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電商上線1.7萬套房源 電商賣房為啥今年特別火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11月12日零點剛過,京東、蘇寧、阿里巴巴三大電商平臺房產板塊就捷報頻傳。實際上,電商賣房早在十年前就有嘗試,近幾年也屢見報端,為什麼今年電商賣房特別火?

三大電商上線1.7萬套房源 電商賣房為啥今年特別火

中國商網 孫瑞/攝

三大電商平臺上線1.7萬套房源

實際上,電商賣房早有先例。早在2011年,阿里巴巴就與萬科攜手推出房產銷售的團購項目;2014年,雙方再次攜手跨界,喊出的口號

甚至轟動一時,同年,京東也開始試水房地產業務,當時遠洋地產拿出11套總價約718萬元的房源在京東展開眾籌。雖然電商賣房早有先例,不過今年三大電商平臺賣房火力全開,上線房屋數量高達1.7萬套,力度明顯加大,市場反饋效果也好很多。

數據顯示,蘇寧在今年“雙11”期間推出的1111套房已經全部秒殺完畢。京東房產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1日至11月11日,京東房產線上找房用戶數量同比增長了五倍,線上服務諮詢量增長了七倍,線上訂單量增長了三倍。

三大電商平臺房產板塊捷報頻傳源於前期大力造勢。據介紹,三大電商平臺今年都“風風火火”地加入到了賣房大軍中,上線“特價房”吸睛。

具體而言,阿里法拍共有超1萬套房源參與促銷;京東則在70城聯合超過200家開發商、投放超過6000套特惠房源,新房全款五折起;蘇寧總計推出1111套特價房源,包括學區房、地鐵房等。

電商賣房為啥今年特別火

對於今年電商賣房的熱度,克而瑞研究機構分析師肖文曉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雙11”作為國內電商的一個盛典,每年給電商行業帶來的流量和銷售量都令人驚歎,這是包括房地產行業在內的很多傳統行業都為之垂涎的。而今年房地產行業出現全國性的市場降溫,房地產企業銷售難度加大,融資困局更是凸顯。在此背景下,電商這種成本低、覆蓋面廣的線上渠道更加讓房地產企業不願錯過。

確實,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今年房地產市場降溫不少。“雙11”之前,雖然已經有多家房地產企業推出了各式促銷方案,但行業傳統的“金九銀十”在今年並沒有顯現。

在此背景下,不可否認,電商賣房確實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正如京東房產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所言,電商賣房是充分利用平臺流量、廣告等資源,將電商最擅長的促銷方式與房地產營銷有機結合的一種方式。對房地產企業而言,電商賣房為其在電商領域開闢了一個新的營銷陣地,是對傳統地產銷售模式的有力補充。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雖然今年電商賣房著實火了一把,但依然只是線下購房模式的補充,僅起到輔助性作用。房地產行業分析師嚴躍進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電商賣房更多是一種營銷手段,其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很大風險,因此消費者不會盲目線上購買,只是將其作為線下交易的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