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持續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 為群眾健康培養好“守門人”

福建持續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 為群眾健康培養好“守門人”

福建省衛健委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情況。鄭窈攝

人民網福州11月12日電(鄭窈)12日上午,福建省衛健委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介紹了福建省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的相關情況。

全科醫生是綜合程度較高的複合型臨床醫學人才,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據介紹,近年來通過逐步規範培養制度,多渠道培養全科醫生,同時通過提高財政、醫療保障水平以及完善激勵機制等措施,福建省全科醫生培養體系逐步形成。截至2018年底,全省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2.2名全科醫生數,較5年前增長1.3倍,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中每萬人口擁有2名合格全科醫生的目標。

強化制度建設 推進全科人才培養

近年來,福建省逐步規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目前全省已擁有國家級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24個,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41個,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全科醫生培訓網絡。

在院校全科教育銜接上,福建要求各醫學院校必須成立全科醫學教研室、全科醫學系或全科醫學學院,組織開展面向全體醫學類專業學生的全科醫學教育和全科臨床見習實習。實施本土化定向全科醫生培養項目,不斷充實基層全科醫生隊伍。此外,福建省自2011年,實施“四個一批”計劃,2015年又啟動新一輪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採取“市招、縣管、鄉用”的方式培養基層特崗全科醫生,目前新一輪計劃已招聘特崗醫師46名。

逐步完善激勵措施 提升全科醫生執業吸引力

近幾年,福建省穩步推進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薪酬制度改革,有效保障和逐步提高包括全科醫生在內的醫務人員待遇,以更好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目前,全省55個縣(市、區)制訂和完善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評和分配辦法。據介紹,2018年福州市基層衛技人員人均績效工資總額約10.3萬元,比2016年增加32.7%,比2017年增加18.6%。

此外,福建省還通過取消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保限額封頂政策、逐步提高全科專業培訓補助標準、加強對貧困地區政策傾斜力度、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完善保障措施,穩定全科醫生隊伍,推動基層醫療服務模式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 推進分級診療制度

據瞭解,我國全科醫學起步晚、基礎弱,2018年以前,我國大多數綜合性醫院都沒有設立全科醫學科。2018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明確提出:“認定為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的綜合醫院要加強全科專業基地建設,增加全科醫療診療科目,獨立設置全科醫學科”。

在綜合醫院設立全科醫學科以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一批綜合醫院,充分發揮優勢,探索形成了“左右協同、上下貫通”的全科醫生培養新模式,探出了一條培養合格全科醫生的可行之路。

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張永裕介紹說,接下來福建將繼續加強建設全科醫生培養體系、提高全科醫生收入水平、簡化招聘程序、推進全科醫生註冊工作等,進一步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不斷推進分級診療制度,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

全科醫學是一門面向個人、家庭與社區,整合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相關內容於一體的醫學專業學科,是一個臨床二級學科,全科和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是並列關係。全科醫學主旨是強調以人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基礎,以人的整體健康的維護和促進為方向,提供綜合性、持續性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全科醫生作為綜合程度較高的複合型臨床醫學人才,主要在基層承擔常見病多發病診療、預防保健、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疑難重症的識別和轉診、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等一體化服務,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被稱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