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殖:中蜂與意蜂的區別(掌握好有利於養蜂定位及區別管理)

我們常說的土蜂即是叫中華蜜蜂,簡稱中蜂,中蜂適應性強,在地形複雜、氣候多變、雨霧多、早晚溫差大、蜜源植物分散、胡蜂等敵害多的山區都能繁衍不斷。

●中華蜜蜂:

有7000萬年進化史,又稱中華蜂、中蜂、土蜂,是東方蜜蜂的一個亞種,是中國獨有的蜜蜂當家品種,是以雜木樹為主的森林群落及傳統農業的主要傳粉昆蟲。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採集力強、利用率較高、採蜜期長及適應性、抗蟎抗病能力強,消耗飼料少等,是意大利蜂無法比擬的優點,非常適合中國山區定點飼養。耐低溫、出勤早、善於蒐集零星蜜源,對保護生態環境意義重大。2006年,中華蜜蜂被列入農業部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

外貌:

體軀較小,頭胸部黑色,腹部黃黑色,全身披黃褐色絨毛。

蜜蜂養殖:中蜂與意蜂的區別(掌握好有利於養蜂定位及區別管理)

習性:

飛行敏捷,嗅覺靈敏,出巢早,歸巢遲,每日外出採集的時間比意大利蜂多2-3小時,關於利用零星蜜源。抗蜂蟎和美洲幼蟲腐臭病能力強,不採樹膠,分泌蜂王漿的能力較差,蜂王日產卵量比西方蜜蜂少,群勢小。

形態特徵

蜜蜂具有一般昆蟲的形態特徵,體軀分節,分別集合為頭部、胸部和腹部三個體段。在部分體節上著生成對的附肢,附肢也分節。外骨骼的體殼支撐和保護蜜蜂的內部器官。體表蜜生絨毛,具有護體和保溫作用。特別在寒地越冬結團的蜂群,蜜蜂絨毛保溫意義尤為重要。頭部和胸部的絨毛呈羽狀分叉,這對蜜蜂採集花粉和促進植物授粉具有特殊的意義。蜜蜂體表有些空心狀與神經相連的毛是蜜蜂的感覺器官。

●意大利蜂

是西方蜜蜂的一個品種。原產於意大利的亞平寧半島。產育能力強,對大宗蜜源類似平原地區的採集能力強,但對零星蜜粉源山區地方的利用能力很差;對花粉的採集量大。在夏秋天兩季,往往採集較多的樹膠。分泌王漿的能力強於其它任何品種的蜜蜂。飼料消耗量大,在蜜源貧乏時,容易出現食物短缺現象。性情溫馴,不怕光,開箱檢查時很安靜。方向定向力較差,易迷巢,盜性強。清巢習性強。以強群的形式越冬,越冬飼料消耗量大,在高寒地區越冬性能差。抗病力較弱,易感染美洲幼蟲病、麻痺病、孢子病和白堊病;抗蟎力弱,極易遭受蟎害。抗巢蟲的能力較弱。要經常使用抗生素。

外貌:

腹部細長,腹板幾丁質為黃色。個頭比中蜂大。

蜜蜂養殖:中蜂與意蜂的區別(掌握好有利於養蜂定位及區別管理)

原產地地中海氣候和蜜源條件的特點是:冬季短、溫暖而溼潤;夏季炎熱而乾旱,花期長。在冬季長而嚴寒、春季經常有寒潮襲擊的地方,適應性較差。

中蜂的最大優勢在於對我國生態地理環境條件具有獨特的適應性,也是我國特有的生態條件形成的。

中蜂相對意蜂來說基本有以下20個特點:

一、中蜂群勢小


正常情況下,蜂群的群勢取決於蜂王產卵力和工蜂的壽命。蜂群的理論群勢可通過蜂王的日平均產卵量和工蜂的繁殖期的平均壽命推算。由於中蜂蜂王的日平均產卵為750粒,中蜂工蜂的平均壽命為35天,所以中蜂的理論群勢為:

中蜂理論群勢(只)=750*35=26250(只)

而意大利蜜蜂,由於意蜂蜂王的日平均產卵為1500粒,意蜂工蜂平均壽命為35天,所以意蜂的理論群勢為:

意蜂理論群勢(只)=1500*35=52500(只)

二、中蜂個體小


中蜂和意蜂3型蜂體長

蜜蜂養殖:中蜂與意蜂的區別(掌握好有利於養蜂定位及區別管理)

蜜蜂養殖:中蜂與意蜂的區別(掌握好有利於養蜂定位及區別管理)

三、中蜂3種類型蜂的發育期較短


中蜂和意蜂3型蜂各發育階段發育期(日)

蜜蜂養殖:中蜂與意蜂的區別(掌握好有利於養蜂定位及區別管理)

中蜂3種類型蜂從卵到成蜂羽化出房的各階段發育歷期,除了蜂王外,工蜂和雄蜂都比相應意蜂的短。


四、中蜂巢房較小


中蜂和意蜂3型蜂巢房大小

蜜蜂養殖:中蜂與意蜂的區別(掌握好有利於養蜂定位及區別管理)

中蜂3型蜂巢房比相應的意蜂巢房小。中蜂雄蜂的封蓋呈“笠”狀,且尖頂有小孔。

蜜蜂養殖:中蜂與意蜂的區別(掌握好有利於養蜂定位及區別管理)

五、中蜂善於利用零星蜜源


中蜂可採集深度較低的花蜜,有利於利用花蜜濃度較低的蜜源和在蜜源深度較低時就可搶先採集。

蜜蜂養殖:中蜂與意蜂的區別(掌握好有利於養蜂定位及區別管理)

研究顯示,當花蜜糖濃度30%-40%時,兩者採蜜差異不顯著,50-70%的,意大利蜂高於中蜂9.28%,低於20%時,中蜂採蜜量高於意大利蜂9%以上。

中蜂嗅覺比意蜂靈敏有利於於發現和利用零星蜜粉源。飛行敏捷善於避過胡蜂和其他敵害的追捕,也有利於利用山區蜜粉源。可做到無大蜜源時飼料自給有餘。中蜂善於利用零星蜜源是中蜂能適應山區丘陵地區生存的重要因素,也是中蜂能定點養殖的關鍵因素。

六、中蜂工蜂扇風時頭朝外


在炎熱季節,蜜蜂常常要通過扇風來增強蜂巢通風,從而降低巢內溫度。意蜂扇風時,是採取頭部朝向蜂箱巢門的姿勢扇風,將風從蜂箱中抽出。而中蜂則相反,中蜂扇風時採取的姿勢是頭部朝向巢外,將風鼓進蜂箱。中蜂的這種扇風方式,一方面將外界較冷的空氣扇入巢內,使得箱內較溼熱的空氣冷卻成水氣,並凝結在箱壁形成水珠,另一方面致使巢內的溼氣難以排除,而導致巢內相對溼度較高。

蜜蜂養殖:中蜂與意蜂的區別(掌握好有利於養蜂定位及區別管理)

中蜂巢內常年可保持溼度在80%-95%之間,大流蜜期的雨天可高達100%。中蜂通風的方式決定了中蜂在潮溼的南方釀不出含水量很低的蜜。由生態適應性決定山區地方才有真正的中蜂蜂蜜,由通風方式決定了蜂蜜的黏稠程度,中蜂夏蜜產量最大,夏季溫度高,與巢內的溫度形成最大的反差,所以凝結成水氣導致巢內溼度非常高,所以中蜂所產夏季百花蜜即土蜂蜜的濃度是不可能高的。含水量超過20%。

七、中蜂不採膠


中蜂不具採集樹膠的習性。中蜂營造巢脾,粘固框耳,填補箱縫隙都完全用自身分泌的純蠟,而不採集植物的芽苞、樹皮或莖幹傷口上的樹膠來補充。因此,中蜂巢脾熔化提取的蜂蠟,不僅顏色潔白,而且熔點比較高,中蜂蠟的熔點66℃,意蜂蠟的熔點64℃。蜂王漿蜂花粉蜂膠都是意蜂的產物。

八、中蜂怕震動易離脾


蜂群受到輕微震動後,工蜂即會離開子脾偏集於巢脾的上端及旁邊,若受到激烈震動就會離開巢脾往箱箱角集結,甚至湧出巢門。中蜂怕震動易離脾的特性,雖然在取蜜時很容易抖蜂取蜜脾,但對長途轉地飼養很不利,會使幼蟲長時間得不到哺育和保溫而造成死亡,導致到達目的地後群勢嚴重下降。所以中蜂一般都定點養殖,而不長途追趕花期。

九、中蜂易飛逃


中蜂對自然環境適應極為敏感,一旦原巢的環境不適應生存時就會發生遷棲,另尋適當巢穴營巢,這種習性稱之為“飛逃”。

十、中蜂分蜂性強


自然分蜂指在蜜粉源豐富、氣候適宜、蜂群強盛的條件下,原群蜂王與相當數量工蜂和部分雄蜂飛離蜂巢,另擇新居營巢生活的群體活動。它是蜜蜂群體自然增殖的唯一方式。 中蜂好分蜂,這是適應性強的表現。但好分蜂,難於維持強群,所以中蜂單產較低。

十一、中蜂白天性躁,夜間溫馴


中蜂在白天不如意蜂溫馴,但在夜間中蜂的防衛能力很差,當夜間開箱檢查時,工蜂容易離脾,但不會隨便用蜇針攻擊敵害物,這點剛好與意蜂相反,意蜂在夜間只要稍微揭開箱蓋,手碰巢脾時就立即被螫。

十二、中蜂盜性強


發生盜蜂,一般是強群盜弱群,有王群盜無王群,缺蜜群盜有蜜群,無病群盜有病群。物競天擇,自然選擇。

十三、中蜂蜂群失蜂王后易出現工蜂產卵


蜜蜂養殖:中蜂與意蜂的區別(掌握好有利於養蜂定位及區別管理)

十四、中蜂造脾迅速


中蜂造脾快又整齊是它一種本能,是長期遺傳下來的一種特性。中蜂在自然界生存,為了防禦巢蟲危害,常常要咬掉舊脾再造新脾;為了避開不良環境常常要遷飛,另營新居。因此,造就了中蜂多泌蠟、快造脾的特性。

蜜蜂養殖:中蜂與意蜂的區別(掌握好有利於養蜂定位及區別管理)

由於中蜂不採膠,所以中蜂的巢脾潔白,但強度比意蜂巢脾差。

十五、中蜂好咬舊脾,喜新脾


蜜蜂養殖:中蜂與意蜂的區別(掌握好有利於養蜂定位及區別管理)

十六、中蜂抗病蟲害特性


雅氏瓦蟎,又叫大蜂蟎,是當前嚴重危害西方蜜蜂,特別是意大利蜜蜂的寄生蟎類。當蟎寄生在封蓋蛹內,使蛹發育不良,無法發育成健康的成蜂。蜂蟎是中華蜜蜂的原始寄主,經長期互相抗爭,已對中華蜜蜂沒有明顯危害。工蜂的蛹不被寄生。只有少數蟎寄生在雄蜂的封蓋幼蟲及蛹內(佔雄蜂房10%以下),不造成危害。

中蜂對小蜂蟎(亮熱厲蟎)也具有抗生。福建農林大學龔一飛教授曾於1962年7月特地用小蜂蟎嚴重危害的2框意蜂爛子脾,脾上可見小蜂蟎縱橫爬行,分別插進2箇中蜂群的中央,3日後檢查蜂群,發現爛子全部被清除乾淨,並一直觀察到第2年7月,試驗群繁殖和採蜜正常不受危害。

美洲幼蟲腐臭病是歐洲4大種蜜蜂的一種頑固的傳染性幼蟲病害,蜂群得病後引起3-4日幼蟲死亡。該病病原是幼蟲芽胞桿菌,這種桿菌抗藥性很強,一般很難根治,是一種嚴重危害意蜂的病害。中華蜜蜂幼蟲不受此病感染,如果將已得美洲腐臭病的意大利蜂子脾插入中蜂群內,中蜂會清理其中有病的意蜂幼蟲,而從不傳染本群幼蟲。中蜂抗美洲幼蟲腐臭病的原因,是幼蟲體內的血淋巴蛋白酶不同於西方蜜蜂,具有抗美洲腐臭病基因。

南方山區危害蜜蜂的兇惡的胡蜂達5種,尤以馬蜂最兇猛。但中蜂飛行靈活敏捷,進出巢門直入直出,在巢門口停留的時間很短,善於躲避胡蜂危害。特別是胡蜂猖獗的炎夏期間,中蜂還有在清晨和黃昏突擊進行採集的特殊習慣,可以大大減少胡蜂及其他敵害的捕殺。若遇到小型胡蜂在巢門口侵襲時,中蜂守衛蜂數量增加至幾十只,在巢門板邊上排列成一行,一起搖擺腹部,突然緊縮翅膀發出一致發出“唰”、“唰”聲,以恐嚇胡蜂。當大型胡蜂侵犯時,守衛蜂龜縮到巢門內,讓來犯者進入巢門。胡蜂進入巢門後,巢門內附近的青年蜂立刻與胡蜂廝殺,扭成一團,由於在巢內廝殺,胡蜂無法逃脫,眾多工蜂即可把胡蜂殺死。中蜂這種防禦的胡蜂的能力遠遠超過西方蜜蜂。

十七、中蜂抗寒


中蜂個體比較耐寒。中蜂個體的安全臨界溫度為10℃,意蜂為13℃。中蜂在氣溫5-6℃時出現輕度凍僵,2-4℃時開始完全凍僵,0℃時完全凍僵;意蜂在氣溫7-9℃時輕度凍僵,4-5℃時開始完全凍僵,2-5℃時15-20分鐘完全凍僵。

中蜂在氣溫9℃就能安全採集鵝掌柴蜜源;在晴天,即使陰處氣溫只有7℃時,中蜂也能大量出勤採集柃樹蜜源。而意蜂要在14℃以上才能正常出外採集。據觀察,氣溫低於14℃時的鵝掌柴花期,中蜂蜂群出勤數明顯高於意大利蜂群。中蜂耐寒的特性,有利於利用冬季的蜜源。

中蜂是一個抗寒性強的蜂種。由於中蜂群具有完善的抗寒特性,這說明它的起源是在溫帶地區,然後再向亞熱帶、熱帶地區擴散。

十八、中蜂蜂蜜日產量低


中蜂工蜂個體比意蜂小,每次採蜜量也比較少。中蜂在大流蜜期的日採蜜量不如意蜂。但中蜂習性勤勞,早出晚歸,善於充分利用零星蜜源,在同樣零星蜜源情況下,意蜂入不敷出,而中蜂尚有貯存。

十九、中蜂蜜房封蓋乾白型


蜜蜂養殖:中蜂與意蜂的區別(掌握好有利於養蜂定位及區別管理)

二十、中蜂認巢能力差,易錯投中蜂


由於中蜂認巢能力差,易錯投,所以排列蜂群時應利用地形地勢分散排放,蜂群之間要有適當間隔。整齊排列的肯定不是中蜂。

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近代養蜂業的文化建構一直模仿西方的技術體系,引進西方蜜蜂優良品種意大利蜂,以至於今天外來蜂種引發的生物汙染導致了中華蜂的瀕臨滅絕,保護中華蜂迫在眉睫。

中華蜂與中國不同類型生態系統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和中國數以萬計的生物物種結下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並且中國本土眾多植物的順利授粉傳種必須依靠中華蜂。

一旦中華蜂在中國本土生態系統中缺位,那麼依靠中華蜂授粉的植物將無法正常繁衍,與之有食物鏈關係的昆蟲和鳥類等也隨之減少,本土生物特種多樣性水平將急劇下降,中國整體的生態安全將蒙受致命打擊。

只胡挽救中華蜂這一土生土長的蜂種,使其不偏離中國養蜂業的技術體系,中國的生態安全才能得保障,中國養蜂業的興盛也就指日可待。

中蜂適應性強,在地形複雜、氣候多變、雨霧多、早晚溫差大、蜜源植物分散、胡蜂等敵害多的山區都能繁衍不斷。

具有抗寒、耐熱能力強。早春外界氣溫2攝氏度時,即能出巢飛翔,早春和晚秋氣溫在7-9攝氏度,夏季氣溫在35攝氏度以上,都能較好的出巢。中蜂體小翅長,飛行迅速,行動敏捷,能很好地逃避山區天敵的捕食和不良的天氣。採集勤奮,而且比意蜂出巢早、收工晚,全天採集次數多。

蜂王產卵量較少,每晝夜產卵900-1100粒,少的800粒左右,各地中蜂蜂王繁殖期平均產卵量為600-1300粒,因此不易飼養成大群。

中蜂造脾快,蠟質好,但不採樹膠,泌漿少且較稀,王漿產量比不上意蜂;不喜歡舊巢脾,有咬脾的習性。

中蜂對蜂蟎抵抗力較強,但對囊狀幼蟲病、歐洲幼蟲腐臭病、蠟螟幼蟲(俗稱巢蟲、綿蟲)等抵抗力弱。好分蜂,不易維持大群;護脾能力差,戀脾戀巢性弱,一經振動就離脾,不易長途轉地。遇到嚴重病、敵害侵襲或惡劣環境缺蜜時易飛逃;識巢能力差,易發生迷巢。蜂群失王后易出現工蜂產卵現象。

中蜂對意蜂的入侵不敏感,常視為同伴,往往因幾隻意蜂入侵,圍殺中蜂王,殺死中蜂王后,意蜂全巢來盜中蜂群。中蜂的生存面臨重大的挑戰。

總體來說,中蜂具有很多優良特性,再加上它能節約飼料,並能根據外部條件的變化調節產卵量,因此飼養中蜂比較穩產。一般不需要人工飼餵,具有“大年豐收,平年有利,歉年不賠”的穩產性狀,適宜定地飼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