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說“絕學無憂”的真實意思,與大部分人所想的恰恰完全相反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道家是不推崇知識,就連老子都說過”絕學無憂“這樣的話。“絕學無語”很多時候被理解成為“斷絕學習就不會有憂愁”。老子為什麼要說這樣的話?既然老子有這樣的認知,為什麼又要作一個飽讀詩書的人?為什麼還教學育人?那收什麼徒弟寫什麼書?從最樸素的邏輯來看,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這是一種言行不一的行為,也就是

悖論,是不成立的?

絕學無憂這個詞確實是出自《道德經》,原文如此: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絕學無憂。 ——《道德經》第十九章

(因版本不同,絕學無憂斷句所在章節不同,大魚讀的是以上章節版本)

對於普遍釋義的懷疑

大概翻看了一下關於這一段話的現代文翻譯,果真很白話,就是字面直譯:拋棄聰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棄仁義,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也就沒有了。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按照後人對於道家和儒家的認識來說,能夠這樣來解釋這段話也算不上是錯誤,畢竟大家都是默認這兩家是不太對付的,所以怎麼看,來自《道德經》的這段話都是對孔子觀點的駁斥。但是按照這個思路來看“絕學無憂”這一章,卻是處處都不通的。

說是絕聖棄智,意思為拋棄聰明智巧。如此以來,何以建屋,何以果腹?就連最基本生存都是大問題,談何道,說什麼自然。人道也是道,好嗎?這種解釋完全是違揹人道的,好嗎?有人說,此處的智,指的是投機取巧,我倒覺得這種解釋才是強行附會。就算是投機的意思,投機者為誰?投的什麼機?那又與民何利之有?此處不通。

老子所說“絕學無憂”的真實意思,與大部分人所想的恰恰完全相反

其二又說絕仁棄義,到此可謂是直接與儒家對上了,也是許多人用來表明老子立場的一大根據。其實此處反倒最為不通,既然棄仁義,那為何又要“復孝慈”?這不是打臉嗎?老子都那麼超凡脫俗了,還顧及什麼人間孝慈父子兄弟?老子會贊同孔子那一套父子君臣的說法嗎?若是按照大部分解釋而言,這可真是給臉又狂自打臉的一句話。所以,此處又是不通。

再者又說絕巧棄利。大概自古世人就看透了人的趨利避害的本能,世間人芸芸,往來皆為利,盜賊生,且是有些道理的。但是僅僅是在拘限的範圍內來看才算是成立,侷限性是非常大的。

以大魚的淺見來說,普遍來說現在人對經書中所列這三項的解釋問題是很大的。而後,人們又根據這種解釋,註解了下面的內容,“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前面的鋪墊都是有問題,後來的理解也不會深入到哪裡去。

既然說到這三個詞,先簡單的說一下前面兩個詞的意思。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個人感覺這話說的是極有分寸的。

我們且不說見素抱樸具體的意思,先用我們最普遍的常識來理解一下“見”和“抱”這兩個動作,他們都有一個共性——都是有選擇的行為。怎樣辨別素和樸?當然是因為有與之不同甚至相反的存在,才能可見,可保持;少什麼樣的私,又要減什麼樣的欲?當然也是有了比照才能有選擇。正如經書中常體現的“福兮禍兮”的哲學理念,凡事有個多面性。

見是有目標的,抱也是有目標的,是在一片繁華中的選擇。我們很難在一片完全相同的花海中辨別出自己最想要的那一朵,在不同的品種中選擇出自己心儀的會更簡單。所以,所謂見素抱樸,其實是有對比才能有範圍,有標準,是相對而言的。同樣的,對於少私寡慾,經書中沒說是“絕私滅欲”,為什麼?第一是因為不可能,第二是因為不能,因為所謂私慾是人之本能,人道之自然,同樣也是天道之法則。

可見,對於素、樸、私、欲,道家並不追求“趕盡殺絕”,但求適度共存

,由此倒也符合道家的原則宗旨。

但是,與之相交,“絕學無憂”明顯比前面的要求更苛刻多了。那麼絕學無憂真正的意思到底事什麼?難道真的是拒絕學習,一生無憂了嗎?

絕學無憂

斷絕學習,就不會再有憂愁;學的越多,想的越多,就越多愁……把這個詞語解釋稱這種意思的人不在少數,還挺多人支持。但是問題來了,用頭髮稍想一想,那些啥都不學,啥都不會的人真的絕憂了嗎?怎麼可能,絕憂又不是絕育,刀一揮就萬事OK了。

不同知識層面的人思考不同的問題,不同環境的人不同的考慮,不同性格的人不同的視角……人一旦開智,就逃不過“憂”這種行為,三歲小孩還會為一個玩具苦惱呢。所以要真正無憂,估摸得是個……說不好是什麼,因為即便是傻子還有個喜歡愛好,就是低於人的動物貓貓狗狗還有“憂”這種情緒。我們不能說動物知道的太多了吧。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無論這種思考在別人看來是複雜的還是簡單的,是無聊的還是有趣的,對於這種思考的主體來說,那就是他對這個事件做出的全部的反應,那就是他的世界。就像我們無法理解那個曾經用一個腎換一部蘋果手機的學生一樣,對旁觀者來說這太不值,但是對當事人來說,當時這件事就是他最有價值的地方。看來,

通過斷絕學習以達到無憂,此路是完全不通的。

老子所說“絕學無憂”的真實意思,與大部分人所想的恰恰完全相反

那麼,絕學無憂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有沒有想過,絕還有另一種意思,叫做“窮極”

由上我們可以看出,無知並不是無憂的途徑,但是真正的智慧卻可以讓人擺脫煩惱,這是實踐經驗驗證過的。是的,絕學無憂並非是很多人認為那種“斷絕學習”,它的意思恰恰相反,而是高層次高水平的學習,以此獲得智慧,這才是到達無憂的真正途徑。

道家有一種非常高境界的知識層級,叫做“不知之知”,我想這才是“絕學無憂”最正確的解釋和最真實的含義。我們都知道道家追求道,追求自然,追求本初,追求太一,而對此,就有這麼一種說法,那就是追求嬰兒般的純白,且有經書原文為證: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道德經》第二十八章

追求嬰兒的純真倒是不假,但這絕非是彪炳無知的理由。

這是一個倒敘,是先有之前的“……為天下溪,常德不離”等等,才有之後的“復歸於嬰兒”,這是一種返璞歸真,是得大智慧後的內斂,無知無法昇華到這個境界。

道家所說的“不知之知”,是知盡天下之後的返璞,和嬰兒僅僅是狀態的形同,至於內心,那是千差萬別的。對於道家所說的這種境界,莊子就在《大宗師》中借用孔子和顏回的故事進行的論述,也就是顏回坐忘的故事(故事稍長,就不多做敘述)。故事中提到的“忘”,就是道家所說的不知之知的方法,也就是棄知。

無知是自然的產物,不知是精神的創造。——馮友蘭

無論是不知之知,還是棄知,還是“忘”,與所謂的無知可謂是雲壤之別,一個是過盡千帆,參透世間,一個是井底之蛙,方寸不覺。而前者,不知之知才是所謂“絕學無憂”的真實的寫照,並非什麼斷絕學問以達無憂,而是窮極學問,參透世間。

絕學無憂的啟發

道家的境界標準中,能夠到達”不知之知“的人便可稱之為聖人,道家更多的是追求”內聖“,也就是精神層面的解放和超然。當然,這對於大部分來說是非常難。見素抱樸很難,少思寡慾很難,所以《道德經》中還是遵循人慾,留有空間,這本身也是法天道的一種行為。最後,提到的無憂,更難,無憂之後,所謂素、樸、思、欲,自然迎刃而解。但是,老子是非常智慧的人,既然不可攀登的高山,那就不必再拿出來拉口號,既然拿出來了,那就是有路可走的啊。

老子所說“絕學無憂”的真實意思,與大部分人所想的恰恰完全相反

對於人而言,“學”反倒是最簡單的了。人從原始的、最初始的時代開始就踏上了“學”的道路,而每個人從來到這個世界那一刻開始也已經開啟的“學”的征程。所以,“學”早就成為人的一種本能,是智慧的表現形式,其中蘊含了模仿、思考、實踐、思過、總結等等諸多過程,並不是簡單的符號的記憶和重複,這是一種偉大的行為技能。

幾千年前的老子自然是大智慧者,所以他說”絕學無憂“,就是告訴我們若要到達更高的境界,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無知並不會讓人活得更簡單,更不是什麼解憂的良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