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五絕”之一高明寺

天台山“五絕”之一高明寺

高明寺鐘樓

天台山“五絕”之一高明寺

高明寺山門

台州通

一天,智者大師正在給弟子講《淨名經》,一陣清風,將大師面前的經頁呼地一下揚起。在明朗的陽光下,飄然的經頁,在蔥鬱的山間飛舞。大師與弟子忙追了出去。當他與弟子追到山谷,風停,經落。大師直起腰,環顧四周,眼前是樹蔭濃蔽,綠草如茵,大師欣喜萬分,不禁地驚歎:天下還有如此鍾秀之地,乃佳地也!日後,智者大師在這裡建起一座道場,稱“幽溪道場”。初時的“幽溪道場”是何等模樣?史載“誅茅為茨,編荊為戶”。四百年後,“幽溪道場”曾更名淨名寺、智者幽溪道場、幽溪道院、高明寺。

經頁飛舞成就“幽溪道場”

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的秋天,一位年輕的僧人和一位年邁的老僧,沿著松林間蜿蜒的小徑,來到了幽溪。兩人神色沉重。年輕的僧人不禁仰天長嘆,他就是傳燈大師。他來自浙西的“龍游”小鎮,俗家姓葉,字無盡,這一年他26歲。另一位是他的師父百松大師。

一個春雨初歇的上午,傳燈大師與一群居士、弟子來到這裡。雨後的山林,青翠欲滴。傳燈大師的心情,也如這雨後的山色一般,清新而興奮。修復一座已成廢墟的寺院,比新建一座寺院更為繁重。先是贖山、贖田、贖地。明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傳燈大師開始營建大殿、僧房、禪堂、楞嚴壇、山門、兩廊、鐘樓、藏經閣,過程零碎而又漫長,前後長達 32年。

“楞嚴壇”成為當時中國佛教

三大講壇之一

楞嚴壇,最早出現是在佛經中。公元 1612 年正月初七,傳燈大師開始營建“楞嚴壇”,並同法孫受教一起去蘇州募化爐鏡、幢幡、聖像。兩年後的夏天,他又去了蘇州的北禪寺,主講《法華經》,併為楞嚴壇募集資金。

大師精心構建他心目中的“楞嚴壇”。他在《幽溪別志》有詳細的描繪:“‘楞嚴壇’建於寺院最高處,壇臺呈八角形,壇土用的是大雷峰上五尺以下的淨土,經搗篩成粉,後在水中沉澱,取其最細膩的粉土,拌和旃檀、沉水、蘇合、燻陸、零陵、甘松、白膠、鬱金、青木、雞舌十種香。壇的正中是蓮花缽,四周有八面大鏡,十六隻香爐……”這座莊重而有些神秘的“楞嚴壇”成了當時中國佛教三大講壇之一。當時,一個很有名的文人虞淳熙撰寫了《楞嚴海印三昧壇儀碑記》,“世行楞嚴壇,自無盡燈師始;世有楞嚴道場,自天台山始。”大書法家董其昌書丹碑文,陳繼儒篆額。名僧、名人、名寺、名壇,都聚集在這塊石碑上。

“楞嚴碑”並沒有立於楞嚴壇,而是嵌於西方殿的牆壁。那座令許多人心儀神往的“楞嚴壇”,何時煙消塵散,史志中沒有確切的記載。明代萬曆年間,在東南偏僻山谷的這座古剎裡,正演繹著中國佛教天台宗思想的沸點。高僧大德也紛至沓來。

三尊鐵佛的傳奇

如今,高明寺大雄寶殿矗立的三尊佛像,立在釋迦牟尼佛兩旁的不是佛祖的大弟子阿南、迦葉,而是彌勒菩薩、文殊菩薩。這是傳燈大師依據《法華經》記載的佛祖與彌勒、文殊的一段對話而設定的。殊不知,昔日這三尊佛像是鐵鑄的。

明萬曆年間一日,傳燈大師召集弟子,說:“大殿即將竣工,殿中要鑄三尊鐵佛,永為寺中之不朽。你們中誰願擔當此任?”弟子們面面相覷,無人應答。一位帶有蘇州口音的弟子高聲答:“弟子某能殫其力,願充其役!”傳燈大師抬眼一看,是一位身材瘦弱、臉色泛黃的年輕人。他叫正跡。九年後,三尊高一丈有餘,重達萬斤的鐵佛,在杭城鑄成,法相圓滿。

這年初夏,三尊鐵佛開始啟程。在錢塘江岸上船解纜。船到鯊子門,等待海潮。因為船小,鐵佛一半擱在船緣。不想,大潮來臨,浪濤如山,載佛的小船在浪中起伏搖晃。船老大驚慌不已,唯恐要翻船,於是,想把鐵佛推入浪中。見此狀,正跡放聲大哭,嘶啞著嗓子,喊道:“寧可翻船也不能棄佛呀!”話音剛落,潮平風息。全船人無不感到鐵佛之神威。經杭州灣出海。在定海小舟換大船。到臨海碼頭。當地久旱,灘高水淺,鐵佛又擱淺了一個多月。後用民船運載,歷經十日,才到達天台清溪。接下來是旱路。數百人抬著鐵佛,喊著號子,登金地嶺。鐵佛在陡峭峻嶺上緩緩挪動。遠遠望去,抬像的人如懸半空,其場景無不令人驚歎。翻過山岡,下百松嶺,終於抵達高明寺。當三尊鐵佛安放在大雄寶殿石座時,身心殫竭的正跡跪在鐵佛前,百感交集,淚流滿面,許久未起。

傳燈大師雀為“中興之祖”

弟子們常常發現,在萬籟俱靜的深夜,大師仍在油燈下筆耕不止。他用蠅頭小楷營造著一座著比佛殿更為壯觀更為永恆的建築。他的思想也如突噴的岩漿。他不僅有70 卷的佛學著作,同時著有山志、史志65卷,他還留下上百首的詩。他撰寫的30卷的《天台山方外志》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史詩一般恢弘氣勢,成為天台山志中的曠世之作。他成為天台山留下著作最多的大師,也是明代最有影響力的高僧之一。他被譽為天台宗“中興之祖”。因居幽溪高明寺43年,故後人稱他“幽溪大師”。

1628年的春天,傳燈大師禪坐在寮房,當弟子端著一碗粥,輕輕走到他跟前,只見他坦然而安詳地合上眼簾。他面前的“妙法蓮花經”五個字,墨跡未乾。

“高明鍾”

為天台山“五絕”之一

高明寺是一座只有鐘樓沒有鼓樓的寺院。人們將高明(寺)鍾與國清(寺)松、塔頭(寺)風、萬年(寺)柱、華頂(寺)霧譽為天台山“五絕”。

2006年,住持了文開始高明寺鐘樓又一次重修,距上一次重修過去了23 年。這一次重建的鐘樓,比歷史上任何一次都要宏偉。鐘樓仍然保留了原先的三層結構,可是樓頂卻高出原樓數米,鍾也是史上最重的一口,重達16噸。鐘樓一層與原樓一樣,供奉地藏王菩薩。只是牆角擺放著大大小小的鐵鐘,鏽跡斑斑。鐘上鐫刻的字跡,昭示著這座鐘樓悠久的歲月。

鐘樓最初建於明萬曆年間,臨海縣令萬永康捐出俸祿,為高明寺建造鐘樓,寺僧受教主持建造。明崇禎七年,台州知府李天秩繼續捐俸,才終於完工。

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早春,幾頂轎子閃閃悠悠地穿過樹林,沿著百松嶺石徑到了高明寺。從轎子下來的是“戊戌變法”的發起人之一康有為。這一年康有為67歲。康大人興致勃勃地題寫了“高明講寺”、“大雄寶殿”匾額。

1978年春,國清寺已經是遊客如織。高明寺大殿卻是空空如也。膠丸廠遷出後,高明寺一下子靜寂下來。覺慧法師與寺僧們如重回久別的老家,興高采烈,清掃殿宇。不時地有香客尋到這裡。寺僧們知道,高明寺的重興已是指日可待。

三年後的初秋,高明寺大殿佛像開光,時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的巨贊法師撰寫殿楹。沉默多年的水陸法會重又恢復,朗朗的經聲再次迴盪於幽溪山谷。

鐘聲息後,餘音仍然在空中迴旋,銀盤似的月亮從東邊的峰巒升起,寺院沉浸在如水一般的月色裡。在高明寺北邊的山岡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屋。傳燈大師的墓塔就在這屋裡。而在西邊山岡那片幽暗的松樹林裡,就是智者塔院。曾經與高明寺同呼共吸的兩位大師,注視著山谷中的古寺。經頁翩躚的一幕和寓意深遠的鐘聲,成為高明寺永遠美好的意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