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都禾豐有三圩

禾豐,位於于都縣南部,東與會昌白鵝鄉接壤,南與鐵山壠鎮毗鄰,西與利村鄉相連,北與梓山鎮交接。總面積131.89平方公里。鎮政府駐禾豐圩,距縣城27公里。

相傳古時,禾豐群山環抱,古木參天,始稱“木豐”。先祖在此建村後,因土地肥沃,水源充沛,五穀豐登,於是改“木豐”為“禾豐”,禾豐因此得名。

禾豐人傑地靈,物華天寶。一直有禾豐三堡之說。禾豐目前共有三個圩市,禾豐圩、下堡圩、赤珠嵊圩。


于都禾豐有三圩


禾豐圩

禾豐圩於清道光九年(1829年)開圩。開始叫黎幫橋圩。人稱“駱駝圩”,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改為“萬泰圩,解放初複稱黎幫橋圩,1958年更名為禾豐圩。原傳統圩日為農曆三、六、九。1986年10月起改為隔日圩,即農曆每月逢雙日為圩日。

于都禾豐有三圩


赤珠嵊圩

位於禾豐鎮陂角村,建圩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傳統圩日為農曆每月二、五、八。歷史悠久,現趕圩人多為下堡陂角、大灣、堯口、大龍幾個村的村民以及少部分利村人。


于都禾豐有三圩


下堡圩

位於禾豐堯口村境內。1993年4月動工,1995年8月28日(農曆八月初三)開圩。圩市流通繁榮。圩日為農曆每月三、六、九。

于都禾豐有三圩

歷史上禾豐還有以下幾個圩

劉屋坪圩(麻芫村水閣口),建於明代初年。

黃泥塘圩,位於黃泥村,建於明代初期、廢圩於民國年間。

黃田圩,位於黃田村,建於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民國期間廢圩墟。

隘下圩,位於隘下村,建於明代末期,廢圩於民國年間。

亭子圩,位於亭子村,建於清代中期,廢圩於新中國成立初。

葫蘆碣(新圩),位於營前村,建於清代中期,廢圩於清末。

于都禾豐有三圩


禾豐鎮入選江西省首批百強中心鎮


于都禾豐有三圩


廈蓉高速、寧安高速在禾豐樞紐交叉


于都禾豐有三圩


禾豐高速出入口

于都禾豐有三圩


禾豐現代農業產業園


于都禾豐有三圩


禾豐圩夜景


于都禾豐有三圩


禾豐寶蓮寺


于都禾豐有三圩


禾豐寶蓮寺長廊


于都禾豐有三圩


轉自於都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