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檢察院公佈八起典型案例 彰顯河湖“四亂”整治法律威力

11月4日,省檢察院聯合省水利廳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了自今年1月以來“攜手清四亂 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開展情況和治理成效,並公佈了8起“清四亂”案例。

天水市麥積區馬跑泉鎮的3家駕校未經批准,在310國道以北渭河河道沿線生態安全控制區、禁止建設區擅自佔用河灘地79.9畝,修建駕校教練場及配套建築物。在土地主管部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後仍拒不拆除,導致該區域耕地、園地被損壞。2019年1月22日,麥積區檢察院向天水市自然資源部門發出檢察建議,並邀請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代表、相關單位和人員參加。送達現場針對檢察建議內容向行政單位進行釋法說理。自然資源部門聯合水務等部門積極履行監管職責,科學制定整改、搬遷、修復方案,於2019年3月完成了3家駕校及駕考中心的搬遷,河道的生態修復工作也在有序推進。

蘭州市西固區檢察院在工作中發現,永靖縣某公司的3艘採砂船長期非法滯留在黃河蘭州西固達川鎮河咀村洋荒灘段河道內,對橋樑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其中一艘200噸的挖泥船失控隨水流衝入八盤峽庫區距八盤峽大壩約300米處,險些釀成重大安全責任事故。西固區檢察院向區水務局積極建議,並聯合督促該公司將非法滯留的挖泥船從河道中移除,確保河道正常行洪,消除威脅。5日後,非法滯留在黃河河道內的3艘採砂船被安全移出河道。該案中,檢察機關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與區水務局協商溝通後,聯合執法、現場監督,為及時消除黃河河道和橋樑的危險隱患起到了積極作用。

舟曲縣檢察院在工作中發現,閔某未經批准在白龍江河道內非法採砂、堆放砂石、非法搭建活動板房和養殖場廠房。舟曲縣檢察院向縣水務局建議對該問題進行整改,後在聯合回訪調查中發現,閔某砂場內依然存放有大量的砂石,養殖場廠房仍在擴建,由於行政相對人不配合,並阻擾清理違建行動,縣水務局履職存在一定困難。為促進該案徹底整改,舟曲縣檢察院將該案作為公益訴訟案件,訴至合作市人民法院。同時,抽調縣河長辦、縣公安局、縣水務局等多個部門共100餘人參加聯合執法,邀請舟曲縣檢察院全程參與監督。通過多部門聯合執法,拆除了該案中的違法建築物、構築物及相關設施,恢復了白龍江河道。

2019年7月,康樂縣檢察院與河長辦聯合排摸發現,冶木河斜角灘段臨近濱河路的河道保護範圍內修建了一處茶園,內有各類彩鋼房屋15間,阻礙了行洪安全。康樂縣檢察院依法向蓮麓鎮鎮政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蓮麓鎮鎮政府及時向縣政府進行了彙報,爭取資金支持,並經過專題研究,組織村鎮幹部對茶園經營者多次勸說,下達整改通知書督促整改,按期完成了整改。該案涉案建築面積大,數量多,檢察機關通過訴前程序與行政機關共同促進生態資源環境保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6年9月至12月期間,侯某甲夥同他人未取得采礦資格非法開採土石,造成連畔的四戶農戶耕地共計8.98畝整體形成底部凹凸不平、最深處達5米的深坑,耕地功能完全喪失,並對相鄰的寧縣城北河河道安全及周邊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慶陽市西峰區檢察院以侯某甲等3人涉嫌非法採礦罪向西峰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同時,西峰區檢察院對侯某甲等5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侵權人修復非法採礦被毀耕地,並承擔復墾方案委託編制費用。案件審理期間,侯某乙等人按照復墾方案對被毀耕地自行進行了多次修復,至2019年8月,經寧縣自然資源局組織相關部門專家驗收合格,同時侵權人繳納了復墾方案的全部製作費用。該案凸顯了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侵權人在刑事追責的壓力下,全面履行民事侵權責任的作用,通過多種監督手段並用,更為有效地保證了受損生態環境的修復。

同時公佈的還有:天祝縣朵什鎮直岔河河道汙染、影響行洪安全案,臨洮縣南屏鎮違建物影響洮河行洪安全及汙染河道案,靈臺縣黑河梁原鄉付家溝村鑫順砂廠非法採砂案。(記者 甘政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