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超市打碎罐头,工作人员做法值得称赞,家长做法更值得学习

你的孩子在公众场合犯错了,你会选择怎么处理呢?大声批评或者是当场“让他记住教训”?还是熟视无睹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或者是置之不理,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以上的所有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让孩子感到丢脸还会让孩子以后发生犯错后不敢承担事情的责任,如果熟视无睹发展下去会让孩子变得是非不分,宠出一身坏毛病。最近,却学到了真正带孩子应该有的做法。

昨天去逛超市的时候,偶遇了邻居带着孩子也是带孩子逛超市,我发现邻居还不是碰巧,而是因为一场小事件。超市在搞活动做促进活动,人也比较多。我在买菜前面不远的地方在做罐头促销,围了一堆人,隔了没一会儿,就传来一阵哭声,人群叽叽喳喳声更大了。出于好奇和当了妈妈后对孩子哭声的感知,就忙着跑过去看。

孩子超市打碎罐头,工作人员做法值得称赞,家长做法更值得学习

过去一看事件的主角还是认识的人,只见领居家的孩子正在嚎啕大哭,旁边的导购员则是一脸焦急。更加引起我注意的是一旁被打碎的几个罐头的“残破的躯体”。正准备过去问孩子,邻居从另一面出来了。然后就是过去询问孩子的状况。家长肯定最在意的是孩子有内有受伤,先看了看孩子没有受伤。邻居马上扭头就问导购员发生了什么。

只见刚才还焦头烂额的导购员总算是有个说明白的人了,原来是人家在围着做活动,试吃罐头促销。人多,孩子也想去试吃,但是进不去就用力推了一下,作用力反弹孩子撞到旁边的商品,把几个在展示的产品撞到掉在地上打碎了。

导购又说:“人太多了,我声音可能稍微有点大。问他家长在哪里,孩子可能本来害怕,又加之我声音大了,他害怕了。”邻居问清楚后,马上对导购人员表示歉意,还给导购弯腰鞠躬致欠。导购员看到马上顺势拿过来一旁的扫帚和簸箕,迅速的收拾了地上的残局。

孩子超市打碎罐头,工作人员做法值得称赞,家长做法更值得学习

孩子也不再哭了,邻居给孩子擦了擦泪痕。又让孩子给导购员和身边买东西的人赔礼道歉。周围的人都说“孩子嘛难免的”“没事,小孩子”更多的是称赞的声音“这孩子知错就改能行”“ 家长教育方法值得学习”,另据还表示出去的时候结账时会算上打碎的罐头价格。导购马上说:没事,也是我不小心,弄的孩子还哭了,我处理就好。就这样一场小小风波就这样结束了。

孩子超市打碎罐头,工作人员做法值得称赞,家长做法更值得学习

回来路上,和邻居聊了聊。孩子也因为刚才的事情逐渐平静下来和家长道出了事情的原委,随意温柔的告诉孩子遇到刚才这种,应该如何处理。孩子变现出来的样子,就知道孩子是真的记住这次事情了。

这样的教育方式。值得今天在这里告诉大家。

有时候家长教育孩子只是告诉孩子。你应该怎么去做,而不是怎样怎样。其实,告诉孩子远远不如亲自做出来,让孩子的印象更加深刻。用切实的行动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可能一部分家长觉得这本是一件小事,不值一提。大多数在乎的是孩子是否受到伤害,而不是指出孩子犯错的事情。

什么时候身体健康都是第一位的,看到孩子没受伤。接着就要了解事情的始末了,不去冤枉埋怨任何一方也不要大喊大叫溺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知道是自己的孩子犯错,道歉是必然的。做错事情就要做出反应,不管是道歉还是赔偿。

孩子超市打碎罐头,工作人员做法值得称赞,家长做法更值得学习

邻居做得好的地方在于他没有当时批评或者是大声责骂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替孩子着想。没有无条件的包庇也没有生气。因为确实给导购员造成了麻烦。明白事理,其次作为孩子的家长他首先替孩子向导购员赔礼道歉,之后让孩子也道歉。不仅让人家看到认错的态度,也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不论是谁只要做错了事情就要为之承担相对应的后果。现在替你道歉是因为还没有能力处理现在的状况。最后,就是处理问题后果。不是不处理也不是逃避。现场处理后,孩子也道了歉。主动提出要赔偿,这么做无形中是在告诉孩子,做错了不仅要道歉,要更加主动地承担这个错误带来的后果。这是作为人的方法和本质原则。

为了让孩子真正的平静下来,也为了让孩子总结经验,以后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应该怎么处理,回来的路上有意无意的给孩子加深了印象。让孩子对今天的事情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记忆,为的是避免以后这种事情的发生。

同样作为父母的我对于这样的教育方式除了佩服再有的就是尊敬。相信家里有这样的榜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一定是优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