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翰:善良的老太監,故意寫錯詔書的一個字,救了1000多條人命

說起太監,人們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不好的形象。李蓮英阿諛奉承、魏忠賢窮兇極惡、趙高指鹿為馬,這些太監的負面形象已經深入人心。

實際上,太監並不都是壞人,也有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的人,甚至青史留名者。比如說東漢時期的蔡倫,為中國作出巨大的貢獻——發明了造紙術;明朝明成祖朱棣的心腹鄭和,七下西洋,不僅開拓了航路,也為世界航海的發展出了一份力。

張居翰:善良的老太監,故意寫錯詔書的一個字,救了1000多條人命

鄭和劇照

堪稱太監之中的“正人君子”

今天要說的這一位太監,曾經被歐陽修誇讚,他不痴迷於權力,是太監之中的正人君子。

張居翰是唐末時期的太監。他出身低微,不得已進宮成為掖廷令張從玫的養子。看到這裡,人們都會覺得,一個人能成為大太監的養子,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

然而,我們對於一個人評價,並不能只因為他的身份而抱有成見。張居翰為何會進宮成為太監,已經無法從文獻中得到答案,但是從張居翰的所作所為,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認真負責,辦事得力的好人。

廣明元年,唐僖宗逃往四川,身邊就帶著張居翰。唐昭宗時期,還授張居翰學士院承旨。從皇帝的寵信中,我們可以看出,張居翰與一般的太監不同。

一般的太監,每日的工作,都是照顧皇帝的起居,並不能參政,而張居翰卻被授予內府令的職位。無論大事小事,他都認真對待,絲毫不馬虎,天子為了表達對他的讚許,特此賜給他緋色的衣服。

張居翰:善良的老太監,故意寫錯詔書的一個字,救了1000多條人命

太監劇照

這位愛種樹的太監,還有軍事才能

張居翰還奉命去監督幽州軍事,與當地官員相處得很融洽。監軍這個職位,相當於現在軍隊之中“政委”的角色。張居翰要回朝廷述職,當地官員向天子請求,讓張居翰留下,唐僖宗答應了。

試想,如果張居翰真的是一個無恥冷血之徒,怎麼會如此受人愛戴?所以說,太監群體之中,仍然有一些工作能力出色,又與人為善的人物。這樣的太監,雖然身體不完整,但事實上可以被稱為“真男人”。

張居翰:善良的老太監,故意寫錯詔書的一個字,救了1000多條人命

鄭和劇照

天覆三年,大軍閥朱溫與宰相結成了聯盟,準備剷除宦官。我們都知道,天寶年間宦官的勢力漸漸開始抬頭,從此用心險惡的太監們開始勾結。大軍閥朱溫正是以此作為藉口,展開行動,意圖剷除宦官集團。

遺憾的是,當時唐昭宗已經在大軍閥朱溫的掌控之下,他沒有王權也沒有兵權,只能任由大軍閥朱溫擺佈。最終,殺宦官百餘人。這個時候,只有在外作為監軍的幾個太監倖免於難,張居翰就是其中一員。

幽州的官員劉仁恭與張居翰的關係很好,他雖然接到殺宦官的命令,但是果斷將張居翰藏在幽州西北的大山之中。與此同時,劉仁恭找來一位罪犯,安置好他的家屬,殺掉他冒名頂替了張居翰。

張居翰:善良的老太監,故意寫錯詔書的一個字,救了1000多條人命

太監劇照

張居翰欺騙皇帝救了1000多人,被歐陽修稱讚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從張居翰其後的所作所為來看,他不僅得到了善終,還挽救了一千多人的性命,因此千古留名。

隱姓埋名的張居翰並沒有閒著。大軍閥朱溫大舉進攻滄州。我們都知道,滄州也是屬於幽州的管轄,所以劉仁恭親自率軍前往救援,但是屢戰屢敗。在討伐朱溫的一系列戰爭中,張居翰回到軍營,再次任職監軍,他運籌帷幄,立下了汗馬功勞。

張居翰的才能,深得李克用的賞識,從此便將張居翰留在自己身邊。難得的是,張居翰一面領兵作戰,一面還能體恤百姓。張居翰駐軍在潞州時,除了日常的軍事訓練之外,每年春天還不忘教當地民眾“育蔬種樹,敦本惠農”。可見,他是一位不貪戀權力,卻喜歡種菜種樹的人。

張居翰守城有功,又懂得訓練士兵,更能護理百姓,因此得到莊宗的讚揚。唐莊宗封賞群臣時,安排張居翰掌樞密。這個職位看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卻沒有實權。其實這也正合張居翰之意,他本就是低調的人,不願意捲入權力鬥爭漩渦之中,只想種種菜、種種樹就好。正因如此,張居翰才得在亂世中保全性命,沒有遭到郭崇韜的迫害。

張居翰:善良的老太監,故意寫錯詔書的一個字,救了1000多條人命

太監劇照

我們都知道,後唐滅掉前蜀之後,唐莊宗本來承諾保前蜀皇帝王衍周全,沒有想到,唐莊宗卻聽人挑撥,下詔書殺王衍一行人。當詔書傳到樞密使張居翰手中時,他認為這樣出爾反爾、濫殺無辜,實在不合天理。

詔書中不僅要殺王衍,還要殺與他同行的一千多名無辜的人。張居翰欺騙了皇帝,將詔書中的“行”字塗掉,改成了“家”字。

最終,執行的人唸錯了詔書中的字,真的只殺掉了王衍一家人。張居翰欺騙皇帝的行為,可是要掉腦袋的。也正因為他的善良,保全了一千多條無辜的生命。連歐陽修都稱讚他:“偉然可愛,居翰更一字以活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