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市加快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實施方案》出爐逐夢“一體化”奮楫再出發

潮起江海,風雲激盪。

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開啟了一體化發展的全新紀元,噴薄出奔湧澎湃的無限活力。

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心區城市,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熱望,同樣激盪在馬鞍山人的胸膛:

今年8月召開的市委九屆十次全會,吹響了馬鞍山加快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嘹亮號角,鋪開了“六個一體化”的美好藍圖。日前,《馬鞍山市加快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出爐,標誌著我市加快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已從“藍圖設計”正式步入“施工落實”的提速關鍵期。

翻開《實施方案》,目標更具體,任務更明確,清晰描繪出一體化發展的實踐路徑,展現出“排頭兵”、“橋頭堡”城市“勇立潮頭再爭先”的使命擔當,更彰顯出馬鞍山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力開創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壯志雄心。

逐夢“一體化”,奮楫再出發——以更積極的姿態、更務實的舉措,加速奔向更美好的未來。

加快推進“一體化” 重點打好“南京牌”

思路清則方向明,方向明則行動恆。

從“開發皖江,呼應浦東”,到躋身“南京都市圈”、成為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再到如今“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敞開“東大門”的馬鞍山,始終以“一馬當先”的姿態加速融入“東部時空”。其中,打好“南京牌”、做足“寧”文章,更是這座城市始終不變的目標方向。

作為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實施方案》特別指出,要全方位加強對外合作,全市域、全領域高質量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把融入對接南京作為加快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首要任務和當務之急,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加強與南京的精準對接。

一馬當先,更當快馬加鞭;走在前列,更要跳起摸高、加力加壓。

根據《實施方案》,到2025年,科創產業協同發展水平、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水平、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水平、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水平顯著提升,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形成,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在長三角城市群保持前列,全市域與滬蘇浙一體化發展水平全面提升,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更加有效,助推高質量發展的“馬鞍山路徑”初步建立。

到2035年,一體化發展機制高效運轉,主要指標基本達到長三角城市群平均水平,城鄉區域差距明顯縮小,公共服務水平更加均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面實現,民生保障水平居於前列,生態環境建設全國領先,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攜手共繪“一張圖” 著力打造樣板區

《實施方案》從堅持“協調共進”“產業共興”“創新共建”“交通共聯”“城鄉共融”“綠色共保”“民生共享”和“開放共贏”入手,明確了八個方面的重點任務,既全面覆蓋,又特色鮮明。

我市將通過統籌推進發展規劃一體對接、重點推動毗鄰區域協同發展、著力推動“一江兩岸”協調發展和加快推進“兩帶兩圈兩區”建設,構建起區域聯動發展新格局。其中,我市將通過修編全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實現與滬蘇浙對標對接。同時,通過推動毗鄰區域深度合作,加快同城化步伐,著力打造一體化發展樣板區。

產業協同發展,是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關鍵支撐。

我市將積極承接滬蘇浙產業轉移,整體融入長三角產業分工協作,逐步構建產業定位清晰、比較優勢明顯、與長三角及周邊都市圈產業定位相配套、集聚效應突出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造高“智”量發展新樣本。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將在推進產業錯位發展、配套發展、協同發展的同時,積極推進全市省級以上開發區與滬蘇浙重點產業園區開展結對合作,大力發展“園中園”和“飛地經濟”。

交通互聯互通、快聯快通,是一體化發展的先決條件。

我市將加快推進合巢馬城際鐵路、寧揚寧馬城際鐵路、寧馬高速“四改八”、合蕪高速擴建等項目建設,全力推動寧馬城際鐵路項目儘快開工建設,實現區域快速通勤;超前謀劃,積極爭取通用機場佈局,填補我市市域範圍內航空運輸空白。同時,協同推進跨區域信息、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交通樞紐建設水平和服務功能。

共護綠色好生態

釋放“紅利”惠民生

綠色,是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鮮亮底色,更是邁向“生態福地”的馬鞍山的永恆追求。

我市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把保護、治理和修復生態環境擺在重要位置,加強生態空間共保,推動環境協同治理,通過加快建設綠色生態屏障、推進重點領域協同防治、建立生態聯防聯控體系等舉措,落實“綠色共保”,維護“生態安全”,為共築綠色美麗長三角不斷貢獻“馬鞍山力量”。

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百姓更加美好的生活。隨著“一體化腳步”不斷加快,馬鞍山市民也將會收穫越來越多的“民生紅利”。

積極爭取長三角一流大學在馬鞍山設立分校、研究院,邀請長三角知名專家在我市各醫院開設專家門診,打造長三角區域知名文化旅遊勝地……我市將大力促進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深化醫療衛生協作聯動、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公共服務標準化、便利化、智能化,在加快一體化進程中不斷提升全市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同時,我市還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為重點,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城鄉融合發展。

“三套清單”抓落實

一張藍圖繪到底

奮力書寫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精彩“馬鞍山答卷”,“發令槍”已響,“施工圖”已繪,“任務書”已明。

要把“施工圖”變成“實景圖”,把“任務書”變成“成績單”,重點是實幹,關鍵是落實。

對此,我市創新方式方法,制定了重點任務、重大平臺項目和重點改革創新舉措“三套清單”,切實打通任務落實“最後一公里”。根據《實施方案》,重點任務共有31大項,126小項,重大平臺項目包括五大類,共163項,重點改革創新舉措共有21條。每一項任務,每一條舉措,都明確了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通過任務落小落細落具體,確保責任壓緊壓實。

此外,我市還將進一步健全推進機制,強化督導考核,促進各項任務快落地、快推進、早見效,以實幹實績,在長三角一體化大格局中充分展現馬鞍山擔當和馬鞍山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