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归化,利大于弊

国足归化有利有弊,总体看来利大于弊。

一.国家队层面:

国足归化,利大于弊

优势:国足规划能改善中国足球队的建设和提高比赛成绩,增强本土球员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中国国足水平“菜”成绩差主要由于本土球员能力低和拼博精神不足造成的。对阵弱队的时候,经常得势不得分进球少;对阵强队时防守守不住进攻效率低。这些情况在国足的比赛中经常看到。锋线位置缺少能得分的射手,中场硬度不够并且核心球员年龄偏大,还缺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顶级中后卫,等等。国足归化可以针对球队的阵容缺陷有针对性的归化高水平球员弥补这些不足。这些归化球员都是一些优秀球员。他们和本土国脚在国家队一起训练.比赛.生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本土国脚的职业素养和技战术能力,有利于本土国脚的成长。

国足归化,利大于弊

弊端:国足规划压缩了本土球员在国家队的生存空间,本土球员晋升国家队变得艰难。

解决途径:本土球员需要刻苦训练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靠自己的能力打动国家队主教练赢得进入国家队的机会。

国足归化,利大于弊

二.俱乐部层面:

国足归化,利大于弊

优势:国足规划能提高俱乐部竞技水平和影响力,打造几只国际知名俱乐部品牌。由于外援限制,目前中国职业联赛球市火爆但整体水平低。规划球员必然引起国内俱乐部加大投入大幅度提高外援质量和数量,进而提高俱乐部实力和中国职业联赛整体影响力。国内联赛会更火爆。尤其有钱的中超豪门会大力收购欧洲和南美洲高水平外援提高俱乐部的竞争力。可以想象假日时日中国一定出现一批享誉亚洲甚至世界的知名品牌俱乐部。品牌越大经济利益和市场占有率越大。这些豪门俱乐部老板们一定明白这个道理。飞飞相信他们为了俱乐部发展一定会大展身手的。

国足归化,利大于弊

弊端1:俱乐部增大外援预算力度,降低本土球员的培养和青训的投入。

解决途径:1.俱乐部需要端正思想。虽然本土球员实力不足,青训周期长见效慢,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孩子。他们是中国的骄傲和未来。而外援大部分是来赚我们钱的。尤其中小俱乐部预算经费有限,与其把有限的预算花在身价虚高的外援身上,不如踏踏实实坚持做青训和培养本土球员。

2.(1).开放足球场地,加大校园足球尤其足球特色学校的投入,完善少儿.青年比赛赛制,提高足球人口基数。(2).理顺足球运动员输送渠道,让好苗子及时得到输送和培养。

国足归化,利大于弊

弊端2:联赛豪门球队和小俱乐部球队的强弱悬殊程度变大,弱队生存更加艰难,联赛精彩程度也会降低。

解决途径:足协制定俱乐部外援政策和工资政策,同时向小俱乐部倾斜分配联赛奖金;小俱乐部加大青训投入,用青训抗衡大俱乐部的金元政策。

三.球迷层面

国足归化,利大于弊

优势:谩骂和嘲讽国足和俱乐部外战成绩的球迷数量会大幅度减少,赞美和欣赏的球迷人数会增多。由于本土球员水平低并且拿着与能力不匹配的高薪,中国球迷经常铺天盖地批评本土球员的表现。这已经成为中国球迷一道风景线。看着主场被泰国5:1羞辱的国足,坐在看台上和电视机前的中国球迷们的心情难以言表不骂才怪。爱之深则恨之切,无可厚非。可以肯定归化球员能提高国足和俱乐部的实力和成绩。这样中国球迷有福了。中国球迷会心情舒畅地观看和享受球员们在球场上的技战术演绎和一场场胜利带来的愉悦。不心里憋屈,怎么还会骂大街?笔者还相信关注五大联赛的一些球迷以后也会陆陆续续回来的。

国足归化,利大于弊

弊端:少数球迷很难接受归化球员身披国家队战袍为中国拼杀,产生心理问题。有些球迷认为中国国家队就应该是中国人组成的球队,归化球员怎么能为我们而战呢?这会让我们自卑的。尤其一些老派的中国球迷心里有这样的想法。

解决途径:球迷协会.俱乐部和足球媒体人帮助这些球迷进行心里疏导。归化球员加入了中国国籍,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拼杀疆场为中国足球赢得荣誉。我们应该拥抱他们向他们虚心学习和表达谢意,而不是小肚鸡肠。

国足归化,利大于弊

四.总结:

飞飞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归化球员的利和弊,得出结论:归化球员利大于弊。中国足球需要发展,就必须归化球员。写到这里我想起一句话:“海纳百川,有容则大”。这句话,飞飞与读者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