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互聯網大會:雷軍、李彥宏、丁磊、周鴻禕最看好這些新趨勢

烏鎮互聯網大會:雷軍、李彥宏、丁磊、周鴻禕最看好這些新趨勢


2019年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值得關注的當然是各位大佬的經典語錄和趨勢預測。趨勢預測是創業者對行業瞭解程度、創業方向選擇綜合能力的體現。


2019年10月20日,“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正式開幕。這場一年一度的互聯網盛會,國內外大佬紛紛出席,圍繞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金融科技等熱點話題展開討論,信息量十足。


今年是5G的商用元年,對於5G的討論無疑佔據本次大會的C位。根據世界互聯網大會組委會介紹,大會所在的烏鎮景區和鎮區均已率先實現5G網絡全覆蓋。大會期間,不僅有雷軍現場測5G網速、浙江醫院院長洪朝陽以5G技術進行手術直播,還有智能駕駛“5G自動微公交”進行了全球首發。


正如馬雲所說:“我們聚集在烏鎮,每年在這討論交流,我一直認為我們沒有一個人是未來的專家,我們都是昨天的專家。”每年的環境都在發展變化,今年的互聯網大會有哪些看點?大佬們又有哪些經典語錄和趨勢預測?

01

關鍵詞:5G


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現場測5G網速,明年將推出10款5G手機


在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前日,雷軍便抵達烏鎮。在到達後第一時間就掏出手機,測試了烏鎮的5G速度。根據其微博截圖來看,現場5G下載速度達到了425Mbps,上傳速度約為47Mbps,遠高於4G網速。10月20日,雷軍再次進行測速,會場內5G的下載速度達到了787Mbps,上傳速度達到70.04Mbps。“這個速度我認為OK”。


他指出,小米對待5G的態度是樂觀且激進,在5G普及初期,高畫質的視頻應用、雲遊戲等都有爆發的可能性。在他看來,5G正在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加速器。5G對整個通訊產業和互聯網行業,都是大事,小米明年將推出10款5G手機,覆蓋各個價位,“我之前特別擔心明年4G手機賣不動,希望運營商加快5G的部署速度”。


奇績創壇及YC中國創始人兼CEO陸奇:看好5G極速前景,但還需要時間


5G技術低時延、大帶寬和高速率的特徵將給各行業帶來巨大的變革和機遇。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18)預測,2020年5G正式商用將帶動我國直接產值約4840億元,其中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為4500億元,間接產值1.2萬億元;到2035年,將分別帶動直接產值6.3萬億元,間接產值10.6萬億元。陸奇表示看好5G技術的前景,但同時他也認為(利用好5G技術)挺難的,還需要一段時間。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5G資費過高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倪光南院士一直從事計算機及其應用的研究與開發,他談到5G時說:“5G帶來的改變是不可預料的。且5G資費過高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剛推出的時候,因為市場比較小,投入成本也比較高。隨著應用的推廣,會迅速地使它更接地氣,性價比更高,能被更多人接受。 ”


愛奇藝CEO龔宇:5G技術讓VR成為“輕應用”


在3G、4G時代,文字、圖片藉助技術成為輕應用。而如今大規模應用落地的5G技術,能夠大規模降低受眾的心理成本,也降低帶寬、延遲等物力成本,讓大規模VR這種原本是“重應用”的內容也成為“輕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5G可以滿足工業互聯網需求


鄔賀銓認為,大規模把光纖鋪設到工廠裡是不現實的,無線技術的可靠性、抗干擾性並不穩定。另外5G能為工業互聯網提供可靠的連接,高帶寬、低時延的特性,(這樣的特性)讓5G可以滿足工業互聯網的需求。


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新商業物種將爆炸性湧現


5G正在成為一種新的基礎設施,從連接人到連接物。田溯寧認為,5G時代,企業要有三種能力:感知、認知、預知。未來,企業將會像運營商一樣去運營客戶、資產、員工。新商業物種也將會因為5G雲網而爆炸性湧現。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CEO洪曜莊:當務之急是確定特定頻譜如何使用


洪曜莊表示,5G行業的當務之急,是在全球範圍內確定特定頻譜如何使用,如果決策不當,將影響未來數字世界的發展潛力。隨著中國宏偉的5G部署計劃推出,GSMA智庫將2025年全球5G用戶數的預測從14億調高至16億,中國將以1/3多的佔比居全球之首。

02

關鍵詞:人工智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應對鴻蒙等國產操作系統進行生態支持


倪光南認為,中國在應用方面還在進行基礎研究,比如人工智能算法研究,還是比較落後的。未來,需要在基礎研究、原始創新方面有更好的發展。


倪光南強調稱,不希望我們沉浸在過去造就的成果中。而談及當下國產操作系統發展,倪光南表示生態支持非常重要。“現在我們對鴻蒙之類的國產操作系統的支持,更多在生態方面。我們應通過法規去防止發達國家的壟斷企業,濫用市場的壟斷地位。整個市場,需要更好地為國產操作系統發展創造市場支持,完善生態系統。”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人工智能不會毀滅人類,反而可以讓人“永生”


李彥宏認為,每一個人說的每一句話,乾的每一件事兒,甚至你的記憶、情感、意識等都可以數字化存儲下來,放在網盤或者其他的雲端,你的思維方式可以被機器學習出來,遇到新問題,通過技術進行現實還原,就可以與後人進行超越時空的對話。他相信人工智能的發展,是一個屬於全世界、全人類的機會,“人工智能必將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獵豹移動CEO傅盛: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沒有誰比誰強


傅盛認為,AI是企業彎道超車的機會,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沒有誰比誰強。而AI的核心是為用戶提供服務,如果只是一種數學模型或者一個算法數據的比拼,沒有意義。誰能夠在當前複雜的環境下掌握知識體系和組織體系,誰就能夠在當前的市場下更具競爭力。


奇績創壇及YC中國創始人兼CEO陸奇:物理世界和人類社會將被全面數字化


在人工智能時代,創新和數字化的進程會更快,我們面臨的挑戰也更大,開放合作的重要性會更高。而人工智能的核心在於用感知獲得數據,從數據中抽取知識,用知識來解決任務創造價值。陸奇認為,人工智能體系將越來越基於傳感器和傳動器,這樣物理世界和人類社會將被全面的數字化。任何行業都將數字化轉型,信息工業自身將被重構,從芯片,系統軟件,到應用。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打造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


沈向洋表示,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語音、視覺、語言、閱讀、翻譯——在人工智能研究的各個領域中,我們都在快速接近人類水準。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從前的想象。在推動技術進步的同時,我們也在認真思考新技術創新、應用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以及人類將要面臨的共同挑戰。


打造負責任的、可信賴的人工智能,不僅是我們的願景,更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人工智能正在開啟一個從技術創新、到普及、再到責任的全新的發展循環,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馭之以道、律之以法、束之以德。

03

關鍵詞:網絡安全


360集團董事長周鴻禕:警惕新技術、新科技產生的網絡安全問題


周鴻禕認為,新技術、新科技確實給人類帶來極大的便利和自動化,但同時,也給網絡安全帶來巨大挑戰和風險。這不是周鴻禕首次關注新技術帶來的網絡安全問題。在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周鴻禕曾表示,數字經濟發展依託5G、移動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這些新技術的發展給政府管理、社會運轉、城市運行等帶來數字化機會的同時,也使網絡安全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網絡安全市場正面臨千載難逢的擴容機會


如果說互聯網發展迎來了風口,那麼網絡安全行業發展就迎來了風口的平方。齊向東提到,如今網絡安全形勢在發生轉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從小打小鬧變成國家大事;網絡攻擊的技術從簡單開始向集中轉變;網絡攻擊的形式從通用型向定向、長期潛出改變。


因此,網絡安全市場目前正面臨千載難逢的擴容機會,一是世界各國對網絡安全、網絡空間戰略的空前重視;二是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高速發展與普及,使得網絡攻擊的危害性更現實、更大,網絡安全投入佔比不斷增長;三是網絡安全的外延在擴大,安全不再侷限於軟件,涉及硬件、業務(內容)、人員等本質安全的因素,要和安全融為一體,這也帶來巨大的安全市場擴容。


至於如何應對網絡安全變革,他提出三個構想:1、讓網絡安全具備免疫功能,有自動報警和修復能力;2、讓網絡安全要做到內外兼修;3、讓安全體系自我進化。

04

關鍵詞: 產業數字化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張勇:數字化時代的新商業文明,本質是要回到人本身


在張勇看來,互聯網最核心的驅動力量是消費和消費理念的變革。數字化時代的新商業文明,本質是要回到人本身,以前全球的互聯網公司都在談論流量,但今天更關注客戶、關注消費者、關注具體的人,關注全社會的效益。


數字化時代的新商業文明是以合作為基石的發展新模式。張勇說:“傳統競爭是此消彼長、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數字化時代的競爭正在向正和博弈、共贏發展、增量發展的大趨勢上演進。”


張勇也分享了自己對開放合作的思考:“在數字時代,人類前所未有地因為大數據的流動而結合在一起,全球市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無法獨自置身事外、獨立發展市場。點狀、樹狀的合作將全面走向網狀合作,這是我們看到的發展特徵和共識。”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首提智能經濟,引發三大層面重大變革


在大會全體會議演講中,李彥宏首次提到“智能經濟”新趨勢。他認為,人工智能驅動下的智能經濟將在三個層面帶來重大的變革和影響:


首先是人機交互方式的變革。“如果說過去20年是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的20年,那麼未來20年將是人們對手機依賴程度不斷降低的20年。”在智能經濟時代,智能終端會遠遠超越手機的範圍,包括智能音箱、各種可穿戴設備、無處不在的智能傳感器等,應用與服務的形態也會發生與之相應的變化。人們將會以更自然的方式和機器、工具進行交流。


其次,智能經濟也會給IT基礎設施層帶來巨大的改變。李彥宏判斷,傳統的CPU、操作系統、數據庫將不再處於舞臺的中央,新型的AI芯片,便捷高效的雲服務,各種應用開發平臺、開放的深度學習框架、通用的人工智能算法等,將成為這個時代新的基礎設施。


最後,智能經濟會催生很多新的業態。交通、醫療、城市安全、教育等等各行各業正在快速的實現智能化,新的消費需求,新的商業模式將層出不窮。


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數字化的增長方式潛力巨大,可以彌合地區的發展鴻溝


井賢棟表示,如何讓所有人分享數字技術帶來的增長紅利,不讓一個落下,這是當下最緊迫的全球性問題。中國經驗充分證明,數字化的增長方式潛力巨大——不僅彌合地區的發展鴻溝,也讓中小企業、弱勢群體受益。技術可以打破鴻溝。


多年來“胡煥庸線”是中國著名的東西地理分割線和發展分割線,最近,北京大學的研究表明,數字技術的發展正在打破胡煥庸線。過去8年,東西部居民使用移動支付服務的差距縮小了39%,東西部電商數量比值差距下降了28%,東西部物流配速時間縮小了9.25%。


同時,數字鴻溝的縮小需要時間,雖然技術革命伴隨著顛簸,但沒有發展才是最大風險,行動才能帶來改變,不要在擔憂中錯失未來。


網易公司創始人兼CEO丁磊:看好上游技術、全球化和信息消費升級


丁磊表示,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的產業規模是31萬億,佔GDP比重的34%。十年後,這個佔比或會超過50%,中國將全面進入數字經濟時代。


談及數字經濟的未來發展,丁磊稱看好三個領域:上游技術、全球化和信息消費升級。“未來企業的機會,要走向上游,競爭會從拼人口紅利,走向拼技術。技術創新,是數字經濟最牢固的支撐”,他指出,未來AI等技術型的公司,會成為新的主流,和各行各業做大跨度的融合。現在對教育、醫療、製造業和農業等硬核領域敢投入的公司,未來會有更好的機會。


“我們關注的第三個領域是信息消費升級。數字經濟的發展,要從拼增速走向拼質量,儘快建立可以適應未來的新數字文明”,丁磊認為,信息消費會成為影響一個人知識結構的第一來源,有能力提高信息獲取效率、提供優質信息服務的企業,會成為數字經濟一股新的力量。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當下是由數據智能驅動產業變革的智能化時代


楊元慶認為,現在中國要實現更高質量的增長,除了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外,更要通過“智能+”賦能基數龐大的傳統行業。我們已經走進了一個由數據智能驅動產業變革的智能化時代。傳統的金融、醫療、教育、交通、通信、能源、製造業,都將在“數據智能”的賦能之下,發生顛覆性改變。

05

關鍵詞:金融科技


度小滿CEO朱光:金融科技必須先解決風險再解決效率


互聯網金融經歷了這幾年的發展,過去的實踐已經證明,金融科技必須迴歸金融的本質。先解決風險問題,再解決效率問題。過去互聯網金融之所以聚集一些風險,主要是因為強調效率的提升,忽視了風險的管理,把解決這兩個問題的順序搞反了。


在新經濟形勢下,金融應該對實體經濟發揮更大的作用,支持小微企業發展,釋放居民消費潛力,從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Libra自己玩可以,但沒有央行的發聲就不可能站住腳


鄔賀銓認為,不論是技術或是加密數字貨幣本身都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它是不是在央行監管下、由央行主導,“美國的金融管理部門不支持Libra,歐盟的一場論壇上也明確反對Libra。”


鄔賀銓表示,金融不是每個企業都可以自搞一套,這不僅會影響社會穩定,嚴重的還會涉及國家主權,技術再好也不能放任自流。技術不是一切,目的還是要維護社會金融穩定。所以不論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沒有一個國家政府認為可以把加密數字貨幣變成一種自由化的金融方式。“從目前來看,Libra自己玩一玩可以,沒有央行的發聲,就不可能站住腳。”


京東數科CEO陳生強:金融科技下半場,科技和開放是金融機構兩大核心能力


陳生強提到,金融科技進入下半場,不管是銀行、保險、證券還是基金,“科技能力”和“開放能力”是金融機構的兩大核心能力。“科技”驅動金融價值鏈的風險管理和效率優化,“開放”借合作伙伴的力量打開服務邊界。他表示,進入金融科技下半場,金融機構要用金融科技的手段讓強金融屬性、強線下特徵的業務加快數字化進程,實現線上線下相融合,提高效率,降低風險,創造更大的價值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