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越多病情越严重?3种情况结局不同,医生教你不同对策

尿蛋白是检验肾脏的常规指标,蛋白尿定量则进一步表明了肾功能受损的程度,这两项指标都是肾病治疗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定程度能够帮助判断出肾病发展的走向及预后结果。不少肾友也非常重视蛋白尿的变化,稍有升高,都唯恐病情恶化了。

在不少肾友眼里常把蛋白尿越多与病情越重划等号,实际上,虽然蛋白尿越多意味着肾小球滤过功能越差,但判断病情的好坏,不仅仅只有蛋白尿一项指标,包括病理类型、高血压、电解质等相关指标也是影响肾功能很关键的指标。

尿蛋白越多病情越严重?3种情况结局不同,医生教你不同对策

蛋白尿对病情的反应,一般分3种情况,看你属于那种,又该如何应对?

第一种:病理类型严重,导致蛋白尿较重

慢性肾病种类较多,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病反应在蛋白尿上也不同,有些肾病病理类型差,早期往往就伴有大量蛋白尿,因此治疗重点应从病理根源上解决,而不单纯是控制蛋白。

病理类型较差的肾病常见的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等,多为继发性肾病,患者本身长期存在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从而造成肾功能的损伤,多方面因素影响更难治愈,比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更严重。

治疗策略:先控制发病因素,如血糖、血压等,其次进行消除炎症、降蛋白治疗,此外还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比如感染性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感染,还要心血管疾病、及电解质紊乱诱发的并发症如高钾血症、肾性骨病等等。

尿蛋白越多病情越严重?3种情况结局不同,医生教你不同对策

第二种:尿蛋白分析检测差,预示病情预后差

肾脏漏出的蛋白中,除了单纯的大分子蛋白,还含有不同类型的蛋白,也都是判断肾功能受损情况的关键指标。其中尿蛋白分析检测,包括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等。比如如果检测仅微量白蛋白升高,多提示肾脏损伤主要局限于肾小球,病情相对较轻;如果除了微量白蛋白升高之外,同时还合并有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 或NAG等升高,多提示肾脏损伤重,病情较重。也就是说漏出的蛋白中含有其他蛋白质越多,说明肾功能受损越重,对身体的影响越大,则病情预后越差。

治疗策略:降蛋白主要在两方面,一消除肾脏内炎症,可以服用激素配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二坚持低蛋白饮食,平衡体内蛋白质,有利于减轻蛋白尿,同时能预防低蛋白血症。

尿蛋白越多病情越严重?3种情况结局不同,医生教你不同对策

第三种:蛋白尿且同时伴有这2种情况

蛋白尿的多少主要在于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好坏,如果肾脏本身受损较严重,蛋白尿越高则对肾功能的损害越大。如果这两项指标都存在问题,多提示肾病加重:一是肾脏B超显示肾脏萎缩、包膜不光整,表明肾脏出现明显的纤维化甚至硬化的情况,二是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升高,则表明肾功能受损过半,代谢毒素的能力水平变差,尿毒症风险增加。

治疗策略:一方面抑制肾脏内炎症反应,防止感染的发,以减少病情复发几率。对维持病情长期稳定更有利。另一方面,促进体内毒素的代谢,减少毒素在肾脏内的蓄积,减轻肾脏负担及对肾脏的危害,可以采取中医传统疗法如药浴、督灸等,以促进血液流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