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平庸”銀行的投資機會

​​

挖掘“平庸”銀行的投資機會

從近幾年的業績表現來看,招商銀行、寧波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南京銀行等是較優秀的、表現出色銀行股。但是高質高價,股價漲幅也反映了這種優質。

還有一些股價表現平庸,但卻不失為長線投資機會的銀行股。因為有的業餘投資者時間非常有限,無法精細分析和長期跟蹤具體公司股票,可以分散配置一些便宜安全的投資品種。這些估值極其便宜、股息率高的銀行股長期而言是安全又省力的投資對象。

① 光大銀行。近兩年轉型成效很大,前景是“打造一流的財富管理銀行”。19年3季報營收增長23%排名股份制銀行第一,淨利增長13%,增長速度也排在前列,但股價表現不溫不火,並沒有反映出這種成長性。長期以來,光大給人的印象就是央企作派,不夠狼性,董事長李曉鵬上任以來,光大集團發展態勢良好

,光大銀行一改頹勢,除了全國首家開業的理財子公司,雲繳費業務也讓市場眼前一亮。

② 民生銀行。民生銀行近兩年是銀行股裡的過街老鼠,民營企業不良暴發害慘了民生銀行,現在仍在不良出清的痛苦過程中。股價被市場先生痛毆過頭了,安邦減持的陰影壓制著民生的股價反彈,但總體而言不良高峰已過,過去優秀的基因仍在。淨資產6折的民生銀行是很好的長線"菸蒂股",期待民生銀行早日困境反轉、鳳凰涅槃!

③ 北京銀行。過去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都是最優質的城商行,近幾年北京銀行明顯掉隊了,營收增長乏力,不良卻環比邊際增長,造成業績增長速度降下來了,媒體不斷報道“康得新案”又使得北京銀行揹負了“助紂為虐”的壞名聲,但我判斷這事和北京銀行應該沒什麼大關聯。股價的漲幅也反映出了北京銀行的業績變化,總體來看北京銀行的一半資產分佈在北京地區,不良貸款的存量壓力相比其它銀行還是要小一些,

北京銀行的股價相比同業也是偏低估的。

④ 四大行高股息,安全的老烏龜,大行情也有䃼漲的機會,平時都在裝睡,不影響它們每年內在價值的穩定增長。“存銀行不如買銀行股”用在四大行身上最合適,難怪保險公司最喜歡配配置四大行的股票,我個人只要有閒錢了,市場裡如果缺乏好機會時,我就會買農行的股票。

用買債券或理財的心態去買“沒有激情和速度”低估老銀行股,也是一種長線穩健的投資!目前銀行板塊估值在歷史低位,平均市盈率6.52倍,市淨率0.77倍,股息率4.43%。根據股價公式:股價=PB(市淨率)*BVPS(每股淨資產),在PB不變的情況下,BVPS每年會以

ROE*(1-分紅率) 的速度增厚,除權後的股價也以此速度增長,而分紅也是投資者獲取的收益,因此投資者可獲取約等於ROE的投資回報,以及打新股的回報率。買入銀行即使不漲,淨資產推著股價走(以年為單位),每年 10%的淨資產增速 + 4%股息+ 1% 打新股收益=15%的收益。等到牛市來臨,將有可能出現戴維斯雙擊:估值修復+情緒溢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