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至愛兩樣東西:讀書與麻將,為錢學森岳父作序,序比文長

梁啟超出身於耕讀之家,祖父中過秀才,父親以教書為業,耳濡目染,所以自小就酷愛讀書。梁啟超還有一個愛好,就是特別痴迷打麻將,他曾說:“

只有讀書時才忘記打麻將,只有打麻將時才忘記讀書!

有一次,幾個報社記者向梁啟超約稿,其時,梁公正與幾位麻友圍坐一圈搓麻將。幾位記者站坐不寧,梁公有些不耐煩了,說:

“你們拿來紙和筆,我說,你們寫。”

只見梁公一會兒向這個記者嘀咕幾句,一會向那個記者說幾句,五六個記者運筆如飛,梁公手裡不停地飛出麻將牌,等兩圈麻將打完,幾位記者也分別拿著社評興高彩烈地回去交差了。

梁啟超自小就博聞強識,才思敏捷。8歲時,梁啟超調皮搗蛋,一日爬上架靠在牆上的梯子,祖父擔心他摔下來,連忙阻止,叫他快下來,梁啟超又往上爬了幾節,轉過身,對著祖父朗聲吟道:“有人在平地,看我上雲梯!”

還有一次,父親帶梁啟超去親戚家作客,梁啟超當時調皮,就摘了窗前一枝梅花,恰巧被他父親看到,他怕被責備,於是就把梅花藏到袖子裡,他的父親也有意考校他,於是吟出了上聯:

袖裡籠花,小子暗藏春色。”

梁啟超思維都敏捷,看著站在堂前鏡下的父親,張口吟道:

堂前懸鏡,大人明察秋毫。”

“大人”當然指父親,這其實是一個暗典,因為在漢唐時期,兒子稱父親就是叫“大人”,“大人”這個稱呼直到宋才指官員,所以說,你要到唐朝,見某當官的稱某大人,那就是亂認“乾爹”啊!

在當時被傳為佳話還有一件,就是與錢學森老岳父蔣百里相互寫序的事情。

當時錢學森的老人丈人蔣百里寫一本書《歐洲文藝復興史》,請梁啟超作序。梁啟超拿著書稿,一時興起,洋洋灑灑寫了6萬多字的序言,比蔣百里的書稿還多。

出版的時候,出版商笑著說:“梁老師,你這就自成一書吧!”梁啟超深以為然,真的把那序稍作修改,自成一本書,這就是名噪一時的《清代藝術概論》梁啟超幽默的是,他又請蔣百里再跟他作序,一時被傳為佳話。

梁啟超至愛兩樣東西:讀書與麻將,為錢學森岳父作序,序比文長

梁啟超

當然,關於梁啟超的軼事還有幾句,也足以一睹這位學人的風采。

他在被聘為清華大學教授時,第一次走上講臺,他昂首向天,說道:“兄弟沒什麼學問,可是還有一點點的。”然後,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講到下堂課結束,但是沒有一個學生願意提醒他一起,下課了。

清華大學要招聘一位歷史教授,梁啟超推薦陳寅恪,可是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嫌陳寅恪沒有博士文憑,梁啟超說:“我也沒有博士文憑。雖然著作等身,但抵不上陳寅恪區區幾百字一篇文章。”

梁啟超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有著獨到的見解和方法。他對子女們耳提面命遵行的理念是:我認為天下事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責任之內,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

在一次面對學生演講時,他問道學生說:“你為什麼進學校,又想學些什麼?”他自問自答,道:歸根結底還是做人。那麼如何做人呢?就是《禮憶》裡三句話十二個字: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梁啟超先生做一個“不惑、不憂、不懼”的“智者、仁者、勇者”,他與孩子們交流的方式就是寫作,他一生寫了4000多封信,總計100多萬字,幾乎佔他一生著作的十分之一。

梁啟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袁世凱復闢稱帝,梁啟超寫文批駁,批得袁世凱後背生寒,說:“梁啟超的文字值10萬大洋。”袁世凱遣人送去銀元,想讓梁啟超封筆,梁不為所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覬覦山島,梁啟超率先知道了《巴黎和談》,然後把消息介紹到國內,直接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

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請梁啟超做了證婚人,婚禮上,梁啟超直言:

“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格浮躁,所以學問沒有成就;你這個用情不專,所以離婚再娶……以後要重新做人,痛改前非!”說得徐志摩連連求饒。

梁啟超至愛兩樣東西:讀書與麻將,為錢學森岳父作序,序比文長

徐志摩陸小曼

在那個風雲激盪的年代,成就了一批俊豪人傑。他們為民族前途奔走呼號,披荊斬棘,合力營造了自先秦以來的第二次百家爭鳴。

那是一個開天闢地的時代,是一個文藝蓬勃的時代,是一個名家迭出的時代,是一個引人遐想的時代,是一個道之不盡的時代,是一個謎一樣的時代。

或許,你熟悉那一身名士範兒,但是否描述得出口?或許,你熟知古典漢語與五四傳統,,但你能否直言無諱?

五四鴻溝,文化斷層,應試教育,語體課文……太多的因素,把一個時代演變成了傳說,貼上標籤籠統成了一個概念。

為什麼突然翻出這本書了呢?

梁啟超至愛兩樣東西:讀書與麻將,為錢學森岳父作序,序比文長

上高中的侄兒作文不好,想讓我為他推薦一本作文方面的書籍。小學生讀一讀作文選還有情可原,但是到了中學,甚至高中還想從作文選裡找寫作的技能,那就有點緣木求魚的味道了。

再者現在孩子太缺乏胸襟和氣度,更缺乏人文素養。當年蘇轍《上太尉書》裡寫道:廣遊名山大川來充盈內心,但是真正提升一個人境界的就是與有見識的人交往。

我們不能晤談大師,但是可以讀大師的傳記來吸取做人的精華。現在許多中學生頭腦空白,思想僵化,寫出的文章“言而無物,言而無序,言而無味”,憑著這樣水平的文章如何在中考、高考中脫穎而出呢?

現在中學裡更為糟糕的是,分值達到60分或者70分的作文,基本上靠學生自作自為的,語文老師根本就幫不上忙:一者,絕大部分語文老師自己從來不寫文章,怎麼去指導學生呢;二者,即使精心備一個作文,但是學生沒有積累,也起不到作用。

這就像一個學武之人,如果只會一些招式,卻沒有內功,那使出的招式只是花拳繡腳,怎可臨陣對敵呢!

梁啟超至愛兩樣東西:讀書與麻將,為錢學森岳父作序,序比文長

梁啟超至愛兩樣東西:讀書與麻將,為錢學森岳父作序,序比文長

梁啟超至愛兩樣東西:讀書與麻將,為錢學森岳父作序,序比文長

梁啟超至愛兩樣東西:讀書與麻將,為錢學森岳父作序,序比文長

《追憶那些年的絕代芳華》和《追憶那些年的絕代名士》是兩本最可作為作文備考書目的。有需要的,可以點擊下面的商品條購買。兩本也就48元,挺合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