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如何欣賞構圖?在此之前,不如先思考下如何攝影的。攝影的目標每個人定義不同,每個人對照片的詮釋也是千差萬別,但我們可以先假定:攝影的目標就是表達出拍照人的感覺或思想,以達到影響受眾和與觀眾交流的目的。

憑直覺拍照,固然可能拍出很好的照片,但出片率很低,而且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審美的天賦;而拍照不考慮自己的意圖,只用構圖的模板來套,可能在攝影的前期是個好的入門手法,但就像一個窮盡所有技巧拍攝的空洞電影,並不一定能給人帶來共鳴。

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因此,構圖這個講故事方式,是應該在考慮好攝影的思想才確定的。

以下圖1為例:

一種比較常規的觀察方式是:讀者的視線會首先注意到最大的這個人身上,然後從前景的人跳躍到後面的那個人上,再向右移動(從左向右是自然的閱讀方向),跳到了邊框的樹上,折回,這個時候可能會詳細觀察感興趣的點,比如這張照片的環境是什麼呀,這個人具體在做什麼呀......

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於是構圖便產生了。

攝影師通過構圖,安排畫面中元素的位置,引導觀眾的視線,希望能使觀眾的感知接近自己要表達的主題。

實際上構圖並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甚至很多有意思的照片並不嚴格遵循一些構圖法則,但給人的感覺就是好。所以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的標準也很簡單——這個照片的構圖是如何為主題服務的?

具體來說,可以簡單分為幾個方面欣賞一張圖片的構圖:

  • 畫框,包括長寬比例、橫幅或者豎幅、攝影的視角、裁剪。

  • 照片是如何引導讀者的視線的?例如常用的三分構圖,僅僅是為了達到這個手段的方法之一。

  • 照片中有哪些對比?又如何達到一種平衡的?

  • 最後,構圖突出了照片的什麼主題,給人帶來了什麼感覺?

1

畫框是讀者常常忽略的元素,但這個是攝影的基礎屬性,但卻影響著讀者的感知。

  • 長寬比例

常用的有3:2、4:3、16:9、1:1。舉一個例子:

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如果表達「寬廣宏達」這個主題,那麼第二幅圖片可能更好一些。

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比較流行的一個APP:「足跡」,其中廣泛運用了16:9比例的寬高比,加上濾鏡,給人一種電影大片的感覺。

  • 橫幅與豎幅

簡單來說,橫幅(高度小於寬度),符合人眼的視角,是人最熟悉的觀看方式,給人舒服、安定的感覺;高度大於寬度會給人積極向上的感覺,也會有不穩定的感覺,因為豎幅格式看起來都是人眼視野正常範圍的截取。為了突出豎直的線條和深沉的氛圍,感覺豎幅比橫幅更好些。

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 視角

這裡考慮相機的視角,是使用了廣角鏡頭拍還是長焦鏡頭拍?與物體的相對位置,是平視、俯視還是仰視?

每一種處理方式給人的感覺都不同:運用了廣角更利於表現廣闊的景象,長焦距能壓縮空間,使背景和主題平面化、抽象化;宏達的建築物使用俯視來拍、微小的事物使用仰視來拍,更能給人帶來新鮮感。就拿人像來說,一般會使用長焦鏡頭來拍攝,但使用廣角鏡頭來拍,更有衝擊性,畫面四周富有透視感,同時廣角鏡頭帶來的一些變形更有趣,比如腿長了......(手機的鏡頭就是小廣角)

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這讓我聯想起,網絡上一些妹子的自拍,很多都用特殊角度拍的,給人衝擊感:腿短沒關係,3招讓你坐著也能變成170cm的女神!


下圖3是外接長焦鏡頭帶來的空間壓縮感: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 裁剪

裁剪,一方面可以將干擾因素裁掉,另一方面,適當的運用給圖片帶來動感。

下面三個圖,第一幅的裁剪,突出了壁虎的頭部,而人腦會不由自主地對只看到部分物體進行補充(傳說中的腦補),那是不是給人感覺更有活力呢?

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一般在人像攝影中,會表現人的整個表情神態,不會截取人的一部分來呈現,但看第二幅感覺還不錯呢。


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只有一個腿是什麼鬼?但卻並沒有違和感,因為走路的方向是一個暗示的線,和船的線條形成呼應,與狗的視線形成對比。

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2

我覺得這些方式都有一個特點:突出畫面的縱深和透視、引導觀看者的視線。

下面的例子給我啟發很大。下圖符合三分構圖,一般人會這樣欣賞,這個人和馬在水裡游泳,處於畫面1/3處,突出了主體:

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就像剛開始所說,攝影是將3D轉為2D,所以構圖的一個主要目的是加強畫面的縱深感。如果我們將三分構圖從水平和垂直方向擴展到縱深呢?

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圖中,A是前景,B是中景,C是背景,主題處在縱深這個座標軸的1/3處。如果這樣分析的話,就對畫面縱深的理解又進了一步呢。

雖然前景-中景-背景這樣的構圖很普遍,但將三分構圖的模式運用到這裡,給人豁然開朗的感覺——我們的目的是突出畫面的立體感,只要採取合適的安排,就能達到目的。

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一般對於照片中構圖元素的總結,可以這樣劃分:攝影元素可以是點(一個點、兩個點、多個點),也可以是線(水平線、垂直線、斜線),還有可能是形狀(圓形、方形、三角形)。但這不足以覆蓋所有的元素,例如由點連成的虛線和視線:

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如上圖,小孩的視線和祖母的手勢都引導著讀者向上看。這個照片實際上是作者在祖孫倆祈禱的時候拍攝的,之所以使用豎幅+視覺引導線的構圖,是為了表達「信仰」這一主題。我們可以對這些元素進行分類總結,但根本是為了分析他們是如何引導我們視線的。

3

在照片中,有了對比才有動態。

對比和平衡給照片帶來張力,使照片有了更多的解讀空間。我們總結的很多構圖形式,實際上最終目的,就是使用對比照片帶來活躍、動感和衝突,在各個力的影響下,達到均衡和協調。邁克爾·弗里曼總結了一些對比:

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柔軟與堅硬的對比,柔軟的花瓣在照片中有著重要的視覺重量,它打破了堅硬紋理的節奏,但其較小的形狀又不至於將這種對比擴大。


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不僅有形式上的對比,也有畫面內容的對比。上圖的名字叫做「嬌弱與傲慢」,因為前景櫻花的背景日文是「廉價」的意思。在構圖中,也需要考慮光線和色彩。有光就有影;色彩各不相同,並且對比鮮明。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這張圖是一個左右對稱的構圖。

地上的線條匯聚在背景的泰姬陵處。門框是「畫中框」(另外一種常用的構圖手法),給照片帶來了層次感,也限定了觀看的視線。

前景是一個清潔工的勞作剪影,與清晨的太陽光線形成對比,剪影打破了對稱的佈局,成為了照片中的重心。

照片的主題也是美好的:宏達的歷史建築,是被無名的人民維護著。

4

這個問題,不僅我們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需要仔細考慮,攝影師更應該考慮。可以聯繫上面3點,找一些經典的圖片分析更能理解這點。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上圖使用了一個廣角鏡頭,拍攝了一個2:3的畫面。廣角的使用,將較大的場景包含進去,有一種臨場感和代入感。照片的視角是從下向上,突出了船伕的姿勢。畫面中的所有曲線,都指向船頭,也就是行進的方向。



如何欣賞一張照片的構圖?你需要看懂這篇文章

除了將視線引向背景外,船伕的上方還有一個橋樑,作為圖像的上框架,這樣觀眾的視線就不會躍出去,視線觀察到上方會再次回到畫面中,同時也為照片提供了縱深。

構圖是一個很龐大的系統,但不能脫離照片需要表達的內容。這裡也只是表達了一小部分。想要深入瞭解,還是看一些經典的書比較好,在後臺回覆關鍵字“圖書”即可領取10本專業的電子書。手慢就沒了哦~

作者:Zhuu,「請你…馴養我吧!」

整理:玩轉手機攝影

圖文來源:WC 玩轉手機攝影(ID wzsjs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