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第一大鎮的“城市經”:獅山千億產業如何實現“大象起舞”

製造業重鎮如何造城?廣東第一大鎮獅山鎮開啟了探索之路。11月12日,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舉行了“築夢新獅山 製造新城市”城市推介會,向外界拋出了這個千億大鎮的城市夢想,包括有軌電車、慢行系統等一系列城市利好浮出水面。同時,“三舊”改造重點項目和1880畝的十大產業社區等項目也對外亮相。

“獅山雖然是一個鎮,但是視野和眼光不能侷限在一個鎮,大鎮要有大作為和大夢想。”獅山鎮委書記林健說。獅山將對標新加坡,建設高品質生態園林城市,獅山希望,通過重塑空間格局,構建城市獅山新內涵,讓千億產業實現“大象起舞”。

城市新需求

產業重鎮面臨的新命題

如果獅山鎮是一個地級市,2018年稅收收入在廣東省21個地級市中排名可以在第幾名?答案是第16名。作為千億大鎮,獅山鎮一向擁有傲人的經濟成績,2018年獅山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48.72億元,佔佛山市的10.55%、南海區的37.33%;產值2000萬元以上的規上企業,有1032家落戶在獅山,佔佛山的15.66%、南海的37.84%;獅山鎮還擁有652家高新企業,佔南海的42.8%。

廣東第一大鎮的“城市經”:獅山千億產業如何實現“大象起舞”

日前披露的獅山鎮前三季度經濟“成績單”顯示,今年1—9月,獅山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42.51億元、全社會工業總值2812.1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670.77億元。同時,獅山還完成超千萬元招商引資項目總數104個,投資總額167.82億元,其中11個為高端裝備製造項目。

回顧獅山鎮的發展歷程,其發展製造業時的魄力可用“強悍”來形容,製造業也造就了獅山的輝煌,鎮內擁有裝備製造、家居門窗、半導體照明、汽車製造與配件等六大產值超百億的支柱性產業,連續三年蟬聯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第二名,是廣東第一大鎮。

但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獅山鎮的人才集聚也進一步加快。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獅山鎮常住人口近90萬,其中戶籍人口30萬,外來人口近60萬,他們都對獅山的城市化配套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僅如此,在粵港澳大灣區時代,獅山曾經賴以發展的環境也在發生著變化。千億大鎮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著全新的挑戰。

從“產業獅山”挺進“城市獅山”,是獅山鎮發展理念的一次自我革命,是產業結構的升級、城市品質的升級,也是千億產業的一次重要轉型和探索。

事實上,早在今年初,獅山鎮就已經提出,要將區域內的博愛新城、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南海大學城,以及獅山科技工業園(南園)緊密連接,重點打造約100平方公里的城市核心區。目前博愛湖南湖區已經正式對外開放,佛山西站樞紐新城也已經正式對外公佈了未來的發展藍圖。

“依託優越的科創元素、產業資源和生態資源,獅山完全可以打造科創生態產業新城,並在廣佛極點中,成為廣州黃埔科學城之後的廣佛第二創新區。”獅山鎮鎮長黃偉明表示,如果盤活博愛新城、大學城和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周邊的存量土地資源,來推動三城的融合發展,必將形成新的增長動力。

城市新夢想

有軌電車+慢行系統打造人居新體驗

城市建設、交通先行。在發佈會上,城市獅山未來的發展願景以及未來發展規劃也一一展示出來。

打開獅山地圖,只見佛山一環縱貫獅山南北,廣三、廣肇高速橫亙全鎮東西,構建起快速便捷的公路網絡。

廣東第一大鎮的“城市經”:獅山千億產業如何實現“大象起舞”

這些快速公路,極大地縮短了獅山鎮與主城區和珠三角各地的距離。數據顯示,2006年,佛山一環的開通,讓獅山鎮與佛山市中心城區的行程縮短到10分鐘之內;廣三高速、廣肇高速的開通,則讓獅山轄區內任何一地,都可以在10—15分鐘內駛入高速。

快速公路系統,成為獅山鎮產業快速發展的支撐要素之一。“在一個鎮域裡面,能夠同時擁有地鐵、城軌、高鐵這些交通配套的,我想在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黃偉明驕傲地說。

獅山鎮的底氣,來自正在快速構建的軌道交通網絡。在獅山,南廣高鐵、貴廣高鐵、廣佛肇城際和在建的廣佛環線穿城而過,在建的佛山地鐵3號線和已經上報國家發改委的佛山地鐵4號線均在獅山設有多個站點,正在規劃中的佛山地鐵8號線、14號線、廣州地鐵28號線也有望延伸到獅山。

為了彌補佛山地鐵3號線和4號線未覆蓋的區域,獅山鎮還提出了有軌電車解決方案,有望以“空軌”連接南海大學城、博愛新城、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甚至是小塘城區,未來還有望向東連接裡水、對接廣州,向西通往丹灶、輻射三水。同時,獅山將串聯鎮內生態資源,擬定六環一線徒步方案,打造濱水綠道和慢行綠道,對標新加坡打造生態園林城市。

“我們要讓‘活水’進入獅山,南海大學城也將依託水體打造濱水綠道,在樹林中打造慢行綠道,並利用高架橋在親水平臺和道路旁佈置休憩設施,打造生態廊道,為市民打造慢享生活。”黃偉明說。

對獅山鎮來說,如此下功夫打造軌道交通、慢行系統,營造優越生態環境,其根本目的,就在於讓城市更加註重人居體驗。

為何如此注重人居體驗?在南海,“千燈湖傳奇”已經給出了先例。設計方SWA集團結合既有河網和現代景觀打造了阡陌縱橫、湖光山色的水系,吸引了眾多金融機構落戶,成為“千燈湖傳奇”誕生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如今,南海區也明確提出“再造高質量發展新南海”,並提出以佛山西站為核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西部樞紐新城,再造一個千燈湖傳奇。

獅山鎮毫不掩飾人居體驗對“城市獅山”夢想的意義。“藉助區域內的科創元素、產業基礎和自然資源,獅山的未來一定是風光無限。”黃偉明說,未來在獅山將能夠實現生產、生活和生態“三生共融”,讓市民在獅山找到詩意的棲居。

城市新動力

以城市“反哺”製造業撐起製造脊樑

“很震撼,之前對獅山印象是製造業很強,在瞭解城市獅山未來的願景之後,對這個廣東第一大鎮未來的格局和視野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金地商置光電地產集團廣州公司投資擴展部投資總監陳金城說。

在會場外面,眾多到場的企業家與陳金城一樣,仔細看著獅山未來的城市規劃展板。“如果未來有軌電車和慢行綠道建設起來,加上目前現有豐富的生態資源,獅山的吸引力將會大大增加。”陳金城說,此次推介會對於已經紮根獅山的一眾企業來說,無疑是利好的“強心針”。

眾所周知,交通、醫療、教育等城市配套體系是吸引人才等創新資源集聚的重要條件,如配套不足將大大弱化了獅山留人的能力。

佛山安捷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松璋每週都會從廣州來到位於獅山的佛山安捷健康產業園,跟進產業園日常建設的各項具體事宜。這個由鍾南山院士團隊產學研轉化平臺——廣州呼研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園區,未來將會吸引多個項目與人才來到獅山,預計5年內實現產值超3億元。

“獅山最大的優勢是政策扶持和後續的產業化配套,但是在人才吸引等方面則還有待加強。”王松璋說,目前不少研發人員都是每天來往廣州和佛山之間。

不僅是王松璋,如今,獅山已經進入到創新驅動的發展時代,區域內目前就聚集了包括蘇州納米所、中國(廣東)機器人集成創新中心、遺傳工程的共享平臺、廣工大數控裝備研究院等16個創新平臺,這些創新平臺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科技成果,還有高端技術人才。與此同時,在南海大學城裡也彙集了華南師範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等6所職業大專院校,在校學生5萬人。

廣東第一大鎮的“城市經”:獅山千億產業如何實現“大象起舞”

“隨著獅山的城市各項配套逐漸完善,未來獅山的潛力、張力和爆發力必將是無限的。”黃偉明說,依託龐大的製造業基礎,未來獅山將要建設科創生態產業新城,打造為廣佛第二創新區。

黃偉明表示,城市獅山的未來預期,將會對標新加坡,建設高品質生態園林城市,是高度集聚的城市中心、充分凸顯的生態環境、全面革新的人居體驗、製造服務深度融合的結合,最終實現“林在城中有,人在林中走”的願景。

從產業走向城市,以城市力撐產業。千億大鎮要實現“大象起舞”,這是獅山這座製造業重鎮的城市化路徑,是獅山未來要交的答卷,同樣,這也是中國製造業城鎮面臨的共同問題。城市獅山的建設,將為中國製造業重鎮的高質量發展闖出一條新路,從而為中國製造業城市轉型探路。

廣東第一大鎮的“城市經”:獅山千億產業如何實現“大象起舞”

《做強“城市獅山”戰略研究報告》昨正式發佈

依靠工業帶動城鎮化,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取得了驕人的經濟成績單。但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加速、佛山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等,對獅山的城市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獅山亟須實現從產業城市化,向人的城市化、空間的城市化及生產、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轉變。

為此,南方城市智庫聯合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形成《做強“城市獅山”戰略研究報告》(下稱《報告》),以期為獅山鎮提供借鑑。12日,在“城市獅山”推介會上,《報告》正式亮相,它系統地梳理了獅山城市發展階段,分析了“產業獅山”與“城市獅山”的發展差距,並提出了打造“城市獅山”的五大路徑。

進入新型城鎮化階段

產業獅山”面臨新挑戰

《報告》首先指出,我國已經進入新型城鎮化發展階段,結合獅山鎮的經濟實力、產業結構、創新實力等因素,獅山鎮也正全面邁入新型城鎮化建設階段。

廣東第一大鎮的“城市經”:獅山千億產業如何實現“大象起舞”

“當前,我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新型城鎮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同時,全球工業化進入4.0時代,智能製造成為核心,城市必須提升創新能力和對創新要素的吸引能力。”《報告》稱。

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是高質量發展的標誌。但在現代服務業指標、人口聚集與消費佔比、城市配套、城市空間、人居環境等方面,“產業獅山”與“城市獅山”建設目標依然存在五大差距。

“製造業發達、服務業發展滯後,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的缺席,會不利於高端產業發展和消費外流;產城佈局割裂、缺少配套設施,會導致經濟活動的集聚度不夠;學校醫院不足、生態環境不佳、生活品質不高等公共服務的缺位,更讓城市難以留住人口。”南方城市智庫主任何山說,“這些問題,也或多或少制約了獅山的發展。”

為此,《報告》指出,如何從產業城市化向人的城市化、空間的城市化以及生產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轉變,將是打造“城市獅山”的重點挑戰。

《報告》提出五大策略

“再造空間”引注目

結合獅山實際情況,《報告》建議從五個方面開展“城市獅山”戰略行動,具體措施分別是重塑產業、讓城市產業成為提升經濟品質的新推手,再造空間、讓城市微循環向“人的需求”看齊,精準供給、創新模式推動城市服務品質化、高端化,重構格局、聯通城區板塊改善城市面貌,以及重塑內涵、培育獅山城市發展新哲學、新文化。

廣東第一大鎮的“城市經”:獅山千億產業如何實現“大象起舞”

其中,再造空間,讓城市微循環向“人的需求”看齊頗為引人注目,同樣是昨日召開的“城市獅山”推介會亮點之一。

《報告》建議,獅山應改變製造大鎮空間配套為商品流通和產品配套的現狀,通過推進城市綠道、空中連廊、有軌電車等城市微循環的建設,讓獅山的城市建設迴歸到“為人服務”。

具體來看,獅山可依託南海最大的城市內湖——博愛湖,建設沿湖綠道,同時逐步向外延伸,聯通獅山主要景點、行裝、商業中心,建設區域綠道和城市綠道;串聯起包括公園、歷史景點、購物中心等,建設獅山城市步行環和兼顧步行的自行車分級路網系統;主城區則可建設嶺南特色空中連廊、立交連廊等,打通城區各大板塊,促進獅山商圈人流集聚。

“從產業獅山到城市獅山,是產業結構的升級、城市品質的升級和人均收入的升級,更是一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探索,對於佛山、廣東的轉型升級,都有重要的意義。”何山說。

1880畝土地營造新型產業社區

“城市獅山”重構“產業獅山”發展空間

在獅山鎮紅沙產業片區,該鎮準備好了面積約820畝的產業用地,未來一批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企業即將進駐。獅山將把該片區打造成為一個混合、多元、互動生產、生活服務融合的新型產業社區。

廣東第一大鎮的“城市經”:獅山千億產業如何實現“大象起舞”

12日,在“築夢新獅山·製造新城市”獅山城市推介會上,獅山向社會推介了六大“三舊”改造項目以及十大產業社區推進情況。

村級工業園將成智造創新園

在本次推介會上,共推出獅山五星片區工業園改造項目、興賢風梅嶺村級工業園改造項目、匯江小區舊廠房改造項目、沙坑東華商住項目、下沙沙田工業區改造項目、南油基地改造項目六大“三舊”改造項目。

其中興賢風梅嶺村級工業園改造項目最為引人注目。在此之前,興賢“黃牛牯”、“風梅嶺”村級工業園長期是廢舊塑料、廢舊金屬收集、加工及銅鋁小冶煉等汙染較嚴重產業的集中區域。

自2008年以來,該村級工業園改造一直備受外界關注。在南海區委、區政府的部署下,獅山採取鐵腕打擊的態度,關停涉汙企業;對汙染問題嚴重突出的興賢“黃牛牯”“風梅嶺”,建立了日常檢查與專項整治相結合的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對涉汙無證無照企業實行強制停水停電,強制清理設備、貨物。

根據規劃,“風梅嶺”片區將以智能製造、高端裝備、醫療器械為主要產業方向,引進“兩高四新”產業入駐,打造成為南海的智造創新園。此外,該片區還將兼顧生活配套功能,8公頃的商服地塊將著重打造商務辦公、會展中心、人才公寓、商業街區等服務配套項目,打造獅山鎮商務新地標。

不僅僅是這六大項目。今年以來,獅山規劃了一批連片改造項目作為“三舊”改造的龍頭帶動項目,並以此為支撐進行全鎮“三舊”改造的總體佈局,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其中,新光源基地二期(榮星松崗地塊)已完成改造,正在進行招商引資工作;興賢“黃牛牯”村級工業園改造項目已完成土地使用權證及並證工作,地上建築物已全部拆除;朗沙上沙裡圍工業區改造項目首期4萬多平方米廠房已基本完工,二期5萬平方米廠房正在建設中。

公資帶動推進產業社區建設

12日,獅山還向社會推出了十大產業社區,面積共計1880多畝,預計建築面積近200萬平方米。獅山鎮委委員、副鎮長何宇聰說,打造這個產業生態圈,獅山還是力爭圍繞在製造業升級的基礎上進行,針對生物醫藥、醫療器械、智能裝備這些方向,通過精準的產業規劃去引導。“我們目前已成立了總額近6億的產業創投基金。通過創新投融資機制,推進資本要素優化配置,解決產業社區內企業資金瓶頸問題。”

目前,十大產業社區中,有四大產業社區被安排在紅沙產業片區,面積約820畝。產業主題是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獅山將把該片區打造成為一個混合、多元、互動生產、生活服務融合的新型產業社區。

另外六大產業社區主要位於大學城片區,面積約1060畝。這一片的定位為“獅山智造創新園”,以智能製造、高端裝備、醫療器械為產業方向。同時,配套建設商業服務、公寓、生態運動公園等配套設施,以產業化、多樣化、高端化、集成化、區域化為戰備定位,獅山準備將其打造成為一個高端智造產業集群社區。

何宇聰說,建設產業社區是一個系統工程,獅山將探索建立“公資傾斜、多舉並進、市場參與”的發展模式。對於產業社區建設,尤其是市政基礎設施和生活配套建設,堅持公資帶動參與,加大資源傾斜力度,引入多方戰略投資者,以市場化為導向,全力推進產業社區建設。

不僅僅是這十大產業社區。接下來,獅山還將針對非城市建設用地,比如農地、林地等,通過公有資本參與帶動,因地制宜,打造多個城市綠洲,通過生態修復、農業提升,改善生態環境,釋放區位潛力,提升周邊土地價值與用途轉型。“一是與產業社區相鄰的非建設用地,我們將投入資源,建設與社區生活環境相配套的農業生態公園,為產業社區提供綠色開放空間。”何宇聰說,獅山將結合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傳統村落與周邊農地相結合,發展田園綜合體、打造鄉村公園,優化人居環境,推動村落空間的持續更新與發展。

來源:南方日報李慧君、王謙、劉嘉麟、湯曉微,通訊員潘健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