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一支神秘强军,朱棣造反,他为何不用?

朱元璋,由于家庭贫困,他自幼便给一有钱地主家放牛,后来迫于生活无奈,他辗转到了寺庙当和尚,不过和尚也没当多久,因为当地闹饥荒,寺庙也没有饭可耻,种种原因之下,他又被主持赶出来云游化缘,就这样那个他开始了一边走一边乞讨的生活。最后机缘巧合下,他投奔了郭子兴,开始了起义之路。在军中,他头脑聪明、作战英勇,没多久就赢得了郭子兴的赏识和众人的钦佩,在郭子兴和其儿子去世后,他理所应当成为新的统帅继续作战。

经过一番战争后,他终于于1368年称帝成功,史称明太祖。上位后,他杀伐果断,由此很多人对他产生了2个好奇点,其一便是对功臣的屠戮殆尽;其二便是他知道之前的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的情况下,他将自己儿子大都封为藩王,让他们拥有权势。据分析,他这么做原因有3点。其一是国本初立,皇家权力暂时不稳定,为了巩固权势,不给他人可乘之机,他选择信任儿子们,于是便将当时已经成年的儿子分封各处,让他们镇守国土。

浅谈十: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一支神秘强军,朱棣造反,他为何不用?

朱元璋剧照

其二,他心中早已有太子人选,那便是朱标,为了不让儿子们争斗,选择将他们调离京城,远离江山政治中心,也算是为将来的继承者铺路;其三,虽然在徐达、常遇春等人的强力攻击下,元朝旧廷已经元气大伤,但其北逃后,势力仍旧存在,为了镇压他们,他才将自己儿子纷纷各地为王。

但朱元璋自己也没想到,在自己杀掉大部分功臣后,这些儿子藩王的实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权势过大的他们几乎威胁到了皇权。朱元璋极具威严,他们不敢有异心,但是新上位的朱允炆就不一样了。1399年,朱允炆即位后,便准备开始削藩大计,为此他和几个心腹费尽心思,最终他一声令下,藩王们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

浅谈十: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一支神秘强军,朱棣造反,他为何不用?

朱允炆剧照

在朱允炆的强势削藩下,周、代、岷、齐诸王都先后被削藩成功,被贬为庶人,还有一位湘王见此惨状,焚火自尽,一时间皇室内部一片腥风血雨。朱棣看着,心有余悸,他知道自己也难逃一劫,果然,在侄子皇帝将燕使邓庸抓入大牢后,朱棣知道,皇帝要对自己动手了。他知道皇帝派人监视他,为了逃过这劫难,他开始装疯卖傻,这招也很好使,荒唐事做多了,皇帝也逐渐相信了,但眼见就要成功,却没想到有人看透后向皇帝揭秘了。

最后走投无路的他,不愿束手就擒,于是干脆就地造反,就这样,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起了靖难之役,他率先指认朱允炆心腹齐泰、黄子澄等人是奸臣,势必要除掉他们。战争开始,朱棣命令自己府邸护卫张玉、朱能火速占据北平及周边地区。面对他的强势进攻,朱允炆派耿炳文上了战场,但这位仁兄名副其实,实在很“庸”,佣兵30万,作战却畏手畏脚,没多久就被朱棣偷袭成功,开始了只守不攻、不敢应战的状态。

浅谈十: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一支神秘强军,朱棣造反,他为何不用?

朱棣剧照

想必这时朱允炆内心是纳闷的,如果爷爷朱元璋晚年没有除掉那些开国权臣,这时随便派出一人都比耿炳文强,也能与朱棣相抗衡,可惜这些人早已不复存在。战争瞬息万变,为保江山,朱允炆及时更换将领,命李景隆挂帅出征。李景隆也是个“草包”,他作战就8个字:寡谋而骄,色厉而馁。带着50万人作战,竟然被10万人的朱棣打得一败涂地。这一结果可把朱允炆急坏了,他赶忙换下李景隆,新的将领盛庸到位后,局势才稍稍稳定。

就在战争双方僵持之下,一个太监的反水决定了战争的走向,皇宫朱允炆身边的一个太监投奔了朱棣,并带来了至关重要的内幕,那便是南京无人把守,一攻即破,他还主张从山东直取南京。朱棣照做,果然大胜。此时的朱允炆慌了,还曾与朱棣商量,一分为二,分管天下,朱棣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怎么可能答应,叔侄二人谈崩后,朱棣强势来袭,攻进皇宫。

浅谈十: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一支神秘强军,朱棣造反,他为何不用?

攻城剧照

朱允炆无望后,他留下一把大火,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时众人就会好奇,朱允炆作为一国之君,而且朱元璋早已料到会有此时,专门为其留下一“定海神针”,便是负责镇守云南的30万大军,沐家军。那么,朱元璋明明给朱允炆留下一神秘强军,朱棣造反时,他为何不启用?沐家军统帅是沐英,朱元璋养子,自幼便跟着朱元璋,与朱允炆的父亲朱标是铁哥们,朱元璋几乎将他当亲儿子养,他长大后,屡立战功,又平定了云南之乱,于是便被让他留在云南镇守。他去世后,其子沐晟接任开始上位镇守,沐晟自幼在京城长大,与朱允炆情同手足,由此可见,朱允炆如果下令,沐晟是一定为他所用的,那么为朱允炆没有用他呢?原因其实有3个方面。

一:朱允炆轻敌。朱允炆是一国之君,而朱棣再厉害也只是一个藩王,手中只有10来万军队,而朱允炆手握百万大军,自然不怕朱棣,甚至是看不起他,但也正是他的轻敌,一直按“母家兵”不动,导致最后战争的失败。

浅谈十: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一支神秘强军,朱棣造反,他为何不用?

朱棣剧照

二:朱允炆耍小心思,派将数次失误。面对朱棣的造反时,他先是指派了耿炳文、接着又是李景隆,这二人之前都没有上过战场,自然不是身经百战的朱棣的对手。朱允炆生性仁厚,众大臣对他也算信服,但也有小心思,朱允炆本是抱着“举贤不避亲”的小心思才用了亲戚李景隆,他怎么也没想到,李景隆败得如此迅速,导致他自己都没机会再去调令沐家军。

三:朱允炆太老实。朱元璋生前曾经表示,沐家军负责镇守云南,不得离开,朱允炆对自己祖父言听计从,另外一方面,他怕调离沐家军,边境陷入险境,到时自己更是内忧外患,因此他一直没有动用沐家军,但也正是如此,他错失了良机,失去了帝位与江山。

参考文献:《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