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爬格子”三十年(代序)

我“爬格子”三十年(代序)

我“爬格子”三十年(代序)

凡事过往,皆为序章。

回望来路,尤如昨天。

1982年9月,从山村走到县城,到岳阳县一中读高中,让人鼓了一口气;

1985年9月,从县里来到市里,到岳阳大学读大学,让人叹了一口气;

1988年7月,从校门进机关门,到岳阳市国土管理局参加工作,让人松了一口气。

时间过得真快,参加工作一晃就三十年了。三十年就做了一件事,三个字:“爬格子”。

“爬格子”是机关文秘工作的俗称。“爬”的是格子,写的是材料,出的是主意,当的是参谋,本质是服务。

这三十年,是我的一段人生历程、成长历程、心路历程。

这三十年,是我的一段金色年华、花样年华、苦乐年华。

三十年经历了三个单位三个十年。

探索积累的艰辛十年。在岳阳市国土管理局工作的这段时间,从结婚生崽成家到稳定工作立业,从开始抄材料到单独写材料,从协助工作到分管文秘工作,一个“苦”字了得,工作辛苦,生活清苦,想材料思想痛苦。八小时之内、工作不分分内分外,不分政务事务,不分大事小事、凡是领导交办的事,都认真去做;凡是材料任务,都精心去写:只要有机会,就抓紧去学。八小时之外,就是剪报、贴报、读报、用报。一本本剪报,就是我积累的“知识财富”,一篇篇文稿,就是我留下的国土“痕迹”。这期间,我参与了岳阳城区国土分局收编、国土宣传、土地执法大检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乡镇国土所规范化建设、城陵矶开发区设立等国土大事,见证了国土事业的兴起和发展,感受了国土人的真挚和质朴。这段国土情,一辈子难忘;这些“童子功”,一辈子受用。

苦干成长的黄金十年。1996年10月,我被选调到岳阳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从国土机关到市委机关,从专业部门到综合部门,从熟悉的国土业务到全新的各行各业,一切又从头开始,一切又从零起步。这十多年,我直接服务过多位市委主要领导,学会按领导意图和风格起草文稿。撰写过各行各业的材料,涉及农业、工业、科教文卫、宣传思想工作、组织工作、政法工作等,做到写一个材料熟悉一项工作,学会思考研究问题。参与过市委重大战略思路的研究谋划,从工业强市、开放扩市、旅游兴市到产业兴旺、城乡秀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生殷实、走势强劲六大强市目标,到建设现代工业大市、现代农业强声、现代航运物流旺市、现代旅游热市、现代生态宜居城市,学会从全局上、战略上思考研究问题。参与了岳阳市第三次、第四次党代会报告起草,组织全市重要会议报告起草,学会重要报告和重大工作的谋篇布局。起草过所有类型的文稿,从领导讲话、调研报告、政策文件到工作总结、典型材料、新闻报道等,学会把握不同类型文稿写作的特点和规律。经历了参谋服务多个岗位的历练,从正科级研究员到文稿科长,从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到市委政研室主持工作,从市委政研室主任到市委副秘书长,把好每个岗位的角色定位,在其位、谋其事、履其职、尽其责。这种全领域学习研究、全方位参与参加、全过程参谋服务、全岗位锻炼磨炼、全身心投入付出,学了知识,长了见识,开了眼界,练了本事。这种苦干,痛并快乐着;这种成长,一份辛苦一份甜!

转型跨越的变化十年。不停在路上走,工作更走心,素质在走高,地域在走远,职务在走升。2010年9月,我被选调到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我感觉“省委大院风景如画、省直机关温馨如家、省委政研室高手如云”,做到“如饥似渴地学习、如痴如醉地工作、如履薄冰地生活、如兄睦弟地待人。”岳阳到长沙,城市大了,格局要大、情怀要大:市里到省里,层次高了,水平要高、素质要高。在市里工作,多出对策、实招,把写材料当事业,重在提升文字综合能力。在省里工作,多出思想、思路,把写材料当职业,重在提升研究问题的能力。在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作的这些年,参与了省第十次、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起草,参与了省“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建议起草,参与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等重要文件起草,参与了全省经济工作会、科技创新大会、城市工作会等会议报告起草,参与了“四化两型"”“一核三极四带多点”“五个强省”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等战略思路谋划,参与了城乡一体化、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制造强省建设、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发展、长株潭一体化、互联网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调研,参加了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这种转型,永远在路上、永远无止境;这种跨越,主要是思想境界、思维层次提升;这种变化,主要是初心不能忘、本色不能变!

三十年“爬格子”正如郑板桥的“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常常是“守着清贫谈富有,远离欢乐不言愁,抛晒青春不吝啬,豪饮孤独当美酒。”

我“爬格子”三十年(代序)

爬格子是苦差事,是心力活,坚持靠心态,坚守靠心力。

“最非凡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最可贵的坚持,不是久经磨难,而是永葆初心。”

这是一段高雅人生,涵养一种至高的心胸。当参谋、献智慧,起智库作用,高在思想、雅在智库。“高大上”的工作,必需“高大上”的胸怀和眼界。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境界。理论水平决定能看多远,政治素养決定能走多稳。领导高远瞩要求我们登高望远,领导总揽全局要求我们心有大局,领导深谋远虑要求我们见微知著,领导运筹帷幄要求我们决胜千里。“爬格子”如同爬山,登高オ会“一览众山小”。悟性源自理性。有耳听八方、兼听善学的“耳根子”,有逻辑严谨、条理清晰的“脑瓜子”,才有博闻广识、下笔有神的“笔杆子”,オ有出口成章、妙语联珠的“嘴皮子”。站在领导角度想问题,站在政治高度看问题,站在理论深度看问题,着眼全局看问题,把握政策看问题,辩证思维看问题,用群众观点看问题。独特的思维、独立的思考、独到的思想是“爬格子”的看家本领。从已知看到未知,从现象看到本质,从偶然看到必然,从原因看到结果,从现在看到未来,从苗头看到趋势。洞悉事理离不开三副眼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用来看远,把握大势运筹帷幄;放大镜用来看细,俯察周遭埋头看路;显微镜用来看透,洞悉人性通达事理。用好这三副眼镜,就可以“眼大心雄知所以”,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这种胸襟、胸怀,这种眼力、眼光,是永恒的必修课,是必炼的基本功。

这是一段幕后人生,永葆一种公仆的心怀。“爬格子”是幕后工作,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需有一种公仆情怀、为民情怀,有“至真之性、至悯之情、至旷之怀。”常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民情怀。”品质反映素质。最是情怀出本心。我始终保持岳阳人“洞庭湖的开阔胸怀、岳阳楼的忧乐情怀、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甘于幕后、甘当幕僚,甘心情愿甘于奉献。“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爬格子”三十年,我始终站稳“两个立场”,一是政治立场,时刻保持清醒,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绝不犯糊涂。二是人民立场,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百姓情怀和公仆本色,总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谋对策、办事情,绝不出“馊点子”。

这是一段责任人生,保持一种忘我的心境。责任最苦、尽责最乐。“爬格子”三十年,加班是常态,熬夜是常事、节假日少休息是常情。有材料任务在手上,总是追求“语不惊人誓不休”,生怕材料没写好,“出不得我的手,进不得领导的门。”好观点、好思路都是苦想出来的,很多材料都是苦熬出来,好稿子都是反复“磨”出来的,下的都是“笨功夫”。正如王国维总结的“三种境界”:接到材料任务进人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写材料过程沉浸在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完成材料任务后是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一直坚持写材料“七步成文”:搜肠括肚找资料,冥思苦想提观点,匠心独运搭架子,寝食难安打腹稿,一气呵成写初稿,字斟句酌多修改,对比分析看反应。这既是我写材料的方法论,更是我如痴如醉忘我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这是一段阅读人生,坚守一种淡泊的心静。“爬格子”三十年,工作、学习、生活就是“听、读、写”。听,听报告、听指示、听新闻;读,读书、读报、读文件;写,写报告、写文件、写总结。听是“接线”,读是“充电”,写是“放电”。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常有“断线”的担心,常有“缺电”的恐慌。心中无理想、思想闹饥荒;脑子无思想、写作易发慌。三十年,不记得读了多少书、读了什么书,不记得读了多少报、剪了多少报、不记得看了多少文件、用了多少文件,不记得上网査阅了多少资料、借鉴了多少价值信息。只是养成了一个习惯,凡写一个材料,总要读几本相关的书,査阅一堆报刊资料,研读系列相关文件。我阅读积累下来的剪报“堆积如山”,搬家最重搬剪报,办公室到处是剪报资料。这种阅读是一种文化积累,一种知识积累,一种智慧积累,一种感情积累。读书之美,美在润泽心灵;读书之获,获在提升本领;读书之乐,乐在纯洁操守。这就是我的阅读人生。

心态决定状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这需要心静,需要淡泊。这种淡泊的心静,我是调整心态调出来的,也是调侃自己“嘲”出来的。正确把握人生规律,遵循经济周期规律,把握人生的顺境与逆境;遵循投入产出规律,把握人生的付出与回报;遵循生物链条规律,把握团队的竞争与合作;遵循事物否定规律,把握自我的保持与超越;遵循“木桶效应”规律,把握素质的一专与多能。正确看待职业,“没有十全十美的职业,没有尽善尽美的人,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完全免费的午餐”。正确看待自己,“苦日子成为过去,好日子成为相对,紧日子成为常态,难日子还在后头”。坚持坐公交、坐地铁上下班,做到“早点出行、绿色出行、错峰出行、健康出行。”总是保持一种“淡化自我、淡泊名利、淡定工作、淡雅生活”的思想状态、精神状态、工作状态、生活状态。

这是一段共享人生,常怀一种感恩的心态。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爬格子”是一项集体活。篇篇文稿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我参与其中分享着大家的智慧,共享着大家的成果。我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知恩图报。首先感恩组织,是组织给了我干事成事的平台,是组织给了我参谋服务的机会,是组织给了我教育和培养。离开组织,寸步难行,也一事无成,还会一无所有。感恩我服务过的领导和同事们、是他们逼着我学,是他们拉着我走,是他们推着我上。“爬格子”三十年,我直接服务过的领导不少,从领导那里学到的东西更多,得到过很多贵人和名师的指点、关心和帮助。他们教给我方法、传给我知识、留给我机会,我常常记起他们的好处!永远铭记他们的恩情!

我“爬格子”三十年(代序)

非常感恩我的父母,感恩我的家人。我父母“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学人之长、成人之美”的言传身教,影响我一辈子,教育我一家子。我爱人的理解、支持,让我安心、专心、静心于工作。我儿子那句“爸爸要努力啊”时时在激励我。

三十年,我只是个文字记录者,用文字纪录时代轨迹,用文字记录发展印迹,用文字铭刻成长足迹,用文字留下思想痕迹。

正是这个美好的时代,正是这段青春的时光,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共享成长进步的机会。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我真正的人生从50岁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