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余慈地区的“肚皮嫂”是否就是浙东堕民的一支

记得小时候,每当逢年过节,会有一位老婆婆来我家。这位老婆婆约六十岁左右,打扮和普通老太太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肩上老挂着一个布袋,进门就会热情的打招呼,然后见到我奶奶就会亲热的叫一声“阿姐”,接下去就是一连串的好话:什么老人长寿啊,小孩子聪明啊,家宅平安啊等等,反正都是些讨吉利的话。我奶奶平常为人也挺谦虚,但对于这位老婆婆的吉利到接近奉承的言语,只是微微一笑,貌似也接受了。然后这位老婆婆就会主动的要给我奶奶剪个头发或洗个头发,我奶奶基本也欣然接受她的这些服务。离开前奶奶会给她一些家里的一些储存的粮食、零食,如几把大米,几把花生、几把大豆,如果是年前来,还会给她几块自家做的冻米糖,家里没啥东西的时候会给她几毛钱。每次她都会把这些东西一股脑儿装进她的那个布袋,接着又是一连串的好话,最后伴着这些吉利话告别离开。

那时候我一直不明白这位老婆婆是谁。是亲戚?不像,因为她和奶奶之间没有平常亲戚间的那种客套,感觉她在我奶奶面前略感卑微。是生意人?感觉也不是,因为她身上没有出卖的东西。是走江湖的手艺人?好像也不是,每次为我奶奶剪完头发或洗完头发,不管给她多少东西,她都笑嘻嘻的欣然接受,从不计较多少,几毛钱剪一次头发,在那个年代那也远低于市场价。

稍大点,怀着好奇问奶奶那老婆婆是谁。奶奶告诉我她也不知道那人是谁,姓啥叫啥,就知道那个人是“肚皮嫂”,奶奶还告诉我“肚皮嫂”其实就是一种职业,他们的职业性质接近于乞讨,但又区别于乞讨,相对于乞讨更有技术性和技巧性。比如这些人一般都有些手艺傍身,如理发、缝补衣服、弹棉被和一些略有技术性的家务活,而且口才都很好,说话都很有技巧,懂得察言观色,按现在的话讲就是情商很高。而且她们去的人家都是有选择性的,一般每个“肚皮嫂”在一个村庄都会固定的那么几户人家,并非每户都去。而且时间也是有讲究的,一般都是农忙结束后、或经常去的人家有红白事、或逢年过节,因为这个时节一般家里都有人,而且家里相对有更多、更好的东西给予她们。而且奶奶还告诉我一句本地的顺口溜“肚皮嫂、样样要”,翻译一下就是说她们不管什么东西都要的,现在这句话还形容一个人什么都要,有点贪,又对要的东西要求不高,什么都可以。奶奶还说周边的的“肚皮嫂”都来自一个村庄,而且老底子(大概解放以前)这个村基本都是干这个行当的,基本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除了这个村子,周边十里八乡也没听说别的村有干这个的,说明干这行的人所在地相对集中。

后来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则纪录片,是讲述“浙东堕民”的,我突然觉得这两者应该有所联系,所以网上也查了下,百度解释堕民:堕民又称“怯邻户”,明代称“丐户”,后世称为“堕民”。在浙江绍兴及属县亦称“丐户”或“乐户”。元明清时,浙江绍兴及属县境内受歧视的一部分平民。数百年来,被视为“贱民”之一种,不得与一般平民削籍和通婚,与平民同列。堕民亦不许应科举,多任婚丧喜庆杂役等事。堕民虽与一般平民毗邻相处,然习俗殊异,地位低下,一直在悲苦和被人轻蔑的环境下度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堕民获得新生,与一般居民的界线完全消失,地位完全平等。明代沈德符《敝帚轩剩语.丐户》:“今绍兴有丐户者,俗名大贫,其人非丐,亦非必贫也。或云本名惰民,讹为此称。其人在里巷间,任猥下杂役,主办吉凶及牙侩之属,其妻入大家为栉工,及婚姻事执保监诸职,如吴所谓伴婆者......男不许读书,女不许缠足,自相配偶,不与良民通婚姻。即积镪巨富,禁不得纳赀为官吏。”《清稗类钞.奴婢类.喜婆》:“绍兴有堕民巷者,居方里,男为乐户,女为喜婆。齐民婚姻,则其男歌唱,其妇扶持新娘梳妆拜谒,立侍房闼如婢,新娘就寝始出,谓之喜婆,能迎合人意,各遂其欢。服役之家有常主,如田之有佃,得自相顶替,彼此买卖,皆有契券。婚嫁、祭祀外,常时则以说媒、售衣锦为业。

宁波余慈地区的“肚皮嫂”是否就是浙东堕民的一支

绍兴堕民形象

综合比较,个人觉得“肚皮嫂”应该就是浙东堕民的一支,个人由以下几点来印证:

首先是活动区域,堕民主要活动与浙江的绍兴、宁波地区,而“肚皮嫂”活动的余姚、慈溪地区正好在这个范围。

其次是社会地位,肚皮嫂和堕民一样,和一般平民交往过程中总显得低人一等,用自己卑微的言行以获取一些利益。

再者就是行业特点,正如鲁迅所云:“男人们是收旧货,卖鸡毛,捉青蛙,做戏;女的则每逢过年过节,到她所认为主人的家里去道喜,有庆吊事情就帮忙。”此等职业旧时视为“贱业”。两者基本就是从事这些行业。

宁波余慈地区的“肚皮嫂”是否就是浙东堕民的一支

鲁迅先生

还有就是社会交流,堕民聚居一隅,不与一般平民杂处,不得从聚居处迁出。肚皮嫂也聚居在一个村庄,别村也无这个行业。而且听本地老人说以前一般人家就不愿把自家姑娘嫁到这个村。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堕民,还是肚皮嫂都已经在这个社会消失了,这个族群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已经没有高低贵贱,只感觉到了他们太多的无奈,为生活所迫,为当时社会制度所迫,为当时时代所迫。

当然以上观点仅仅是个人一家之言,有待民俗专家考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