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底戰場上的風笛手,吹奏開路,身經百戰卻是毫髮無損

電影「最長的一天 The Longest Day 」中有一幕,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反攻歐洲時,當英軍在諾曼底搶灘登陸時,一名蘇格蘭風笛手在海灘上吹奏,令肖恩•康納利所飾演英兵生厭,有人甚至要用綿花塞住耳朵。

電影中的這個情節其實並不是杜撰,現實中確有其人其事。這位戰士蘇格蘭風笛手就是史稱“瘋癲”風笛手的威廉•米林(William 'Bill' Millin),小名比爾(Bill),經常被暱稱為風笛手比爾(Piper Bill)。與電影中不同的是,現實中的比爾,極受官兵歡迎,並不是電影中的那般令人討厭。

1944年6月6日清晨,比爾只攜帯了蘇格蘭風笛,沒有配備武器,就隨同英軍第1特遣旅,在法國諾曼底英軍登陸區 劍灘 Sword Beach 搶灘登陸。

在德軍密集炮火下,比爾滯留水中,未能順利上岸,身邊同袍相繼中槍倒下,場面混亂血腥。已上岸英軍亂作一團,受制於守軍火力,寸步難移,處於劣勢,情況十分危急,英軍大有於劍灘全軍覆沒之勢。

此時的比爾,雖然有點害怕,但仍能勉強站在水中,不知那來傻勁,他奮勇吹奏曲目 "蘇格蘭高地的少年 Highland Laddie"。樂曲聲如同天籟之音,令被動的英軍士氣大增,人人振臂互相鼓勵,歡呼聲響遍灘頭。

英軍第1特遣旅指揮官賽門•弗雷澤 Simon Fraser 勳爵 見奇蹟出現,立即大聲命令比爾再來一曲,不要停止演奏。因為是上級指令,於是比爾狼狽上岸,站直身體,在海邊來回步操,再吹起 ''去小島的路The Road to the Isles''。

海灘上俯伏著英軍,如同著魔,馬上伴著風笛聲向前衝鋒。最後登陸成功,殺敗德軍,建立灘頭陣地。其後,有生還英兵表示,比爾奏出救命音符,令登陸大軍士氣高昂,取勝才有可能。

其後英軍向內陸推進,比爾一如以往行在最前,沿途吹起風笛,為部隊開路。縱使其他隊員頻頻中槍,但比爾卻絲毫無損,連他自己也感到奇怪,難道有神明護體。

一日,謎底終於解開,據被俘德軍表示,當他們看到比爾,一致認為這人精神有問題,看他身上並沒有武器,所以才放過他。但為何連流彈也沒傷及比爾,這個就只能問蒼天了。

2010年8月17日,比爾去世,享年88歲。現在的諾曼底劍灘旁,建有比爾銅像,紀念 D-DAY 這傳奇一刻。

在任何戰鬥中,除了武器,士氣也非常重要。

一段樂曲,一首好歌,的確能激勵人心。

諾曼底戰場上的風笛手,吹奏開路,身經百戰卻是毫髮無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