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雲計算:全民參與的計算方式

從2006年“雲計算”概念提出已來,雲計算已經成為全球ICT產業界公認的發展重點。

為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順應經濟發展新態勢,行內的雲計算應用也在有條不紊的推進,如2018年3月,渠道部對雲生產模式進行了全行推廣;2018年7月,網金部對企業ERP雲平臺進行了全行推廣等。隨著雲計算的應用的擴展,雲計算已經從互聯網行業逐步拓展至政府、金融、工業、交通、物流、醫療健康等傳統行業。

你要的雲計算:全民參與的計算方式

何為雲計算?其主要特徵如何?數據灣對其概念及其主要特徵進行梳理,期望能夠對其概念進行明晰,以期望在工作之中為大家提供參考。

雲計算發展的推動力量


雲計算的推動力量來自人們對容量和資源有限的數據中心日益增長的需求。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社交網絡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每天產生的數據呈指數增長。

如全球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絡Facebook在2012年平均每天產生的數據是500TB,這一數據在不斷地增加。而在移動設備出現後,數據增長的速度增加迅速。需求的增長,帶動著網絡和網絡服務的增長,隨之而來是網絡數據和流量激增。

在這種情況下,面對存儲數據的急劇膨脹,為了節省成本、實現大量閒置資源的再利用、實現海量信息進行聯機處理、提升系統的可擴展性,雲計算的概念被提了出來。

雲計算是分佈式計算、並行處理和網格計算的進一步發展,它是基於互聯網的計算,能夠向各種互聯網應用提供硬件服務、基礎架構服務、平臺服務、軟件服務、存儲服務的系統。

你要的雲計算:全民參與的計算方式

雲計算定義及其特徵

第一,雲計算中,硬件和軟件都是資源,存在泛在的網絡接入,通過網絡的以服務的方式提供給用戶。即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有網絡的地方,不需要複雜的軟硬件設施而是用任何簡單的可接入網絡的設備如手機、顯示器等就可接入進到雲,使用已有資源或者購買所需的新服務。

第二,資源的共享。計算和存儲資源集中匯聚在雲端,再對用戶進行分配。通過多租戶模式服務多個消費者。在物理上,資源以分佈式的共享方式存在,為雲中的用戶所共享,但最終在邏輯上以單一整體的形式呈現給用戶,最終實現在雲上資源分享和可重複使用,形成資源池。

第三,彈性。雲計算保證用戶能隨時隨地的訪問所需要的服務,並且用戶的系統規模變化時,雲計算能夠根據用戶的需求對系統如硬件配置、網絡帶寬、存儲容量等作出調整,體現雲計算的可動態擴展和配置特性。

第四,按需付費。戶可以像購買公共資源那樣從“雲”這個龐大的資源池中購買自己所需的應用和資源。

綜上所述,雲計算與水、電等公共資源相比,具有一定相同點:資源都通過網絡即時提供,而並不存貯在用戶端,均按需付費提供計量服務。而云計算與水、電等公共資源相比,區別也顯而易見,即:雲計算提供的是多樣化、具備個性化的服務,用戶不僅是服務的接受者也是互聯網內容的創造提供者,價值因受眾而議,而後者提供的是通用的資源,價值統一。

你要的雲計算:全民參與的計算方式

各位看官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