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聚焦我市突出開放聯動、提升開放水平的經驗和做法

《人民日報》聚焦我市突出開放聯動、提升開放水平的經驗和做法

鄭蒲港(資料圖)

《人民日報》11月12日7版“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專欄刊發“優進優出,拓展通道,產業外向——安徽 隆起內陸開放新高地”文章,其中重點聚焦我市突出開放聯動、提升開放水平的經驗和做法。

文章指出,輾轉多地後,上海同華國際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袁巍峰決定將廠房落戶安徽馬鞍山鄭蒲港新區,“我們公司從事肉類食品加工批發,有了開放口岸,境外進口的肉類食品不用再經過其他港口轉運;位於鄭蒲港新區的馬鞍山綜合保稅區,貨物入區還能享受保稅等優惠。”

位於長江馬鞍山段左岸的鄭蒲港區碼頭,擁有9.5公里的深水岸線,是安徽江北唯一的萬噸級深水港口資源。

“安徽構建承東啟西的產業、基礎設施和要素市場樞紐,必須抓好大通道大平臺大通關建設。”安徽省商務廳廳長張箭表示,要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優勢,努力將安徽沿江“交通網”轉化為沿江產業“開放網”。

在向“海”求變意識驅動下,7年前,鄭蒲港區碼頭打下第一根樁,八百里皖江最大等級碼頭開工興建;7年後,碼頭打通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甚至有直達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國際航線。如今,安徽建成了馬鞍山港、蕪湖港、銅陵港、安慶港、池州港5個水運一類口岸,安徽在通江達海上的短板正逐漸補齊。

激活一條江,帶動一座城。鄭蒲港像一個強勁引擎,把“一片荒野”點化成“一塊金磚”:依託港口岸線資源,馬鞍山吸引了瑞聲科技、桑尼光電等一批高科技企業入駐;南京大學等也紛紛前來設立科技研發中心、技術和產業創新中心。

2018年7月,馬鞍山綜合保稅區獲得海關總署覆函,從此,這座城市對外開放的大門愈加開闊。越來越多的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綠色食品和港口物流項目落戶馬鞍山。這座資源型城市走上轉型升級的開闊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