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足球聯賽的建議之一二

中國足球水平近二十年來,裹足不前乃至水平倒退(無論從橫向還是縱向比較來看,確實是倒退了)。原因分析的已經有很多版本概括的也比較全,無非多為足協的不作為和瞎作為種種,當然也有大國體制特定的背景限制。在這裡,罵就不再提了,因為罵並不能起到什麼有效的鞭策,反而令自己口乾舌燥。

目前,中超、中甲、中乙聯賽在出現了短期的“繁榮”之後,逐漸有些疲軟,亦呈現部分亂象,如中甲球隊在衝超問題上的互相“孔融讓梨”,中甲中乙球隊不符合規範退出,球員留洋意願不強烈(國外競爭激烈,且收入低於國內),基本都是與資本運營有關,中國足球進入資本狂熱的燒錢時代,恆大功不可沒,此亦多批評者所持觀點。討薪、退出、讓超等亂象的產生,說白了,就是很多企業玩不起了。此,針對聯賽提出個人建議。

1、限薪。

球員由於是一個龐大的群體,足球也應該是普及大眾的運動,不能成為“貴族”愛好,也不能成為孩子眼中成為暴發戶的途徑。職業球員只是一種職業,而不是脫離了社會的一種畸形,應符合國內主流收入水平,或者略高於普通職業收入。收入水準數據方面需要足協來把控,既不能太低以至於打擊孩子對足球職業的興趣也不能讓球員收入高於出國踢球的水準以至於讓球員沒有出國進修的積極性。

2、外援政策。

歸化外援可以有,但不能井噴。歸化只是一種通過取得好成績而刺激中國足球水平提升積極性的短期手段,不應也不能是一種長期政策。

聯賽外援限薪。中國不是西亞,有石油做支撐,被當做淘金所。聯賽應需要物美價廉甚至有培養價值的外援,如西安競技的奧斯卡、重慶的小摩托等;單純淘金的不可取,如申花的特維斯等。選擇外援應不追求大牌,追求實用。

中甲聯賽應當如同中乙聯賽一樣取消外援。如此,既降低了俱樂部的支出,又能為中國本土培養優秀人才,同時還能保證貧富俱樂部之間的相對平等。

中超聯賽外援使用應與國際足聯、亞足聯保持一致。

3、年輕球員培養。

目前的U23政策出發點是好的,但不科學。我與大多觀點一致,一個球員到了23歲還踢不出來,強制讓他上場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如果真的培養年輕球員可以試行U20或U21,但不應影響中超聯賽的觀賞度,至少大程度上不可取。中甲或中乙聯賽可以強化年輕球員培養機制。

4、足球青訓機制。

職業球員的青訓就不提了,自己懂得較少,且也關注青超和各級別U系列比賽,應值得肯定。在這裡說一下學校足球培養問題,個人覺得應學習日本學校聯賽。這裡說的學習不能只停留在口頭,而要紮紮實實的去學習,謙虛低調的去學習,放低姿態,勿以天朝上國的嘴臉去走個過場。學校體育的培養必須與教育部牽線,不是要以培養職業球員為目的,而是以鍛鍊身體和培養興趣為目標,幾十年如一日的去做,不能以三五年沒有見效就草草了事。

一時情緒上來,寫下以上謬論。可看便看,勿求支持,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