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我喜欢描述城市遭受虚拟的灾难,那样会让大家警醒,居安思危。”---罗兰·艾默里奇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罗兰·艾默里奇在好莱坞被誉为“灾难片之王”,他的电影不管是在科幻人性的善恶还是宏大场面的铺陈上都独树一格,于是诞生了受核辐射导致基因突变的《哥斯拉》、地震产生的《后天》以及人类末日《2012》。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11月8日中美同步上映的《决战中途岛》以二战珍珠港为起点,再现了整个太平洋战争的局势发展,其实质仍然未脱离战争带来的灾难效果。艾默里奇从《独立日》开始就展现出了独树一帜的叙述视角和奇思妙想的未来世界,这种能力其实已经证明了他具有强大的宏观场景调度指挥能力。

在《决战中途岛》之前,影坛上已经有美国视角的《中途岛之战》和日本视角的《山本五十六》,尽管在20年前艾默里奇就有将这一影片诉诸大屏幕的愿望,可是一直未能实现,这部影片不仅仅是满足了艾默里奇对于二战题材电影的心愿,更让全球影迷为之一振,他带来的这部电影逻辑清晰,人物众多,从不同的角度呈现这场改变太平洋局势的战争。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显然8000万美金的预算在好莱坞只能算是“低成本”,更不用提到里面还有众多的明星人物,可就在这样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艾默里奇在进行着他对于电影的试验性尝试,从结果来看,显然达到了预期效果。

那么到底影片的真正魅力何在?对于熟知历史的观众怎样能够一步步引人入胜?艾默里奇又通过哪些视角来揭露他心中的太平洋战争呢?我将为大家一一揭晓。(少量剧透,有助于观影)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01

中途岛具有无与伦比的战略作用,全景式展现凸显出中途岛在太平洋战役中的重要程度

中途岛(Midway)位于太平洋中间位置,离美国和日本都将近4000公里。1867年首次被美国发现后,根据“谁发现谁管理”的原则,被美国海军部接管,并成为美国无建制的领地。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从位置上看,中途岛进可攻退可守,适合作为军事战略领地。日本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公里,而由各个岛屿组成的中途岛就近5万平方公里,附近的各类资源丰富。

对于日本而言,在战争期间选择这样一个位置意图显而易见:威胁美国西海岸和夏威夷,逼迫美国签署“不平等协议”。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日本对于自身军事实力的极度自信。

在影片开始时,曾在哈佛留学的山本五十六提醒美国的实力不容小觑,一旦掐断石油等战略资源将给日本带来沉重打击。由此可见,日本将美国列为重要的潜在对手,如果将影片焦点仅仅对准“中途岛海战”,可能会让观众不知所云,所以艾默里奇并没有将镜头锁定在“中途岛海战”上,而是“决定”全景式展现太平洋战争。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于是在前面铺垫了空袭珍珠岛、美军空袭东京、珊瑚岛海战三个段落,由此带出中途岛,让观众感受战争形势的瞬息万变和极端残酷,进而凸显出中途岛在整个太平洋战役中的紧要程度。这既有对商业片全球粉丝的考量,也是全面展现二战时日本由胜到衰的全过程,从观影体验来说,显然即使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观众也很容易理解,可谓老少皆宜。

02

基于真实历史还原中途岛海战,获胜因素一个不少,立场中立,不偏不倚

其实,《决战中途岛》和1976年的《中途岛之战》英文名称相同,都为Midway(中途岛),前有珠玉在前,相比于导演杰克·斯米特真实还原历史情况的叙述手法,艾默里奇更注重细节的创新和场面的氛围营造。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相信很多观众对于空袭珍珠港事件比较熟悉,与本·阿尔弗莱克饰演的《珍珠港》以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为贯穿线的手法不同,艾默里奇采取了多角色融入与美日不同视角切换的叙事手法,开头遭到狂轰乱炸的珍珠港很容易将观众带入到影片二战的历史背景下,随后登场的人物虽然有些繁多,但忽略掉人物的叙述本质,观众会不由自主进入到“艾默里奇”模式。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对于美国因珍珠港事件参战,这条沉睡的巨龙一经苏醒,战争就无可避免,于是,斯切特·W·尼米兹临危受命,成为太平洋舰队的司令员,按照当时官员的说法,“这是世界上最艰巨的工作”。同时,在美国最优秀的飞行员吉米·杜立特的带领下,对日本进行了疯狂复仇,那就是从美国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直接轰炸东京。尽管最终只炸死50人,但作为最早打到日本本土的空军,其心理震慑效果不言而喻。而比较有趣的是,飞机本来就没有作飞回的准备,而是直接降在中国,并在我国友好的人民的帮助下成功脱险。随后的珊瑚海海战篇幅不多,因为即将迎来重头戏:中途岛海战。

在我看来,这正是艾默里奇的聪明之处,他没有过度渲染情绪,也没有过度表达主观判断,而是不偏不倚地通过步步为营的故事情节彰显时代中的历史进程。众所周知,中途岛海战是以美国获胜为结局,可是这里面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真实历史细节,这些细节在战争炮火的洗礼下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下面我就举几个影片中中途岛海战引人入胜的制胜原因。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①美军破译日军密码,为先发制人提供了有利条件

情报战是中途岛海战的重中之重,如果没有莱顿和罗切斯特率领的破译小组的努力,中途岛战役不仅不可能打,甚至日军会因此丧失掉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罗切斯特开玩笑地说“如果失手,很可能美国人以后要讲日本话了”,一切都和AF这一代码密切相关。在《中途岛之战》中对于该方面确认的细节比本片详细,艾默里奇显然觉得观众并不需要知道破译的整个过程,只要记得“AF就是中途岛”便可。于是,瓮中捉鳖行动顺理成章。当然,除此之外,其实在战争开始前,美国太平洋舰队已经掌握了日本联合舰队的绝大多数计划细节,因此信息的不对等让美国占据了先天的有力条件。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②日军的狂妄自大造成航母编组不合理,潜艇部队形同虚设

在东亚战场上的胜利显然让日军有些轻敌,尽管他们明白美国强大工业化的能力,但是数倍于敌人的装备航母还是让日军产生了“轻敌”的想法。

影片中,尽管美军打的日军措手不及,可是南云忠一等将领依然认为“战争的胜利终将属于日本”。因此,当时有2艘航母还在阿留申群岛佯装进攻,还有2艘航母配属给了其他水面舰艇部队,在战争开始时,根本无法进行有效支援,导致4艘航母全军覆没。

由此可见,日本妄图依据强大的海军实力控制整个太平洋区域,即使在正面战场上依然觉得”稳操胜券”。尽管当时有21艘潜艇部队,但是6艘在阿留申群岛,14艘分布在其他海域,只有1艘在中途岛负责监控美军。也就是说,没有1艘潜艇可以直接参战,保护日军航母的安全。

反观美国,25艘潜艇中的12艘都在中途岛海域,目的就是提供外围打击,甚至出现了直接击沉航母的可能性。这一切都是由于战略思维的轻视所造成的。骄兵必败的经验再次出现在中途岛海战中。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③山本对于海战战略研究不到位,在实际战术指挥中出现过多重大失误

山本五十六曾经位居美国海军次长职位,回到日本,更是成为联合舰队的最高指挥者,被日本海军奉若神明,然而,从中途岛之战可以发现,山本其实并不了解实际作战中的很多体系。而南云忠一更是如此,这里列举一下三个基本错误:没有空中境界和侦查,失去发现敌军最佳时机,在开打前才发现敌人近在咫尺;四艘航母分别派出战机,而不是两艘全部派出,航母遭遇打击时剩下飞机形同虚设;更换弹药、回收飞机再次出击忽视了出击的最佳时机,并因为更换弹药造成航母的再次爆炸。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以上种种,既有心理层面的因素,也有经验、运气的因素,但我们会发现,中途岛海战中偶然中的必然性,那就是军国主义的强权思维,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很多,但如果始终保持着保守传统的思维模式,那么再强大的军事力量也终有垮台的一天。

03

感情线延绵在故事之内,在群像刻画中展现英雄精神

对于妻子们的默默支持蕴含在大量的细节之中,埃德温·莱顿的妻子不断叮嘱丈夫“要注意休息”,言语之中充满了关切。就连尼米兹将军也提醒莱顿“我的妻子也会担心我,你应该回家休息”,投桃报李的莱顿回复“等战争结束后,我用下半生补偿她”,这种温情的展示方式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带来对战争阴云的反思以及家庭温暖的回忆。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迪克·贝斯特在高空中氧气面罩混入杂质,导致肺部感染,甚至口吐鲜血,他退缩了吗?每当他要冲入云霄之前,他总会被妻子和女儿的照片贴在驾驶盘上,家庭才是他奋不顾身的不竭动力,而妻子总是含情脉脉地鼓励他、陪伴他,当得知丈夫有可能身亡时,她躲到了洗手间,眼含热泪,从眼泪中每位观众都能感受到那份思念。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影片中不仅有哈尔西将军的坚持,皮疹严重到不忍直视的程度依然不愿离开岗位,也有年轻战士穆雷对死亡的恐惧,甚至拒绝再次重返战场。他的退缩正是人性的体现,用贝斯特对他的鼓励来体现战争的残酷和对获胜的渴望,进而展现出中途岛获胜的不易。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如果单算起有些人物的登场时间,可能也就单单几分钟,可正是每位人物身上的”倔劲”,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平凡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麦克拉斯基与贝斯特是竞争的上下级关系,可是表面上的剑拔弩张竟然因战火而成为患难之交,相互搀扶共达目标的支持,布鲁诺面对日军的自杀式袭击义无反顾地架起了机枪,他的形象从瘦小的军人陡然拔高,他不惧怕死亡吗?在战友面前,“微小”的牺牲可以换来伟大的胜利,这就够了。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艾默里奇的灾难片都会唤起观众们对于现实的反思,他善于捕捉微小举动中的深刻含义,并通过镜头语言不断放大,正因如此,在影片结束时,观众们会发由衷的敬意,不断了解到那段真实发生的历史,也对全世界为了终止战争付出的努力和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平添了几分敬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影片无疑是成功的,很多观众看完电影后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决战中途岛》:灾难片之王的一大杰作,探秘引人入胜的深层原因

《决战中途岛》中的很多特效都在摄影棚中完成,但是艾默里奇无与伦比的剪辑方式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直观体验,对于俯冲轰炸这种“古典空战技巧”,面对炮弹如网的攻击毫不退缩,这些优点很适合在影院中体验,不得不说导演的视角构建能力异常强大,以飞行员的视角让我们再次亲临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泪水有感悟。所以,说这是2019年最后一部爽片,毫不过分!

你还在等什么?错过这一部电影,等于错过了2019年最后的电影狂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