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缺年代的特殊記憶 那些年北京人攥著外匯券逛“友誼”

短缺年代的特殊記憶 那些年北京人攥著外匯券逛“友誼”

從大熱到大冷——今天生意清淡的友誼商店,很難讓人們想象當年它獨享尊榮的盛景。那段想方設法逛“友誼”開眼、淘換外匯券買緊俏貨的日子,成為短缺年代的特殊記憶。

外賓專店”門檻不一般

1964年12月,友誼商店開業,最初店面設在東華門大街25號,由之前幾家面向外國友人、出國人員、歸國華僑的特需特供服務部合併而成。作為京城第一家涉外商場,店裡賣的,有黃油、奶酪、洋菸、洋酒等進口貨,也有茅臺、絲綢等國產名優商品。

短缺年代的特殊记忆 那些年北京人攥着外汇券逛“友谊”

1973年2月4日,《北京日報》1版

1972年國慶,建國門外三項“外事工程”相繼竣工,分別為友誼商店大樓、國際俱樂部、外交公寓。此後相當長時期,這三棟建築一直是建國門地標。1973年4月1日,友誼商店遷到新樓營業,店內有食品、百貨、工藝品等營業廳,還有銀行、託運、洗染等綜合服務設施。當時“友誼”的口號是:“市面上有的商品,我們這裡要最好;市面上缺的商品,我們必須有;外國時興的,我們也得有!”

短缺年代的特殊记忆 那些年北京人攥着外汇券逛“友谊”

從誕生那天起,友誼商店的定位就是接待外賓,得憑護照、華僑證或者外籍工作證才能進,普通市民只有駐足張望的份兒——準確說,望也望不著什麼,因為那會兒的“友誼”不僅門口有一溜臺階,門外還豎著鐵柵欄,映射著自個兒不一般的門檻。

短缺年代的特殊记忆 那些年北京人攥着外汇券逛“友谊”

1979年元旦,友誼商店。葉用才/攝

鐵柵欄,隔出兩種商品世界。物資短缺的年月,即便是生活在首都的人們,購買吃穿用度,哪怕買個白菜、奶糖都需要憑票證排大隊。而在“友誼”,滿目是市面上很難買到的緊俏商品:上海梅林的罐頭、天津起士林的西點、蘇州的雙面繡、杭州的織錦、北京雪蓮的羊絨衫、國人熱望的自行車、手錶……而進口家電和威士忌、萬寶路等,更是這裡的專賣。(2009年9月30日,《北京日報》14版《友誼商店滄桑》)

短缺年代的特殊记忆 那些年北京人攥着外汇券逛“友谊”

1980年9月20日,《北京日報》1版

“外賓專店”,讓出入“友誼”成為身份的象徵,但人為設置商業禁區、拒絕國人入內的做法也引起很多意見。1980年9月,北京日報《“只供外賓、華僑”的牌子該摘掉》一文寫道:“對群眾開放,貨源怎麼保證?”這確實是個問題。十年浩劫使我國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有些商品至今還很緊缺,不能在市場上敞開供應。但是,我們怎麼能把群眾進去看一看、買點並不緊缺的東西的權利也給剝奪了呢?其實,只要我們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對少數緊缺商品給外賓以適當照顧,大多數群眾是能夠理解的。

淘換外匯券買緊俏貨

一般老百姓真正逛上“友誼”,已是1980年代中期,這得益於改革開放的東風,也得益於一種特殊人民幣憑證——外匯券。

改革開放後,來華公幹、留學、旅遊、做生意的外國人和華僑越來越多,為加強外匯管理,同時方便外籍人士能繼續購買到緊缺商品,中國銀行從1980年4月起發行外匯兌換券,外籍人士入境後將所持外幣兌換成外匯券,專門用以在各大城市那些涉外商業服務部門消費,其中最主要的購物場所就是友誼商店。

短缺年代的特殊记忆 那些年北京人攥着外汇券逛“友谊”

1980年4月3日,《北京日報》4版

漸漸地,有人從海外親友那裡得到一些外匯券,或者把手頭外匯賣給國家,會返還一定數額外匯券。在這種背景下,友誼商店開始有限制地向老百姓開放,外匯券則成為人們進入“友誼”的特殊通行證。

短缺年代的特殊记忆 那些年北京人攥着外汇券逛“友谊”

友誼商店外幣兌換處。

有老北京這樣回憶第一次攥著外匯券逛友誼商店的情景:進去了以後就看,哎呦都是沒見過的東西,反正咱們市面上的東西,好比穿的衣服吧,灰藍黑,基本上男的女的一樣,就是領子不一樣。然後到那裡邊,真是琳琅滿目。還有市民在友誼商店買了進口糖果招待來家作客的朋友,結果這些新鮮零食讓客人們羨慕不已。告辭的時候,他給每人送了5塊糖,大家都如獲至寶。

短缺年代的特殊记忆 那些年北京人攥着外汇券逛“友谊”

1985年4月7日,《北京日報》2版

一時間,誰能搞到點外匯券,到友誼商店置辦電視、冰箱、自行車、縫紉機,買上兩身時髦衣服,或者哪怕買不起什麼大件,只是進去逛,都被視為特有面子的事。

短缺年代的特殊记忆 那些年北京人攥着外汇券逛“友谊”

1989年11月28日,《北京日報》3版

全面改革開放的東風下,一直高高在上的友誼商店慢慢放下身段:1984年6月,友誼商店開始推出“夜市券”,晚上固定時段對國人憑票開放。那張跟糧票差不多大、油印著“夜市券”三個字的黃色紙片,和外匯券一樣,一度成為“友誼”門口黃牛們倒買倒賣的對象。1989年底,友誼商店新年展銷,憑單位介紹信或工作證即可限時領取請柬。

“友誼商店不友誼”

對外賓來說,儘管能去“友誼”買東西,但總體上涉外購物場所還太少。有來京旅遊的華僑抱怨:“到別的國家旅遊,商人像蒼蠅一樣叮著你不放。可我們在北京拿著錢沒地方花,花錢還要找門路。外賓、僑胞買憑票證供應的商品,只有到友誼商店。去王府井一個商場買東西,看到床單很好,每人要買十幾條,但付錢時商店卻一定要收布票,給他們看護照也不行,只好不買了。”(1980年12月23日,《北京日報》2版)

短缺年代的特殊记忆 那些年北京人攥着外汇券逛“友谊”

1986年7月12日,《人民日報》

而更大的不滿集中在服務態度上。1986年7月12日,《人民日報》刊出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的批評文章《北京友誼商店不友誼》。文章寫道:友誼商店服務之差是公認的,但因為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大家只好忍氣吞聲出錢買罪受。到女裝部買絲頭巾,女店員愛理不理,幾經請求,才一聲不響把一盒頭巾推到櫃檯上,就走開聊天了。到男裝部買襯衫。襯衫有大中小,也有不同顏色,但店員說就只有這個,不買就算了,我們只好買了她拿出來的數件。陳香梅感慨:“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北京應當多設立兩三間友誼商店,服務員也該受些嚴格訓練。”

短缺年代的特殊记忆 那些年北京人攥着外汇券逛“友谊”

1986年7月27日,《北京日報》1版

“友誼商店不友誼”引發強烈社會反響,但顯而易見,商業服務行業服務態度不好、服務質量低劣,在當時絕不是一家友誼商店的問題。在後續採訪中,友誼商店當事營業員很委屈,她表示自己只是以國內的服務標準接待顧客,不知怎麼就被批了。而友誼商店黨委書記則感慨:“現在的狀況就是這樣:貨我給你拿了,你要看我也攤開給你看了,但就是不冷不熱,沒有微笑,擺出一副‘後孃臉’。”記者得出結論:顧客成了受氣“媳婦”,說明現行的商業體制非改革不可!

拆柵欄賣獅子風光不再

時間來到1990年代,經濟發展結束了物資短缺,市面上各種東西都多了,曾經高高在上的友誼商店風光不再。

短缺年代的特殊记忆 那些年北京人攥着外汇券逛“友谊”

“友誼”旁的秀水市場名揚海內外。

京城的商業網點日新月異,“友誼”周遭的風景迅速變化。東側,秀水街的服裝攤兒已名揚海內外,成為外國旅遊團必到之處,與秀水街一公園之隔的雅寶路此時也紅火起來。

短缺年代的特殊记忆 那些年北京人攥着外汇券逛“友谊”

1992年7月6日,《北京日報》1版

1992年年底,賽特購物中心在“友誼”對面亮相,號稱“最豪華”“進口商品比例最大”。再遠一點,貴友大廈、藍島大廈相繼開業,1992年6月迎客的燕莎商城,營業面積相當於3個“友誼”,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商場。當然,上述所有場所“人人都可以購物,莫分中外”。

時任市商委主任臧洪閣對記者說:過去,老百姓提意見要進友誼商店,可外賓見人多了不買東西,為解決這些矛盾他們沒少落埋怨,現在大家終於有了更多的理想購物場所,但是還不夠。

短缺年代的特殊记忆 那些年北京人攥着外汇券逛“友谊”

“友誼”掛標賣獅。張燕輝/攝

1990年代中期,失去壟斷優勢的“友誼”銷售額大幅縮水。1992年9月15日,友誼商店宣佈向國內顧客開放。不過,這個消息並未給商場帶來明顯回暖。門禁森嚴,望而卻步,已是不少國人心目中友誼商店的固有形象。這一年的最後一天,友誼商店把一塊“800000.00”的標價牌系在了“鎮店之寶”——門口那對巨大威猛的獅子前腿上。這對8噸重的青銅獅子是1990年專門訂做來為店裡“看門”的,樣式全仿頤和園那對守門獅。同時,“友誼”還將冷冰冰的門衛先生換成了笑容可掬的迎賓小姐,店門外的大鐵柵欄也被拆除。“友誼”的悄然改變,被外媒稱之為“傳統計劃經濟的最後一道防線開始突破”。

短缺年代的特殊记忆 那些年北京人攥着外汇券逛“友谊”

1989年9月的建外大街。葉用才/攝

1995年元旦,曾是購買高檔優質商品“特許證”的外匯券退出歷史舞臺。此前一天,記者在友誼商店記錄下這樣的畫面:“友誼”一樓碩果僅存的“外匯專櫃”——香菸櫃檯前,正有顧客從兜裡掏出成把的毛票,盤算著該買盒什麼煙正好把剩餘零鈔花完。而幾年前,外匯券曾是這裡唯一的流通貨幣。

日漸式微是歷史進步

進入新世紀,北京的商場一天比一天多,一個比一個大,大家比著賽著打折,而一片興旺之中,友誼商店日漸蕭條,幾度傳出重建改造的消息,但一波三折,最後均無疾而終。

短缺年代的特殊记忆 那些年北京人攥着外汇券逛“友谊”

2010年11月,友誼商店。

2010年,為擺脫頹勢,友誼商店從中糧廣場“接過”達芬奇家居,一到三層西側全部經營品牌傢俱。2014年,又將二層和一層東北角分別出租給一家民營絲綢企業和一家進口食品超市。2016年7月,北京市規劃委網站發佈友誼大廈項目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友誼”似乎終於迎來重生曙光。

短缺年代的特殊记忆 那些年北京人攥着外汇券逛“友谊”

2006年“友誼”傳出重建消息,後不了了之。

就改建為友誼大廈的方案,多家媒體紛紛探訪友誼商店。記者發現,曾經尊貴紅火的“友誼”如今似乎成為靜悄悄的歷史遺蹟,與建外大街的繁華喧鬧格格不入。店裡半天難覓一個顧客,唯一有人氣之處就是一樓超市。有售貨員表示“自己一直在等著退休,都扛了這麼多年了”,而其所在的珠寶翡翠櫃檯已經五年沒有進新貨了,商品價籤已經泛黃。

短缺年代的特殊记忆 那些年北京人攥着外汇券逛“友谊”

2013年7月,繁華CBD。方非/攝

“友誼”式微,是它的無奈,卻也是歷史的進步。當然,人們也希望,這家在北京人記憶深處佔據特殊位置的商場,有朝一日能重煥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