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把方位弄混淆的北京八里橋以573歲退役 晚清兩歷戰火

作為古老都城的北京,橋多、門多、古蹟多。其中很著名的古橋有三座,分別是盧溝橋、朝宗橋和八里橋。而今年數次登上媒體新聞的是其中的“八里橋”。

報道說,北京的八里橋新橋主體工程於2019年三月已經完工,五月份開始投入使用。而已經有573歲橋齡的古橋正式退出“現役”,從此禁止機動車通行。

一座石砌拱橋使用了近六個世紀,不能不感嘆古人造橋質量之精湛。套改那句古詩來形容,可謂:“古人不見今時車。今車曾經過古橋”。

會把方位弄混淆的北京八里橋以573歲退役 晚清兩歷戰火

(新八里橋與老八里橋雙橋同臥通惠河效果圖)

北京的盧溝橋,是建於永定河上的一座壯觀的大型石造聯拱古橋,橋全長266.5米,寬7.5米,更因它是見證抗日戰爭爆發的地點而聞名世界。

朝宗橋又名沙河北大橋,位於昌平南10公里。明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朝廷拆掉南北沙河水上的木橋建石橋,北曰“朝宗”,南曰“安濟”。朝宗橋為七孔石橋,全長130米,寬13.3米,七孔聯拱結構,是明朝帝后、大臣謁陵北巡的必經之路,又是通往塞北的交通紐帶。

相比之下,雖然八里橋的建築規模要遜色於前兩座橋,但其承載的厚重歷史卻毫不遜色。晚清年間,咸豐、慈禧先後兩次從北京棄宮逃跑,都與此橋的失守相關。

“八里橋”位於北京通州西,又叫“永通橋”。它是通州至北京的必經之處,因距通州八華里而得此名。

“八里橋”始建於明代,是一座橫跨在通惠河上的三孔石拱橋。在明正統十一年(公元1446年)竣工時,定名為“永通橋”,後因它距離通縣八華里,逐漸被通俗稱作為“八里橋”或八里莊橋。

《明英宗實錄》記載:“正統十一年八月,建通州八里莊橋,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和督工。”《通州志》也記載:“八里莊橋即永通橋,在普濟閘東。正統十一年敕建,祭酒李時勉作記。”

李時勉的永通橋記寫道:“通州城西八里河,京都諸水匯流而東。河雖不廣,每夏秋之交雨水氾濫,常架木為橋,比舟為梁,數易輒壞。內官監太監李德以聞於上,欲與其地建石橋,乃命司禮監太監王振往經度之。···”

作為帝都古建築,八里橋與盧溝橋、朝宗橋齊名,是北京三大古橋之一,也是昔日通州八景中的“長橋映月”所指。

古“八里橋”長30米,寬16米,作為三孔橋,其中最高的孔高達8.5米,寬6.7米,兩次孔僅高3.5米,相差懸殊。這種特殊構造,是當年專為漕運的需要設計的。

會把方位弄混淆的北京八里橋以573歲退役 晚清兩歷戰火

明清時期,北京通惠河的運糧船多為木帆船,如建造普通形式拱橋,勢必阻礙漕船航行。八里橋建造工匠將中孔建造得如此高聳,可使來往帆船直接通過。也因此留下了“八里橋不落桅”的美譽。

“八里橋”曾是京城東至山海關、南至天津陸路交通咽喉,歷史上此處曾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的中外戰爭。

第一次為咸豐十年(1860)英法侵略軍攻陷天津、通州後,清政府為保衛北京在這裡阻擊侵略軍,進行了“八里橋戰役”。

第二為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義和團勇士曾在八里橋搏擊過外國強盜。

兩場戰役雖然都以失敗而告終,卻也嚴厲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1860年,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英法聯軍,在攻佔天津大沽口後,一路入侵至通州張家灣,並沿著京通大道向北京進攻。八里橋是京城最後一道屏障,這年9月21日,清軍和英法聯軍在八里橋頭展開了一場血戰。

三萬清軍在王爺僧格林沁及勝保、瑞麟等人統率下,手持大刀長矛等落後的冷兵器,冒著英法聯軍洋槍洋炮的猛烈轟擊,奮不顧身,前赴後繼,橋上的將士中彈倒下,後面的將士又衝了上來,但終因傷亡慘重,致使八里橋失守。

聽聞清軍在八里橋大戰失敗,住在圓明園的咸豐皇帝藉口圍獵,狼狽逃往熱河避暑山莊。最終侵略者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和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

在八里橋這場惡戰中,石橋的石欄板被炸得粉碎,許多裝飾石獅子也被毀壞。戰後,清政府對傷痕累累的八里橋重新進行了修復,但仍留下了一些炮彈造成的創傷。

會把方位弄混淆的北京八里橋以573歲退役 晚清兩歷戰火

(畫家筆下的八里橋之戰)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前後,中國北方爆發了大規模的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波及全國。西方列強見清政府鎮壓無效,極其恐慌。這年6月,英、俄、日、美、德、法、意、奧八國聯軍藉口清政府排外,聯合派兵入侵中國。八國聯軍6月攻佔大沽炮臺;7月攻陷天津。8月4日,八國聯軍約18000人由天津出發,進犯北京。

當時,清軍直隸提督馬玉昆率武衛左軍、前軍及練軍10000餘人駐守在京津間的北倉鎮。侵略軍一路由日、英、美三國軍隊沿白河右岸進發,一路由俄、法、德、奧、意國軍隊沿白河左岸進擾。

8月5日,侵略軍合圍北倉,清軍以劣勢裝備頑強抵抗。雙方激戰數小時,清軍潰敗撤退楊村,北倉失守。在這次戰鬥中,侵略軍軍傷亡300多人。8月12日,北京的東大門通州陷落。 8月13日八國聯軍從通州進犯北京。慈禧太后聞訊,急忙挾持光緒帝和部分皇族大臣倉惶從北京逃往西安。

敵人兵臨城下,北京城內一片混亂。但京郊一帶的義和團勇士並沒有坐以待斃。

八里橋周邊,從大通閘到普濟閘,通惠河五閘的人民,歷來都有撂跤練武強身的傳統。漕工家庭中,既有皇廷布庫營的皇家摔跤手,也有民間自練成師的撂皮高手。

聽到通州陷落,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的消息,通惠河兩岸的義和團的師兄弟們手持大刀,和其他地區的壇友們一起趕往八里橋迎戰。

八里橋東北角有一座真武廟,三重大殿,平時為八里橋義和團練兵場所,這時成了指揮所。手握大刀的團民們並非刀槍不入,他們勇敢衝殺,血染橋頭,終究難以抵擋握有現代武器的外國侵略軍炮火。

八國聯軍再次跨過八里橋,攻陷北京。

最終,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與以簽訂《辛丑條約》、賠銀4億5千萬兩屈服外辱。從此,北京使館區及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交由外國駐軍;禁止中國人民組織反帝組織。《辛丑條約》保住了慈禧太后的權位,卻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壓榨,清朝廷由此蛻變成為帝國主義的傀儡。

歲月滄桑,國土破碎。留有英法聯軍洋槍洋炮彈痕的八里橋,一直以不朽的身姿橫跨在古老的通惠河上,訴說著落後捱打的恥辱。

1938年,京通柏油路開修,八里橋被改變了原貌。當時為了降低了石橋的坡度,將橋兩端引橋墊土方抬高,改變了石橋高拱的巍峨。新中國成立後修路時,又把橋面鋪上了瀝青。後來,為保護古橋的歷史風貌,減少洪水對橋的衝擊,在橋南北兩端開道引河,各建三洞水泥橋一座,用來洩洪分流,橋間以水泥構成分水泊岸。

會把方位弄混淆的北京八里橋以573歲退役 晚清兩歷戰火

在2019年3月之前,已經573歲的“八里橋”仍在服務於市政交通。

目前,作為古橋“接班人”的新八里橋已經建成通車。老橋在禁止機動車通行的同時,開始進行修繕保護。

新建的八里橋全長81米,寬26.6米,展示的是新世紀新時代的建築風貌。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