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短笛》既拥有深厚的民族渊源,又闪烁着灿烂的西洋色泽

中西合璧,古今融汇

——钢琴曲《牧童短笛》创作背景及美学分析

一、创作背景

1934年,贺绿汀在上海国立音专求学,当时他住在一家缝纫店的主楼,夏天热得要命,但是贺绿汀没有被这困难吓倒,他一边学习,一边创作,同时还不断地注视着音乐界的动态。当年,欧洲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Tchere-pnine)来我国征集“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在国立音专的招贴栏贴出公告,如果谁获优胜奖能得到免费出国求学资格,并获奖金100元,贺绿汀先生了解到该活动后

《牧童短笛》既拥有深厚的民族渊源,又闪烁着灿烂的西洋色泽

在裁缝店的小楼上租住的屋里进行夜以继日的创作,最后以《牧童短笛》、《摇篮曲》和《往日思》三首作品参加比赛。这年头,正是国家风雨飘摇,《牧童短笛》的创作中也包含了作者的忧思:一方面,贺绿汀把牧童、短笛、老牛融为一体,形象地描绘了山川秀美、生活安宁、天地和谐的美丽情景,这与硝烟四起、炮火纷飞的战争背景形成了鲜明对比,与日军的血腥屠杀的背景形成了鲜明对比,与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人民群众生活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强烈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憎恶、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忧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另一方面,作品的旋律始终是积极的、激烈的、舒缓的,似乎又传达出人们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人们对中国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得作品更为隽永、更加深刻、更具魅力。最终,《牧童短笛》﹙当时曲名为《牧童之笛》﹚获得了一等奖。此后齐尔品把这首钢琴曲带到欧洲亲自演奏,并在日本出版。从此,这首钢琴曲闻名国内外,成为各国钢琴家们的常备曲目,也成为音乐会中最常演奏的中国作品之一。

《牧童短笛》既拥有深厚的民族渊源,又闪烁着灿烂的西洋色泽

二、作品简介

《牧童短笛》是著名作曲家贺绿汀的钢琴独奏曲,是驰名世界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创作于1934 年。全曲短小精致,形象鲜明,旋律优美生动,具有田园风味和浓郁的江南地方色彩。巧妙的复调写法,使它独树一帜。这首作品曾获欧洲著名作曲家齐尔品先生在我国征集具有“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头奖。曲名原为《牧童之笛》(Buffalo boy’sflute),后根据我国流传的歌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之句,

《牧童短笛》既拥有深厚的民族渊源,又闪烁着灿烂的西洋色泽

改为《牧童短笛》。该作品被誉为“中国第一首蜚声国际乐坛的钢琴名曲”。作曲家贺绿汀用优美、轻快的笔调,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国民间乐器一一笛子的特色,从而向听众展示了一幅富有中国风味儿的淡淡的水墨画,仿佛使人们看到了江南水乡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正在悠然自得地吹着牧笛。作曲家贺绿汀曾经说:“我所写的《牧童短笛》,有人说是这个民歌或那个民歌,其实什么都不是,但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民间风格,由于你知道的民歌太多了,流露出来的自然就有民间风格。”《牧童短笛》这首钢琴小品,为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对这首经典名作进行审美与鉴赏。

《牧童短笛》既拥有深厚的民族渊源,又闪烁着灿烂的西洋色泽

三、美学分析

《牧童短笛》这首钢琴曲的旋律、和声、调性和节奏的色彩性因素,以清新流畅的线条和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向人们展示了牧童放牛、吹笛、玩耍、回家的情景。牧童天真无邪的神情令人喜爱,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自我写照。钢琴曲《牧童短笛》采用典型的中国五声性旋律作为音乐主题进行发展,运用西方音乐的作曲技法与结构形式,作品结构严谨、简洁,短小精致,属于带再现的典型单三部曲式。其结构图式如下:

呈示段(A)+中段(B)+再现段(A')。

A乐段(第1-24小节)为G徵调式,C宫系统,4/4 拍子。整个A乐段采用了传统的民间舞蹈风格,节奏较为欢快,速度徐缓,质朴宁静、旋律悠扬,采用二声部对比复调的写法,使旋律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犹如两个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手拿竹笛,在田野里漫游,纵情对歌,构成一个优美抒情的画面。它非常自然地使人们联想到我国民歌《小放牛》的音乐形象。此时,又好像是把一个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跃然纸上,使人眼前不禁浮现出著名画家李可染的《牧童短笛图》,

《牧童短笛》既拥有深厚的民族渊源,又闪烁着灿烂的西洋色泽

仿佛走进一个山清水秀的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这个乐段共包括6个乐句,每个乐句都由4小节构成,即4+4+4+4+4+4,为方整性结构。主题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味,乐句与乐句之间的音乐材料呈对比关系,既对比又统一。右手弹奏的主旋律多用重复、发展的手法,节奏多变,旋律富有流动性;左手弹奏的对位声部,旋律风格统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乐节与乐句之间左右手互为补充,形成呼应交替进行,既有密切关联,也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句尾呼应性旋律的进行,使音乐连贯而有起伏,它有时在低音区采用不同的节奏,与高音区的主旋律遥遥相对,高音声部与低音声部一呼一应,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四等对位写法的变换使用,使得音乐上紧下松,上静下动,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显得非常生动活泼;有时与主旋律音区接近,节奏相仿,音色融合,又使音乐显得宁静抒情,别有意境。作者把对位的技巧运用于民歌性的旋律,构成特殊的风格,其效果是非常出色的,将作品的音乐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1=C 4/4

《牧童短笛》既拥有深厚的民族渊源,又闪烁着灿烂的西洋色泽

B乐段(第25-52小节),属于“并置型”中段,宫调式,2/4 拍子,采用了中国音乐中的“旋宫”手法,也就是主调和声的写法,主调性为G徵调式,是传统的民间舞蹈风格。用了新的音乐材料,音乐风格由复调音乐变为了主调音乐,音区提高,速度加快,节奏、旋律非常明快、有趣。演奏时,右手高音声部是活泼、流畅的旋律,左手低音声部是跳跃、节奏型的伴奏,构成了一段快速、热烈、舞蹈性的音乐。也就是说无论从音乐的主题材料、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还是从和声调性、音乐织体和情绪等各方面都与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牧童短笛》既拥有深厚的民族渊源,又闪烁着灿烂的西洋色泽

这段旋律采用了动机模进的发展手法,为3个乐句,每句4小节,是同一音乐主题材料在不同音高上的移位重复,与前一乐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井且乐段自身反复了一遍。第一乐句从第25小节到第28小节,为G宫调式(见下例①处),第二乐句将第一乐句向上移高五度,在属方向调上严格模仿,变为D宫调式(见下例②处),第三乐句又将第二乐句向上移高五度,在第二乐句的属方向调上作变化模仿,转入A宫调式(见下例③处),但是只进行了两小节,因为要进行乐段反复,故而在后两小节就又转回到了第一乐句的G宫调式(见下例④处),频繁的转调,使这段音乐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

1=G 2/4

《牧童短笛》既拥有深厚的民族渊源,又闪烁着灿烂的西洋色泽

这段旋律在以五声调式为主体的和声音程的替换中,依稀看到两个天真无邪的牧童在阡陌上愉快地追逐玩耍、嬉戏的情景,使人领略到了一股浓浓的充满清新淡雅的乡土气息。

为了与前后的对位风格统一,此段采用了平行的三度下行与持续的低音,减弱了功能进行,从速度、力度、和声、调性上为回归再现,作好了准备。

A'乐段(第52-76小节)是A乐段稍加装饰的变化再现,节拍又变为4/4拍,每4小节一个乐句,共6个乐句。装饰性音符的加入,使旋律显得更加活泼、流畅和抒情,强调和升华了牧童的形象和如诗如画的田园景色。

《牧童短笛》既拥有深厚的民族渊源,又闪烁着灿烂的西洋色泽

.再现段采用了我国传统乐器笛子的加花变奏手法,生动地再现了牧童在尽情玩耍之后的情景。整体结构属于模仿复调,曲调在保持A段骨架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些装饰性的音符,其方式是在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中,再加入两个音符变成了十六分音符,使主题音乐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调性变化也比较复杂,调性先在G徵调上,然后在D商调上,最后,乐曲随着音量的逐渐減弱及速度的減慢而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主调G调上)。“加花变奏”手法的应用,达到了“变化再现”之目的,使音乐更为婉转动听,更加深入而富于动感。悠扬的旋律渐渐远去,给人以诗意未尽的深刻印象,使人有种回味无穷、余音袅袅的感觉。

《牧童短笛》既拥有深厚的民族渊源,又闪烁着灿烂的西洋色泽

四、社会评价

《牧童短笛》是在新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中国现代钢琴曲,刻画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风格的中国田园音画。这首钢琴曲贯穿古今、融汇中西的创作思路,为作品奠定了坚实而独特的基础,使民族性和世界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新民晚报》写道:“最重要、最值得纪念的,是他打通了中国音调和西洋乐理的界限。”钢琴曲《牧童短笛》的成功正在于:它既拥有深厚的民族渊源又闪烁着灿烂的西洋色泽,他还具有中西合璧、古今融汇的创作勇气和大胆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牧童短笛》既拥有深厚的民族渊源,又闪烁着灿烂的西洋色泽

贺绿汀在《牧童短笛》中以西洋乐理和技法,演绎、描绘出了一幅完美的中国田园风情:以夕阳、水乡为背景,骑牛、吹笛为情态,把牧童、老牛、黄昏浑然连为一体,呈现出了一幅淡淡色泽的极具“中国风味”的乡村风景画。《牧童短笛》这首乐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