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暴雷,才知道三四线城市的经济有多脆弱

文丨王慕之,本号签约主笔

一声暴雷,才知道三四线城市的经济有多脆弱

本号主笔

有时候,只是一家龙头企业的业绩滑坡,就足以让一座城市的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今年前三季度,位于粤东地区的揭阳全市GDP总量1541.39亿元,增长2.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747.35亿元,仅增长0.2%。揭阳经济的疲软,很大程度是受到当地龙头上市公司康美药业的严重影响。

根据公报,身陷业绩造假漩涡的康美药业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03.5亿元,同比下滑28.61%,净利润3317万元,同比下滑95.19%。

去年5月,康美药业股价一度高达27.99元,市值1200多亿元。2019年11月8日,ST康美收盘价为3.61元,较去年的最高价,已经跌去了87%。

一声暴雷,才知道三四线城市的经济有多脆弱

01:一个神话的破灭

作为曾经的中国医药界巨头,康美药业曾经是这座粤东城市的一个传奇。

揭阳属下的普宁,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中药材基地之一,曾享有“不到普宁药不齐”的盛誉。早在明清时期,普宁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习惯,中药材贸易也随之兴起。

上世纪90年代,普宁人马兴田在家乡创办了一个药厂,就是后来的康美药业。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康美药业就登陆了资本市场。2001年3月,康美药业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007年,康美药业成立十周年之际,还投资邀请明星任泉和李冰冰拍摄了一部名为《康美之恋》音乐电视,在中央电视台《著名企业音乐电视展播》栏目中播出。这是一个关于创业与爱情的故事。歌中唱道:“风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湿浪漫。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与乐。”全国很多地方的婚恋嫁娶等喜庆场合,都会响起《康美之恋》的音乐旋律。

一声暴雷,才知道三四线城市的经济有多脆弱

“暴雷”之前,康美药业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球企业20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药工业十强,是上证指数50成份指数股,是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中国50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2015年,康美药业市值突破千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首家突破千亿市值的医药上市公司。

2018年年中,康美药业股价开始大幅下跌。2018年10月,康美药业因存贷双高遭到媒体质疑,股价随后出现连续暴跌,一时风声鹤唳。今年4月,康美药业修改公告称会计差错更正,坦诚2017年账实不符之处多达14条,其中货币资金多计算了299.44亿元。

近300亿货币资金,说没就没了,一下子震惊了整个A股市场。不少网友称,这是资本市场近30年最恶劣的造假事件。

02:靠房地产能够抢救当地经济吗?

作为当地最闪亮的产业名片,康美纳税额一度占普宁的三分之一、揭阳的六分之一。

如今,ST康美纳税额锐减逾10亿元,普宁乃至揭阳财政均告吃紧。今年前三季度,受康美事件影响,揭阳及普宁的税收收入均下滑超过两成。

据官方公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揭阳市经济运行简况》,揭阳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28亿元,下降17.2%。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4.4个百分点。大型企业工业增加值下降21.0%,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1个百分点。七大支撑产业“四升三降”,其中医药制造业下降了34.3%

康美如日中天之时,揭阳经济总量一度逼近汕头,如今两地的差距已再次拉开。

一声暴雷,才知道三四线城市的经济有多脆弱

按照揭阳市政府在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揭阳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从前三季度的情况来看,揭阳要实现上述目标,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填坑”,当地政府已经拿出各种“真招实招”,“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加大财税征管力度”。

据证券时报的走访报道,在当地已经可以真切感受到不安全感正在民营企业间弥漫。有普宁药材商告诉记者,听闻近期要查账,多交税费是大概率事件。亦有不少民企老板选择外迁,其中一位在揭阳已经经营十余年,“自己虽然还没受到太大影响,但听到其他民企的遭遇,感觉唇亡齿寒。”

为力保经济不下滑,揭阳同时开足马力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前三季度,揭阳基础设施投资324.02亿元,增长53.4%。其中城市建设投资212.54亿元,增长82.5%。房地产开发投资也在继续扩张。前三季度,揭阳房地产开发投资124.58亿元,增长33.0%

不过,另外一个危险的信号已经出现——房子已经卖不动了。虽然房子盖了很多,但前三季度揭阳商品房销售降幅扩大,全市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84.23万平方米,下降9.5%,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8个百分点。

一声暴雷,才知道三四线城市的经济有多脆弱

揭阳

03:中小城市的脆弱经济生态

揭阳的困境,折射出来的是中国很多中小城市的缩影。

地方政府普遍重视辖区内的龙头企业,不少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长、财政收入都高度依赖某一家或少数几家龙头企业,整个地区的发展看似欣欣向荣,实际上暗藏着巨大的风险。

一旦龙头企业出现问题,一个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面临着难以逆转的衰退冲击。

中国的龙头企业往往是大而不强,尤其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之下,机会与风险,谁也说不准哪一个会先到。

一旦龙头企业出现问题,地方政府为了“吃饭”,必然会想方设法加大对其他企业的财税征收力度,将不可避免对当地的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在全国范围内,财政收入高度依赖某一家或少数几家龙头企业的地方政府并不在少数。最典型的,就是贵州的仁怀,仅仅靠一个茅台,仁怀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就可以排到全国第八,力压众多所谓的新一线城市、省会城市。

一声暴雷,才知道三四线城市的经济有多脆弱

茅台镇

广东省内的茂名也类似如此。茂名石化几乎是当地唯一拿得出手的企业,建厂60多年,这个创建于建国初期的石化企业,已经累计缴税约3000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广东纳税大户第一名。

这种一家独大的龙头企业一旦出现问题,将不可避免在当地引起山崩海啸般的强烈影响。如何应对由此导致的风险,考验着地方主政者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