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定要从小学习音乐吗?几位著名音乐学院院长是怎样回答的…

近年来随着家长对孩子教育认知的不断提升,不少家长更愿意为孩子选报各种乐器类兴趣班,为孩子开创多样化的人生轨迹。关于孩子到底有没有必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一直是众说纷纭。

不少家长认为,如果孩子走专业化道路,那么就很有必要学习音乐。反之,则不需要,毕竟在他们认为学习音乐的过程很辛苦。其实不然,音乐对一个人的影响并非是狭隘的,它对于孩子各方面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

在一档知名的《对话》栏目中,国际几位著名的音乐学院的院长就“你是否愿意让自己子女从事音乐的职业”这一问题,曾展开过讨论。

栏目中,美国芝加哥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安妮·罗伯森曾表示,她有两个女儿,其中她的大女儿是一名科学家,且拥有出色的双簧管演奏能力。作为非专业人员,她的大女儿并没有因为学业繁忙而放弃对双簧管的学习,即便是在她的大学和研究生阶段,也没有放弃双簧管的念头。

为此,安妮·罗伯森坦言,“从大女儿身上,我看到的是学音乐给她带来很多好处,让她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更有创造力,她看问题的方式非常新颖有趣,我觉得这种能力是音乐带给她的,所以我相信,孩子从小学习音乐是有好处的,对于心智、听力的开发都有帮助,而且会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有这样的说法,我认为是对的,从小学音乐的孩子数学学得更好之类的,即使不看这些,孩子也可以从音乐中学会如何表达情感。”


孩子一定要从小学习音乐吗?几位著名音乐学院院长是怎样回答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走专业路的孩子也可以学习音乐,因为音乐的魅力不仅能为孩子带来艺术本身的财富,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表示,“美育教育是永恒不变的,不是说学艺术才能丰富人生,只能说不学艺术的人生肯定不丰富,所以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应该是尊重在先,其次引导。”

正如王黎光院长所言,对于孩子是否开启音乐之路,家长应该以尊重孩子意愿为基础,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指导,为孩子打开一扇音乐之窗。由此可见,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第一位的。

同样,英国伯明翰音乐学院院长朱利安·韦博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我觉得我们不能强迫孩子学习音乐,必须基于兴趣做这个选择,需要非常热爱它,才能从事它,非它不可的执念,这样你才可能有机会。”


孩子一定要从小学习音乐吗?几位著名音乐学院院长是怎样回答的…



对于那些走专业路的孩子来说,提到“学习音乐”那就离不开努力和天赋。关于音乐神童的故事我们听过太多太多,比如,贝多芬4岁弹奏羽管键琴, 莫扎特5岁能够独立作曲。然而,关于这些音乐家传奇人生的背后,除了他们天赋异禀的音乐感悟能力,还隐藏着他们不知疲倦的高强度的训练时光。那些看起来毫不费力的台前演奏,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演奏者在幕后非常努力。

培养孩子一门特长,除了孩子的天赋和努力之外,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很有必要。从小在音乐氛围比较浓厚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对于音乐的认知和发展有较好的启蒙意义。尤其出生音乐世家的孩子更是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院长贾马尔·罗西的大儿子是一名乐龄十年的摇滚乐队成员,从小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长大的他,虽然没有像父亲一样选择古典音乐,但他还是从事了和音乐相关的事业,并在摇滚乐坛造诣颇高。在贾马尔·罗西看来,学习音乐的经历会让他的孩子一生受益。


孩子一定要从小学习音乐吗?几位著名音乐学院院长是怎样回答的…



虽然不是每一个喜欢音乐的孩子都能出生于音乐世家,对于那些没有出生于音乐世家的孩子而言,如果孩子对音乐有足够的兴趣和潜质,那么家长可以适度的为孩子制定音乐学习规划,如考虑让孩子从小接受西方古典音乐,在家庭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送孩子去国外知名音乐学院学习,让孩子尽早的接受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等知识。那么,关于国际顶尖的音乐学府,它们又有哪些呢?

最近由CEOWORLD发布的2019年世界最佳音乐学院的前五名分别是,第一名美国的茱莉亚音乐学院,美国的第二名伯克利音乐学院,第三名美国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第四名俄罗斯国立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第五名是奥地利的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

以上国外知名音乐学府,家长可结合自身家庭条件以及孩子的兴趣程度加以甄别选择。

沃尔芬森曾说,音乐是一种“隐藏的语言”。确实如此,这种语言可以让人跨越地域感受别样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学习音乐不一定能让你腰缠万贯,但它不妨碍你变得更优秀。音乐本身的内涵会为你带来多方位的思考角度,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