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十年后你在东莞可能就见不到这些

近年来,大家都感受到东莞在飞速发展,

科技确实在不断进步,

但在这背后,也伴随着一些传统在逐渐消失…

网上有人提及,那些东莞本土的手艺,

会不会在10年后就消失不见了?

修手表


记得小时候,

在东莞很多镇街的市场附近

总会有一档修理手表的小摊,

在玻璃下一个柜子,

看似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

里面的维修工具和零部件多到眼睛都看花~


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十年后你在东莞可能就见不到这些



然后,每个修手表档的手艺人,

基本上都是一个

上了年纪的大爷或者阿叔~

如今,他们都已经真的老了,

东莞像这样的修手表档也越来越稀少,

小时候你见过的那位老手艺人,

现在都不知道在哪里了…

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十年后你在东莞可能就见不到这些




打铁

如果在东莞提及"打铁"这工作,

想必大部分年轻人都会很陌生~

毕竟,东莞已经很难见到真正的铁匠铺!

而目前,你可能只有在樟木头才有机会

见到这门手艺的坚持者!

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十年后你在东莞可能就见不到这些



他的名字叫张春祥,

在东莞坚守打铁手艺50多年!

练就了一身炉火纯青的技艺,

也成了打铁这项民俗手艺的坚守者。

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十年后你在东莞可能就见不到这些


然而,"打铁"这手艺实在太辛苦,

需要很强的意志力才能坚持来,

而这样的手艺其实很难寻找到传承人~

祥叔说,等到他不干的时候,

恐怕樟木头就没有人再会打铁了…

造竹梯

不少东莞人家里都会有梯子,

但今时今日,大部分人用的是铝合金梯子~

恐怕只有老莞人才记得——竹梯。

在竹梯几乎无人问津的今天,

寮步唯有张师傅却依然在坚守!

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十年后你在东莞可能就见不到这些




竹梯的制作工序繁琐,稍有出错就会作废!

加上放在如今的市场来说,赚钱不多。

但制造竹梯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愿意坚持。

只是,未来这门手艺恐怕无人传承,

多少还是有点无奈~

造龙船


东莞人都知道端午"睇龙船"好爽,

但你龙船怎么造出来的?

这门手艺你有真正解过吗?

在万江上甲村一居民房里,

一名60多岁的黄旭祺就坚守到今天!

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十年后你在东莞可能就见不到这些




事实上,龙舟的木材可以用机器切割,

但是龙舟的龙头,装饰,上色,

却不是用机器可以替代的!

作为一名龙舟老船匠,

坚持做到每一处细节都呈现匠心!

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十年后你在东莞可能就见不到这些


但老船匠始终是老了,

未来东莞的年轻人

是否愿意接替这一传统呢?

10年后,还会有东莞本土的龙舟产出吗?

扎花灯

东莞有个传统叫"开灯酒",

期间要在自家厅堂中挂上一盏

用彩纸扎的大花灯为宝宝祈福,

期盼宝宝健康成长~

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十年后你在东莞可能就见不到这些


如今东莞挂灯的人少了,

扎花灯的艺人也所剩无几。

而厚街60多岁的李润平是

为数不多的扎花灯艺人之一。

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十年后你在东莞可能就见不到这些



旧时扎花灯是一项很吃香的手艺。

随着时代变迁,很多传统都从简了,

虽然他在坚持,但子女也不愿意学,

只好自己能做多久就做多久,

毕竟每年还是有街坊需要的~

石龙新昌鼓


提到造鼓,

石龙的新昌鼓绝对算得上大名鼎鼎!

然而,目前石龙只有一家造鼓,

就是60多岁的叶叔。

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十年后你在东莞可能就见不到这些




叶叔做了三十多年的鼓,勉强能养家糊口,

只是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吃不了手工制鼓的这份苦,

没有人愿意跟叶叔学制鼓。

担心的手工制鼓的手艺,

不知道会不会在他的身后就失传了…

剃头佬(理发师)


理发师什么年代都有,

但是像东莞这种亲切的"剃头佬"

却一天比一天少了~

当年在一新五块钱推一个平头,

店里都是"熟手"的老师傅,还会帮忙刮黄毛~

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十年后你在东莞可能就见不到这些


现在这些本地老师傅

很多不是退休就是已经干不动了,

虽然里面没有专业发廊那么多器材,

但胜在便宜快捷又亲切啊!

十年后,那一道一边剪毛,

一边用大种东莞话吹水的风景线,

还能不能重温呢?

打棉花


不知道各位东莞人有无发觉,

你在网上或者商场买到棉被,

很多情况下,你会发现,

始终是老爸老妈出去打出来的棉被最暖~

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十年后你在东莞可能就见不到这些


毕竟那时候爸妈都落"重本"嘛哈哈!

而且师傅纯手工打造,

能够照顾到棉花每一处细节,

相对于机器打,还是有区别的~

只是现在东莞找一位打棉花的师傅太难了,

当机器代替人力,很多东西都不见了~

手工补衣、补鞋

在90年代的东莞,街边上有着

很多修补衣物鞋子的地摊,

那时候读小学,很多学生的衣服破了,

都会被爸妈带到地摊临时修补一下,

方便又快捷~

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十年后你在东莞可能就见不到这些


另外一种就是补鞋了,

记得小时候新买的鞋怕开胶,

也希望能穿的久些~

不过现在鞋款太多了,什么价位都有,

这两类补鞋店也逐渐退出市场,

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


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十年后你在东莞可能就见不到这些


擦鞋


在东莞,如果你想找人擦鞋,

那基本上要到汽车站才可能找到。

那些擦鞋的工作者大多是大妈,

搬着个小凳子,几个同行坐一排,

几块钱擦一次皮鞋。

未来如果没人愿意做了,

那么你想要在外面擦亮你的皮鞋,

可能只能自己带工具了…

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十年后你在东莞可能就见不到这些


东莞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但传统手艺越来越少了,

十年后,这些手艺有些还会见到,

有些可能再也难看到了吧…

现在你横穿大街小巷还能找到吗?十年后你在东莞可能就见不到这些


最后,还是希望美好的传统能保留,

让东莞人和后代都能够感受和

了解到优秀的本土文化!

让它在时间洪流中,愈发闪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