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全都是套路!天貓雙11成交額破2千億的背後……

天貓雙11自2009年由阿里現任CEO張勇發起至今,已經走過整整10個年頭。

從最初的只有27個品牌參與,成交額僅0.5億。到今天的全民“狂歡”,成交額高達2135億,(數據截止至撰稿完成,該數據已破去年紀錄)。

套路,全都是套路!天貓雙11成交額破2千億的背後……

淘寶也從一個電商平臺,轉變成了一個促進人類溝通的橋樑。因為那些許久沒和你聊天的好友,終於在雙11來臨之際,給你發來了信息:

親,麻煩幫我蓋個樓。

如果沒猜錯,那些喊你幫蓋樓的朋友下一次給你發信息,應該就是春節集五福的時候吧。

你知道人生最悲哀的事是什麼嗎?

不是人死了錢沒花了,而是明知那是“套路”,還心甘情願往裡鑽……

雖然越來越複雜的優惠方式受到很多的吐槽和反感,但自古套路得人心,“真香定律”永存人間。

下面讓我們看看,雙11到底用了哪些“套路”,使得我們嘴上說著不買,手指卻很誠實地清空了購物車。

套路,全都是套路!天貓雙11成交額破2千億的背後……

01

套路一:心理賬戶

心理賬戶是指:每個人心裡,都有不同的類型賬戶,同一份錢進不到不同的賬戶,就會按不同消費方式來花費

心理賬戶一般劃分為意外所得賬戶、情感維繫賬戶和零錢賬戶


1. 意外所得賬戶

舉個例子,比如在賭博活動中(大賭傷身,建議大家不要參與賭博活動),我們贏了錢之後會把本金揣在兜裡。

那麼此時放在臺面上的錢在你的心理賬戶上就屬於意外所得,這就會使得你認為這錢不是自己的,可以任意揮霍,最終下起注來便會大手大腳。

意外所得賬戶是如何被運用在雙11活動中的呢?

前期的蓋樓活動瓜分數億獎金,以及打開App點開廣告的小額紅包,甚至是很多店鋪給出的5元無門檻優惠,都會給消費者一種這是筆意外所得的“錯覺”。

套路,全都是套路!天貓雙11成交額破2千億的背後……

願者上鉤,為了能把這些紅包花掉,你便不由自主的參與到雙11活動中來,從此踏上“不歸路”的第一步。

2. 零錢賬戶

化整為零,將原先價格昂貴的商品給予分期付款的政策,刺激消費者購買。

舉個例子,目前正火的iPhone 11在電商平臺最低售價為5499。而根據薪酬網調查數據顯示,深圳的人均月工資為8995.44元。

換句話說,一個人在深圳即便月工資達到人均水平,但除去日常開銷,如果想要買一臺iPhone 11也將花掉他一個月的收入。

因此,為了能讓更多的人消費得起價格不低的商品,電商平臺都會在這類商品頁面上註明:白條12期免息0首付

套路,全都是套路!天貓雙11成交額破2千億的背後……

5499÷12=458.25,每個月只需支付不到500塊,用自己的零花錢就能承擔起這筆費用。

所以5499元的一臺手機貴嗎?買它!

3. 情感維繫賬戶

淘寶將光棍節過成了購物節,而情侶則將除了清明節以外的所有節日過成了情人節,情侶總能在各種節日裡花式虐狗。

為了能與對象更好維繫情感,給對方發朋友圈提供素材,在雙11這天給對方挑選禮物或者幫清空購物車是再甜蜜不過了。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

商家瞄準這一需求,推出類似“臻愛禮盒”這樣的商品刺激消費者:買最貴的禮物,送給最愛的TA。

套路,全都是套路!天貓雙11成交額破2千億的背後……

情感維繫賬戶也利用了人們“對自己節省,對愛的人大方”的心理,有些人不捨得在自己身上花費太多金錢,但卻捨得花在家人的身上。

有學者整理出了不同群體的情感賬戶如下

最能讓男人花錢的心理賬戶是:面子

最能讓女人花錢的心理賬戶是:美麗

最能讓父母為孩子花錢的心理賬戶是:成績

最能讓孩子為父母花錢的心理賬戶是:孝心

最能讓中年人花錢的心理賬戶是:健康

最能讓老闆花錢的心理賬戶是:投資

02

套路二: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是指: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做定量估測時,會將近期看到某些特定數值做起始值。

套路,全都是套路!天貓雙11成交額破2千億的背後……

這是雙11活動運用得最廣且最被人們所詬病的做法,

先將商品價格抬高,雙11當天再通過各種名義降價,給消費者一種商品很優惠的感覺。

這是電商從廣義上運用的錨定效應,從狹義的單個商品上,他們又是如何利用這個效應呢?

舉個例子:iPhone11根據內存的不同有三個定價,但這三個價格以及存在的區別會被放在同一個頁面進行比較

套路,全都是套路!天貓雙11成交額破2千億的背後……

如上圖所示,價格敏感型消費者他第一反應是購買價格最低的5499元64GB。

但當他看到旁邊的128G賣5999元,多花500元就可以買到內存更大的手機,避免手機內存不夠的尷尬。最終大概率會選擇購買5999元的那一款。

03

套路三:比率偏見
比率偏見是指:在很多場合,本來應該考慮數值本身的變化,但是人們更加傾向於考慮比例或者倍率的變化。

也就是是說人們對比例的感知,比對數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

這個原理運用在促銷活動中的實際運用就是:

價格低的商品用打折的方式,可以讓消費者感到更多的優惠感;而價格高的商品,可以用

降價的方式讓消費者感到優惠。

簡而言之,就是採用有利於自己的方式去表達一項促銷活動。

套路,全都是套路!天貓雙11成交額破2千億的背後……

雙11活動中,淘寶就非常喜歡用各種滿減劵作為優惠,比如滿200減20,滿400減50。

這種優惠活動換成比率的方式表達,那就分別是

滿200打9折,滿400打8.75折。

這兩種表達方式,哪一種更直觀更符合消費心理呢?無疑是第一種。

比率偏見原理的另一個運用是:

把廉價的配置品,搭配在一個非常貴的東西上面一起賣,那相對於單獨賣這個廉價商品,會更容易讓消費者感到價值感。

這種方式在電商平臺中被運用得最廣的組合套裝

以下圖為例,或許消費者最初只想買一瓶洗衣液,但看到汰漬99.8元的組合套裝,買兩瓶3Kg的洗衣液,還可額外獲得價值199元大禮包,相當於買2送6

套路,全都是套路!天貓雙11成交額破2千億的背後……

原先只打算買一瓶洗衣液的你,最終美滋滋地把套裝組合帶回了家。

10年時間,天貓雙11之所以能在世界範圍內取得如此巨大之成功,甚至能與國外的“黑色星期五”相匹敵。

除了上述的三個“套路”,從羅伯特·西奧尼迪所著的《影響力》一書來看,雙11符合了6大消費心理

套路,全都是套路!天貓雙11成交額破2千億的背後……

1. 互惠

雖然“套路”滿滿,但確實是平臺、商家、消費者、快遞業等多方受惠的促銷活動。

2. 稀缺

年度最大優惠力度,錯過今天,就要再等一年。這樣的稀缺性,讓很多人都忍不住要在雙11當天購物。

3. 從眾

雙11開始前半個月就開始鋪天蓋地的營銷活動,以及生活、工作、朋友圈裡大家熱火聊天的討論

耳濡目染,雙11當天你不象徵性地買些東西,就感覺對不起自己。

4. 權威

淘寶平臺以及雙11這10年累積下來的影響力。

5. 承諾一致

各項優惠活動的承諾兌現,以及商家的雙11保價承諾,都為消費者注入強心劑。

6. 喜好

天貓平臺會請當紅明星為某個購物季代言宣傳,花重金籌備雙11晚會,以及前期的網紅直播,都是為了帶動年輕人為自己喜好的明星消費。

說了那麼多,並不是希望大家因為營銷“套路”而對電商平臺和商家產生偏見,而是呼籲大家理性剋制。

希望當你決定買某樣東西時,僅僅只是因為你需要,而不是因為它便宜。

最後,分享截止目前今年雙11所創造的幾個數據:

1分36秒成交額破100億

12分39秒成交額破500億

1小時3分59秒成交額破1000億

2小時,138個品牌躋身億元俱樂部

訂單創建峰值達54.4萬筆/秒

截止撰稿完成,成交額破2135億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這一連串數字的背後,你貢獻了多少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