期西方潜艇,这为它成为日后的"水下巴伦支海手术刀"创造了条件。所谓的"双壳体",就是指,潜艇在其耐压壳之外,在包上一层外壳,这样,在航行时,两层艇壳之间充满海水,以海水充当缓冲,可以大幅提升潜艇的抗水下冲撞、爆炸的能力。苏联潜艇大多采用双壳体设计,主要是因为苏联潜艇大多在高纬度海区活动,而高纬度海域通常有厚厚浮冰,而苏联潜艇在高纬度,特别是北极海域活动,就必须具备坚固的外壳,以撞开北极的浮冰,正常上浮活动。所以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其核潜艇的设计几乎毫无疑问都使用双壳体设计,就是为了加强潜艇的外壳抗撞击能力。

鲜为人知的

双壳体核潜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尽管塞拉级攻击核潜艇不是苏军中下潜深度最大的核潜艇,但是其最大700米的下潜深度也足以让所有北约潜艇望而却步——即使到今天,北约也没有可以下潜700米的攻击核潜艇,甚至北约各国的反潜鱼雷有效使用深度也不大于500米。这主要是鱼雷内部的设计也需要考虑水压的作用,因为鱼雷武器,特别是反潜鱼雷在水中追踪潜艇时,必须具备自行上浮和下潜的能力,因此鱼雷也类似于一艘小型、无人驾驶的潜艇,其内部压强有一个限定值,一旦超过限定,鱼雷也会被强大的水压直接"压扁",甚至直接沉入海底。所以,鱼雷也有自己的使用深度。塞拉级潜艇下潜深度如此之大,足以让西方国家的鱼雷完全失去效能。为了有效对抗苏联海军的这些钛合金"核鱼",美国还加紧开发了后来闻名于世的MK-48重型鱼雷,塞拉级给美国海军造成的震动可见一斑。

鲜为人知的

由于钛合金价格昂贵、制造工业复杂,因此钛合金潜艇也被称为"金鱼"

由于海水和空气不同,无线电波和可见光很难穿透海水,甚至连红外线也很难穿透海水,而潜艇隐蔽在水下,天然具有极好的"隐身"性。但是海水在给潜艇带来强大隐蔽性的同时,也让潜艇的对外探测变得异常的困难,因为传统的探测手段在海水中都会失去作用,由于只有声波可以在海水中有效传播,甚至比在空气中的速度更快(声波在空气中的正常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而在海水中则为1500米/秒),所以潜艇对外探测只能使用声波进行,而专门发射声波并接收回拨的探测器,就是我们常说的"声纳"。

鲜为人知的

潜艇搭载的声呐通常存在着一个盲区(挡音区)就在螺旋桨尾后

声纳分为主动声纳和被动声纳两种,主动声纳就是可以自主发出声波,并通过接收回波,判断目标的性质、方位、距离、速度并且可以为鱼雷武器装定射击诸元。但是主动声纳的问题在于,需要潜艇自身不断发出声波对周围进行探测,这样会暴露潜艇自身的位置,在现代潜艇部队中,无论是日常巡逻还是作战,潜艇对于主动声纳的使用都非常谨慎,通常只是发动攻击前的最后一刻才打开主动声纳,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被动声纳和主动声纳刚好相反,被动声纳本身不发出声波,靠监听潜艇周围各种声响来对周边情况进行侦查,一旦周围有异常声响,马上会被被动声纳捕捉到,并可以立即通知潜艇指挥员进行决策。现代潜艇日常多使用被动声纳进行侦测,这样可以不必暴露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有所了解。

鲜为人知的

"疯狂伊万"是俄罗斯挺长们常用的侦测手段

不过受潜艇自身的特点影响,被动声纳只能监听潜艇前方和两侧270°范围内的情况,对于螺旋桨尾后的声音很难监听,这是因为当前的潜艇大多使用螺旋桨推进,而螺旋桨搅动海水即可形成流体噪声,这种噪声会掩盖海洋背景噪声,让被动声纳变成聋子。所以现代潜艇战中,"盯梢"一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潜艇战术——A潜艇躲在B潜艇尾后,这样A潜艇就会被B潜艇螺旋桨推进发出的流体噪声所掩盖,进而呈"隐身"状态,而前方的B潜艇却毫无知觉。

鲜为人知的

清理盲区(clearing the baffles)这个动作就是为了侦测自己身后是否有盯梢

在冷战期间,美军核潜艇经常以这种盯梢的方式跟踪苏联的核潜艇,由于技术方面一直相对落后,因此苏联核潜艇的噪声普遍要略大于美国同期核潜艇的水平,这让美军潜艇盯梢苏联潜艇更有技术上的优势。而苏联核潜艇也不是好惹的,针对这种盯梢情况,苏联潜艇经常会不定期采取被美国人称之为"疯狂伊万"的反侦查举动。所谓"疯狂伊万"就是指,正常航行中的苏联潜艇会突然调转180°,以观察自身尾后没有美国潜艇盯梢。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潜艇往往只能自求多福。因为两艘潜艇如果靠得太近,那么"疯狂伊万"动作搅动海水,就会把美国潜艇"吸"过去;而如果两艘潜艇距离太远,则有可能会跟丢目标。如果美国潜艇为了避免相撞开倒车后退,那么发动机和螺旋桨的噪声就会被苏联潜艇发现,盯梢也就失败了。而本文所说的"水下巴伦支海手术刀"正是塞拉级核潜艇K-276号的"威名"。

鲜为人知的

被手术刀"解剖"的是美国洛杉矶级"巴吞鲁日"号攻击核潜艇

在1992年2月,苏联当时已经解体,冷战事实上已经结束,但是当时的美国海军并未放松对新生的俄罗斯海军的监视,当时美国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的二号艇"巴吞鲁日"号(BatonRouge)正在巴伦支海地区跟踪苏联塞拉级核潜艇K-276号。由于钛合金潜艇性能优越,所以全部塞拉级潜艇都被部署在俄罗斯北方舰队,靠近巴伦支海的地区,这里从帝俄时代开始,就是俄国重要的海军基地,因为北大西洋暖流的经过,位于巴伦支海的摩尔曼斯克港是北极圈内唯一的不冻港,因此这里一直是苏联核潜艇最重要的基地,大部分苏俄潜艇都部署在这里,因此巴伦支海也是美国核潜艇重点盯防的海域。

鲜为人知的

被撞坏的K-276号潜艇指挥塔,可见俄式潜艇确实坚固

就在"巴吞鲁日"号核潜艇悄悄跟随着K-276号接近摩尔曼斯克的时候,俄罗斯艇长突然来了一个"疯狂伊万"大回旋,美国核潜艇为了避免相撞,紧急启动主发动机,全速倒车。而美国核潜艇发动机的噪声随即被俄罗斯核潜艇发现,这时俄罗斯核潜艇对着美国核潜艇毫不犹豫的撞了上去!由于俄罗斯核潜艇采用双壳体设计,因此远比美式单壳体核潜艇更加坚固。在美军潜艇的紧急规避中,K-276号核潜艇的指挥塔撞上了"巴吞鲁日"号核潜艇右舷靠近指挥塔附近的位置,在撞击后,两艘核潜艇先后离开的事发地点。而最后的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俄罗斯的K-276号攻击核潜艇仅仅是指挥塔被撞扁,同时艇体部分消音瓦脱落,在返回基地进行修理后一直在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服役,2017年时还进行了大规模技术升级。而"巴吞鲁日"号核潜艇就"悲惨"很多了,该潜艇右舷靠近指挥室的位置遭到撞击,尽管挣扎着返回了基地,但是该潜艇因为受损严重,而被判直接退役,由此"巴吞鲁日"号成为了洛杉矶级中第一艘退役的核潜艇。

鲜为人知的

已经修复指挥塔的K-276号潜艇,但是艇身消音瓦尚未补全

由于钛合金成本高昂,如今的俄罗斯已经不再使用钛合金建造核潜艇,但是苏联留下的塞拉级攻击核潜艇,作为最后的钛合金潜艇,在经历数十年风雨后,依然保持着先进的性能,并忠实的守卫着俄罗斯的海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