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爺剪指甲引破潰 久病不治慘遭截趾

勤剪指甲,一直被認為是講衛生的好習慣。然而不久前,68歲的老張(化名)卻因剪指甲慘遭截趾!這血肉教訓背後,是糖友對糖尿病足病的認識不還夠到位。記者從11月9日第十二屆南京糖尿病足病全程管理學習班暨中大糖足聯盟第一次學術會議上獲悉,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糖尿病足專病聯盟正式成立,123家不同級別的醫院紛紛加入聯盟。這也意味著以內分泌科為核心的多學科合作全程管理體系,結合醫院-社區聯動的新模式,會使更多的糖尿病足病患者受益,早發現、多學科聯合診治可以讓糖尿病患者避免截肢(趾)。

老大爺剪指甲引破潰 久病不治慘遭截趾

大會現場 王倩 攝

老漢剪指甲引發破潰 半年未見好轉

早在25年前,老張就總感到口乾舌燥,愛瘋狂喝水。到醫院一查,發現自己血糖較高,但是一直也沒進行相關藥物治療及血糖監測。私心想著只要控制好飲食,多多運動,這都不是事兒。然而,就在六個月前老張剪腳指甲時,不小心剪破了。左足第五趾外側出現破潰,他想著自己隨便換換藥消消毒,就好了。

讓老張怎麼也沒想到的是,6個月過去了,這左腳的腳趾怎麼也不見好轉。隨後,左腳的第一趾末端也因甲溝炎開始化膿。於是到當地醫院就診,進行“拔甲術”並予以抗感染、胰島素降糖等治療。這可惡的破潰似乎總喜歡“抱團”出現,第五腳趾外側皮膚也開始變黑。採訪老張時,他說“那時候還感覺腳特別冷,有時候左下肢夜裡會特別疼”。由於老張的病情複雜且耽誤已久,在當地醫院的建議下轉診至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糖尿病足病中心。

多學科聯合齊上陣 解決老張“傷心事”

中大醫院內分泌科劉德林博士瞭解患者情況後,完善相關檢查。原來老張還有既往高血壓、腦梗塞病史,慢性膽囊炎伴膽囊結石。輔助檢查提示,老張存在下肢動脈病變,左足壞疽伴感染,建議入院治療。由於患者已存在深部感染,因此入院後進行切開引流、抗感染等初步治療。

在內分泌科聯合感染科、藥學部、檢驗科控制感染後,再為老張進行血管再通治療,在介入與血管外科的支持下,解決老張下肢缺血病變的問題。這“長征之路”需要多學科團隊的集體力量配合,在介入治療術後,內分泌科聯繫燒傷整形科、骨科討論進一步的處理。最終決定在局麻下行手術治療,清除壞死組織,處理創面。最後,在康復科的配合下,為老張定製個性化減壓鞋墊。目前,老張已好轉出院。

中大醫院內分泌科殷漢指出,糖尿病足病往往反映的是病人的血糖、血管、神經、骨骼、皮膚軟組織等問題。其實足的背後,是人整個機體狀態包括足的血管神經存在的問題。因此足病病人往往在一天內病情惡化迅速,一旦足部出現破潰,千萬不能忽視。

醫院—社區上下聯動 構建全程管理新體系

據悉,大會上123家不同級別的醫院加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糖尿病足專病聯盟,其中包括三級醫院40家,二級醫院21家以及62家社區醫院。專病聯盟將會逐步實現醫院-社區一體化糖尿病足三級預防網絡的構建。一級預防靠社區、鄉鎮醫院,實現糖尿病足病的基礎篩查、教育及管理;二級預防靠市縣級醫院,對於高危、輕中症糖尿病足病進行特異性治療;三級預防靠地區性足病中心,對重症患者進行規範化多學科協作診療。

中大醫院溧水分院副院長、中大醫院大內科副主任、糖尿病足病中心執行主任楊兵全表示,此次聯盟成立,旨在提高基層醫院醫生、患者對糖尿病足病的認識及識別能力,促進專科診療整體水平的提升。以內分泌科為核心的多學科合作全程管理體系,結合醫院-社區聯動的新模式,也將為糖尿病足潰瘍防治提供重要保障,加快推進醫療聯合體的進一步建設與發展。(王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