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智"拒絕加入RCEP後,印度評級慘遭下調,中國卻傳出大好消息

據路透社11月11日消息,國際機構穆迪週一將其判定的2020年全球主權經濟前景從"穩定"下調至"負面",聲稱顛覆性和不可預測的世界政治將減緩經濟增長,並增加經濟或金融衝擊的風險。上週一印度出於各種原因拒絕加入RCEP,幾天後傳出包括印度在內的多個國家的信用評級展望的下調的消息,印度頗為憤憤不平。此時作為世界經濟主要引擎的中國則逆勢上揚,傳出好消息,在3800多家企業參加的中國進博會,6天累計意向成交量高達711億美元(近5000億人民幣)。

前不久在多年的討論過後,一度讓外界以為對RCEP鬆口的印度,懷揣著對加入RCEP後可能有大量廉價外國產品湧入印度的恐懼,突然宣佈拒絕加入RCEP。印度當局還表示已經展開了與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但是畢竟遠親不如近鄰,恐怕歐盟方面逆天的要價也會讓印度方面瞠目結舌,併為之再次消耗一番時間了。

目前全球評級機構穆迪已將印度的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去年穆迪曾預測印度經濟2019年增速將放緩至7.3%,目前來看也是難以實現了。印度當局則對此聲稱,印度經濟基本面依然強勁,通脹受到抑制,債券收益率處於低位,印度經濟未來增長前景依舊可期。不過最近印度財政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公開了其新書,書中則闡明瞭印度經濟目前面臨挑戰的現狀。

而目前RCEP成員國則是完成了所有問題細節的討論,最快明年正式簽署協議,全球第一大自貿區也是箭在弦上呼之欲出,實打實的經濟合作效果也是即將立竿見影的顯現。而印度此番"光榮孤立"般的舉動能給其帶來多大的實際意義仍然值得商榷。不過至今其態度也是有著欲罷不能的一絲遺憾隱含其中,雖然在最近舉行的RCEP會議上,經歷各國領導人輪番苦勸,然而印度方面仍然有自己的考量不為所動。究其原因不僅有自認符合其大國地位的"平衡"戰略的考慮,也是有其對於國內政治經濟方面的考量。不過RCEP的門依然在為印度敞開,有舍才有得,之前的成功的國家經驗就擺在那裡,就看印度能否敞開心胸審時度勢去鼓足勇氣試水一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