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可能发生切尔诺贝利式的核事故?

一次核事故,让全世界人民都记住了这个曾默默无闻的乌克兰小镇的名字(事实上普里皮亚季是镇名,切尔诺贝利是电站名),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至今仍无法确认死亡人数,也是人类历史上死亡人数最保守估计和最严重估计之间最为悬殊的事故。

甚至苏联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回忆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一大重要因素。世界上从来没有任何工业事故能够拥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背后的政治因素可以在写另一篇文章)。

核事故一直是极其敏感的词汇,以至于核电企业在公众面前对一般的工业事故也几乎闭口不谈,3这也得益于人类先天的造谣能力和忧患意识,十几年前就出现过大亚湾核电站因变压器起火而被最后被造谣成放射性外泄的核事故的先例,至仍能在某知名搜索引擎搜索到相关文章。虽然核安全文化要求每一位从业人员时刻保持谦卑,时刻认为严重的核事故是有可能发生的,这是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但是从事实上而言,中国大陆的核电厂完全没有任何发生切尔诺贝利式的核事故的可能性。

以下言论仅代表本人观点,仅仅基于本人所学知识并加以简化,与中国核能电力有限公司无关,更不代表任何官方观点。

先天优势,堆型决定事故上限

为什么中国不可能发生切尔诺贝利式的核事故?

我国除了台湾省之外,绝大多数在运的商用核电站均为压水堆核电站。这就意味着,它们根本没有核功率上升至额定功率的数倍数十倍的可能。因为负反馈机制的存在,功率上升就会导致反应堆自发地引入新的功率下降因素,而事实上,反应堆是有自发地降低功率的机制的。这就好比切尔诺贝利的反应堆是太空中的飞船,它的速度靠的是控制系统的控制,失去了控制系统就可能会无法预估速度,而现代反应堆相当于地面上行驶的汽车,完全失控也就是几百迈。

刚才提到了控制系统,现代核电厂的控制系统是高度冗余的,而且很多信号根本无法被闭锁,这也就是说操作人员根本无法像切尔诺贝利那样胡乱操作。

为什么中国不可能发生切尔诺贝利式的核事故?

验证一个系统的可靠性,我们故意假定去破坏这个系统,然后去看最严重的后果。我们假定有一位工作人员生活失意,痛不欲生,想制造一场核事故,于是他开始蓄意破坏,首先他有可能带得进来的是一把扳手,对他而言,最合适的办法是携带扳手前往主控室,威胁操纵员提出控制棒,降低硼浓度,此时反应性上升,功率上升,反应堆自动停堆,如果他同时也闭锁了所有保护信号(这些信号多到烦人),最严重的后果是堆芯熔化,但是反应堆还有安全壳保护它。

至于公众最担心的地震以及海啸,由于第一第二岛链的存在,我国不可能发生大海啸,福岛核事故后,我国所有核电厂的防护堤高度均改进为我国沿海可以发生的海啸高度以上,而核电设备是有抗震等级的,至少比方圆几十公里的任何建筑物抗震等级都高。

核安全文化的健全

可以肯定的是,切尔诺贝利事故从头到位都是一个人因事故,而三十余年过去了,核安全文化不断健全甚至健全到令人发指(而事实上核安全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建立起来的)。我无意在这篇文章中对核安全本身进行无聊的长篇大论,仅仅谈几点事实:第一,

核电厂主管生产的领导一定是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切尔诺贝利电厂的领导毫无核电工作经验,完全不知道自己管理的电厂究竟是什么工作原理,更不可能认识到自己行业的特殊性。第二,普遍的质疑态度和核安全第一的思想,任何员工入职后被反复宣贯这一思想,退一步讲,每个人都不愿承担安全风险。第三,完善的监察机制。从内部监管到核安全局再到WANO,监管机制十分完善且独立于行政指令。

为什么中国不可能发生切尔诺贝利式的核事故?

写在结尾的话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并不是不可知的,很多人误以为人类还没完全掌握核裂变技术,而事实就是人类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完全掌握了核裂变技术,而进二十年甚至未来二十年,人们完善这一技术的方法都是不断地为这一庞大系统增加更多的冗余的保护设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