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補習班!全國一線城市補習現狀,上海其實還不算什麼...

瘋狂補習班!全國一線城市補習現狀,上海其實還不算什麼...


10年前,一線城市教育機構還不到30%,

現如今,補習班早就和星巴克一樣,

遍佈在城市各處,

孩子躲不過,

作為家長的我,更躲不過。

中國教育學會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參加課外輔導的中小學生,佔到在校生總數的70%左右。
騰訊機構發佈的《00後研究報告》顯示,00後比90後少了3000萬,但是00後參加課外補習的時間達到90後的3倍

不知不覺間,補習如同人們要吃飯一般已經成為家長和孩子的日常。跳出這個框架,我不知道該帶有怎樣的心態看待這個現象,憤懣或是無奈或是順應。

在“需求”和“瘋狂”之間,這條界線究竟該如何定義?

回望這段路程,當補課還只是一種風氣時,我們使勁加火,真當

補課已經成為一種全國默認的生活方式時,並願意花近一半工資在補習上時,我們是否早已麻木。

北京

“給孩子補課支出超過10萬的比比皆是”

都說北京上大學很容易。

北京18歲戶籍娃比全國18歲娃的升學優勢

瘋狂補習班!全國一線城市補習現狀,上海其實還不算什麼...


但北京家長最是瘋了一樣地讓孩子去補課。


在北京,小學生放學後不是在補習班就是在去補習班的路上,晚飯常常就是肯德基的漢堡。


2003年,學而思在北京成立,2005年,學而思營收就破千萬。這背後,是多麼龐大的市場。


一位北京家長列出兒子一週的培訓班花費:學而思語文300元、愛智康數學731元、愛智康英語731元、冰球1400元、書法200元、鋼琴350元、游泳220元,算下來,一個月將近16000元,一年光課外輔導費將近20萬元。


在一線城市,給孩子補課支出超過10萬的比比皆是。


越是高學歷的家長,越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考不上名校。


焦慮。


北京的人,亮起全國最早的燈,踏上最晚的地鐵。

上海

“全國最焦慮”

2017年的《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報告》中,上海媽媽“焦慮指數”蟬聯一位。

恭喜。。

上海的升學淘汰集中在中考,一半的娃讀不了高中。

從幼兒園開始就得搶!保公辦,爭民辦,幼升小、小升初都是一場場“廝殺”。

民進上海市委去年的一份提案顯示,有84.15%的孩子參加課外輔導班,其中87%的孩子有數學輔導,69%的孩子有英語輔導……

涉及到費用,更是驚人!

【上哪學】也做過一個調查,上海僅僅給孩子的暑期教育支出1萬~2萬的家庭佔26%,2萬~3萬的家庭佔10%,4萬以上的家庭佔9%。

有些家庭一人的工資都給了機構,無奈。

而這些數字還在增加。

香港

“補習名師的最高身價已破8000萬”

香港的“高考”很複雜。

通常學生要考14門以上的考試,這被稱做“文憑考”,時間在每年3月底到5月初,考試跨度一個月。

2017年68000多名考生中,只有約36%考獲本地學士學位錄取,但真正能進入香港聞名的八大公立院校的只有18%。

瘋狂補習班!全國一線城市補習現狀,上海其實還不算什麼...


而在中國內地,大學本科錄取率超過40%,各省一本率也在15-25%之間。

和上海學校民間的一二三梯隊排名很像。香港的公立學校分校也分為一、二、三等級——B1,B2,B3,一等級的中學,師資和生源最好,學生刷題非常嚴重,三等學校的學生也在爭取好的大學名額。

總之,競爭激烈。

所以,香港中學生參加補習班是必選項。現代教育、遵理教育、英皇教育等補習社在香港補習領域幾近壟斷。

“每個學生放學後都會去補習班。”

早在2012年,香港學生一年的補習開支就高達20億元港幣。

香港補習名師的最高身價已破8000萬,還有像明星一樣的海報高掛街頭,就像一場TVB大劇,招攬生源。

瘋狂補習班!全國一線城市補習現狀,上海其實還不算什麼...

臺灣

“公立學校補課更嚴重”


臺灣的補習文化已有五十年。


臺灣就有句老話“教改教改教改,永遠不倒的南陽街”。八九十年代的南陽街,350米的道路上密密麻麻駐紮著50多家補習班。


在臺灣,你也幾乎找不到沒進過補習班的學生。

據統計,2017年初臺灣補習班超過18000間,是2003年的三倍,甚至比2017年臺灣便利店還要多將近一倍。

瘋狂補習班!全國一線城市補習現狀,上海其實還不算什麼...


在這十幾年裡,文理補習班則以每年平均19%的速度在增長,外語補習班則以每年平均9%的速度增長。

公立學校生補課更嚴重。

公立學校學生在外參加補習班比私立學校高,費用高達465億元新臺幣,而私立學校生校外補習主要以文藝體育為主,佔私立學校學生課外學習的54%。

《那些年》,除了和初戀甜蜜的回憶,還有在補習班的涔涔汗水。

廣州

“名師的補習課,還得靠搶”


大城市的“命運”總是很像。

廣州的補習集中營是棟大廈——華晟大廈,或稱“補習大廈”。

瘋狂補習班!全國一線城市補習現狀,上海其實還不算什麼...


大樓共25層,入駐培訓機構達26家,補習類型中,22家為學科培優,興趣特長的僅4家。

每到放假放學,大量學生湧入,有些學生一天會在這裡呆上9個小時。

可怕的是,名師的課,還得靠搶。

“能上這些班,都是靠搶的,我從開搶前一個小時就打開機構的APP守著了。”

“越是學習好的人上的補習班越多”

瘋狂補習班!全國一線城市補習現狀,上海其實還不算什麼...

杭州

“貴的不一定好,便宜的,一定不好。”

浙江只有浙大一所985學校,沒有211學校。

據調查,暑期,杭州41%的家長給孩子報了1~2個培訓班,35%的報了3~4個,還有9%報了5個以上。

“初二英語補習:每天下午兩小時,每小時600元,一天就是1200元”

“一對三補數學或英語兩個半小時至少1000元,大課200多元,每個月都要上萬的補課費”

一開始陪孩子補課間隙還能去咖啡館坐坐,後來變成了連杯奶茶也捨不得喝。

據一位剛考上浙大的學生的家長經驗:低於500/2h的,你別找。貴的不一定好,便宜的,一定不好。

為什麼我要出鉅額補習費?

我們這代中產,害怕自己被超越,又擔心下一代無法超越,戰戰兢兢,聲稱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看看,多少家長拿著將近一半的工資去給孩子報補習班,培訓班,還要各種其他學習的添置,自己購物車裡放了多久的衣服都沒捨得買!

“家裡沒個上學的,根本不知道現在補課有多貴!”

“不喜歡培訓班,但是不得不把錢交給它”

“補習開銷直追住房按揭”

“自己孩子在玩,驀然回首,我的鄰居牽著孩子,站在輔導班的門口”

......

瘋狂補習班!全國一線城市補習現狀,上海其實還不算什麼...

說到底,補習,從來不是和知識的賽跑,而是和人的較量。只要有人就有優勝劣汰,而誰都不願做那個敗者。

但是我仍然在期待,某一方能明確劃出“需求”和“瘋狂”之間的界線,至少不要讓學生的大好時光全都被禁錮在一方小小的補習室裡。

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