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難,睡不好覺,多次往返ICU是因為什麼?

呼吸困難,睡不好覺,多次往返ICU是因為什麼?

呼吸困難,睡不好覺,多次往返ICU是因為什麼?

文丨陶濤 常麗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小芳,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寶寶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她三個月左右的時候,因為接觸了呼吸道感染的姐姐,之後出現了咳嗽和“噝噝”樣的喘息。用了些常用的止咳藥物,但是這些藥物並沒有起太明顯的作用。小芳的咳嗽、喘息情況反而加重,意識到這些變化的小芳爸爸媽媽,帶她於2018.11.27來到了首都兒科研究所急診就診。

由急診大夫評估後,小芳有明顯的呼吸困難,立即予以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和對症平喘的藥物,小芳的情況總算穩定下來。

當大夫們仔細問起病史的時候,小芳的確是個命途多舛的寶寶。她是個32周的早產寶寶,生後第2天就因為“食管閉鎖伴氣管食管瘻”,在外院手術治療後好轉。

呼吸困难,睡不好觉,多次往返ICU是因为什么?

由於當時小芳的病情比較嚴重,所以首先進入ICU治療,在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及其他抗生素的治療下,小芳的病情逐漸平穩,後轉入呼吸內科繼續治療,與此同時通過胸部CT檢查發現存在主氣管近端狹窄,這是一個先天性發育畸形的疾病,有可能造成小芳反覆咳喘或肺部感染遷延不愈。

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呼吸科依舊給小芳完善了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纖支鏡下明確存在支氣管狹窄。小芳在醫務人員的照料下,逐漸可以脫離氧氣,並且康復出院。

但禍根就此埋下,可憐的小芳多次因為肺部重症感染往返於ICU和呼吸科病房,原本應該在爸爸媽媽懷抱裡茁壯成長的小寶寶,就這樣在醫院和家裡輾轉。

在2019.6.10小芳再次因為咳喘加重返回兒研所,再次住進了呼吸內科病房,再次應用了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給予了對症抗炎、抗感染治療。

在呼吸內科主任的悉心觀察下,通過睡眠監測發現了小芳反覆患上肺炎的病因。由於小芳是早產寶寶,並且有氣管發育異常的雙重因素,小芳在夜間1次睡眠中,最低血氧飽和度可降至

79%(正常人一般在98%以上),並且有80餘次的睡眠中低通氣。反覆的血氧飽和度降低和低通氣顯著的影響了小芳的睡眠質量,從而影響生長髮育,並且夜間呼吸氣流減慢,使得細菌、病毒更易定植,造成反覆肺炎或重症肺炎。

鑑於此,呼吸科主任建議繼續做壓力滴定,在持續正壓輔助通氣下,小芳的低通氣次數顯著減少,血氧飽和度下降情況較前好轉,白天的精力也較前更加充沛,不再需要住院了。

呼吸困难,睡不好觉,多次往返ICU是因为什么?

故事講到這裡,下面就是內容乾貨了。

您知道兒童支氣管狹窄嗎?

兒童支氣管狹窄常見的病因主要分為兩類,先天性狹窄及感染所致狹窄。

☞ 先天性狹窄是指氣管、支氣管本身或鄰近組織發育異常而至的氣管支氣管狹窄。以氣管支氣管發育異常、血管環畸形最為常見。

☞ 感染所致支氣管狹窄由於感染所致支氣管管壁粘連、管腔狹窄。

各種原因導致的支氣管狹窄都有可能引起患兒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喘息、反覆呼吸道感染的表現。同時,由於氣道狹窄還可能出現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睡眠在人們的生命過程中佔三分之一的時間,是人類健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睡眠在兒童方面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OSAHS)主要是由於夜間睡眠血氧飽和度和睡眠中低通氣導致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小嬰兒在白天表現為情緒煩躁及易激惹等,而在大孩子中的表現為打鼾、睡眠時張口呼吸、憋氣、睡眠驚醒等。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兒童的智力、視覺和運動功能、學習記憶以及考試成績。

對於無法通過手術方法解決的支氣管狹窄引起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可以通過持續正壓通氣(CPAP)治療。

CPAP被認為是非手術方法治療OSAHS的最有效的方法,大約78%患兒應用CPAP後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同時家庭用CPAP已經面世多年,既可短期應用,也可長期治療。

呼吸困难,睡不好觉,多次往返ICU是因为什么?

如果您的寶寶也有反覆咳喘、反覆呼吸道感染的表現,或者打鼾、睡眠質量明顯降低,不妨來醫院完善相關檢查,明確氣道有沒有狹窄。

早期發現問題,積極處理,高質量睡眠有助於兒童的智力發育,與兒童的認知功能、學習和注意力密切相關,有利於促進體格的生長。睡眠還有助於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並與神經系統發育成熟、記憶的儲存有密切關係。

預告

下期將和大家聊聊——氣管支氣管異物

呼吸困难,睡不好觉,多次往返ICU是因为什么?
呼吸困难,睡不好觉,多次往返ICU是因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