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很賺錢?紹興大學生虧了200萬 還被人告了

“炒鞋”很賺錢?紹興大學生虧了200萬 還被人告了

最近,“炒鞋”成了大熱門,網絡上年輕人依靠“炒鞋”實現“財務自由”的信息屢見不鮮。但“炒鞋”同樣存在巨大的風險,前不久“90後鞋商炒鞋欠款千萬”的新聞一度衝上微博熱搜。

類似的案例紹興也有。11月初,諸暨法院審理了一起因“炒鞋”引起的買賣合同糾紛,被告是紹興的一名95後大學生,他自述因“炒鞋”已虧了200萬元。

原告和被告均是95後大學生,雙方在今年5月認識。原告聽說被告有當下流行的潮牌球鞋的一手貨源,便開始向被告大量購買球鞋,一週的時間原告向被告打款9.5萬元用於購買球鞋。但被告因無法按期向原告寄送約定的鞋型,導致雙方發生異議。後經過協商,被告同意退還原告鞋款,但被告最後僅退還了其中4萬餘元,剩餘的鞋款一直未返還。原告無奈之下,只能一紙訴狀將被告告至法院。

本案經法院調解,雙方對賬後扣除已經發送的兩雙鞋子款項後,被告當場返還原告鞋款4.5萬元,雙方的糾紛也就此了結。本案雖案結事了,但因“炒鞋”背後的問題令人深思。被告在庭後表示,因為“炒鞋”他前前後後賠償給買家已經有100萬左右了,而他自己也被賣家騙走了將近100萬元,現在家裡屯著上百雙大碼的球鞋,根本沒有市場。“我只能通過一些APP網站賣賣看,但因為不是常規的熱銷鞋碼,根本無人問津。”

為何現在年輕人熱衷於“炒鞋”?被告說,通過囤貨、買斷等方式,原本幾百元的球鞋在球鞋網站上能以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價格售出,購鞋者從中可以賺取豐厚的差價,這也是大批年輕人樂在其中的原因。但現在“炒鞋”基本都是“雲炒鞋”,被告根本不認識眾多賣鞋給他的“上家”,一半都是向國外的留學生或者國外的當地人收購球鞋,然後再轉手賣給買家。為了避免出現囤貨和墊款的情況,都是先確認買家需要什麼類型的鞋子、鞋碼、數量之後,先行打款再去向上家拿貨,並承諾多久之內一定將貨發給買家。因為球鞋的價格是一天一個價的,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無法向買家提供鞋子的話,不僅要退鞋款,還要賠償損失。“我將錢匯給我的賣家後,就出現了聯繫不到人,或者發一堆並不是我預定的鞋子給我,而且都是根本沒有市場的鞋子。”這種操作模式就導致了打出去的錢拿不回來,還要給買方退款、賠償,鞋子積壓等一系列惡性循環。

【浙江新聞+】

法官提醒

“炒鞋”穩賺不賠?你要是認真就輸了。暫且不說你買到的鞋子是否是真品,即便是真品,也是被人將價格翻炒幾倍甚至幾十倍後的。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在2019年10月中旬發佈了一則金融簡報提示:警惕“炒鞋”熱潮,預防金融風險。法官提醒各位真正熱愛球鞋的發燒友或者想以此投機賺錢的年輕人,“炒鞋”參與者眾多,似能一夜暴富,實則風險巨大,非理性投機者和學生們,高位接盤,已然成了待人收割的“韭菜”。

本案的原告與被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受害者,原告的權益尚能得到保護,但連賣鞋給自己的是誰的被告的權益,又如何保障?望所有年輕人吸取教訓,理智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