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極力反對她做演員,她說之所以選擇演戲就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

馬思純:“我的生活太平淡了,之所以選擇演戲就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這是初心,如果演戲不好玩了,那幹嗎非要做這行呢?”

最初,馬思純攤牌要做演員,家人尤其媽媽蔣雯娟極力反對,她太清楚這個圈子的艱辛和殘酷,她心疼女兒,不想她吃苦。“所以就讓她報了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做個主持人,在房間裡吹冷氣,多穩定。”女兒快畢業時,她已經開始幫忙聯繫工作,“誰知道,她竟真要去做演員。”

媽媽極力反對她做演員,她說之所以選擇演戲就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

馬思純還親手給媽媽寫了封情真意切的信,蔣雯娟這才勉強答應,讓女兒試一試,事實上,馬思純是個“老演員”。在小姨蔣雯麗20多年的演員生涯裡,總有些時候需要個小演員來演自己的女兒或者童年時代,馬思純就成了最佳人選。於是,她7歲時就出演過自己的首部電影《三個人的冬天》,在經典電視劇《大宅門》裡,她也演過白玉婷的少年時代。

媽媽極力反對她做演員,她說之所以選擇演戲就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

“沒有技巧,但我有一點好,特別容易相信電影裡發生的事是真的。”馬思純說,直到今天她都不是個技巧派演員,依然在靠本能和真情表演。

媽媽極力反對她做演員,她說之所以選擇演戲就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

《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馬思純也勇於表達,並詮釋自己的表演思路,“85後花旦”馬思純,看起來像是截至目前被“虐”地最狠的一個,徒弟曾舜晞心疼到不行,“前兩期節目她也是從頭哭到尾,所以我們第三期做了約定,這一期不能再演哭戲了,沒想到一期比一期哭得更慘,到現在都沒有辦法控制她的情感。”

媽媽極力反對她做演員,她說之所以選擇演戲就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

但是,與其用“虐身”“虐心”來形容節目的殘酷,倒不如說他們是暢快淋漓地享受著“角色自由”——還有什麼機會,可以讓一群好演員可以在短短三個月內同如此多的行家裡手密集過招、極限創作呢?在九位表演嘉賓中最為年輕。她的光芒不如一眾資深戲骨耀眼,也不如“跨界黑馬”李宇春讓人驚歎,但是三期下來,觀眾無法不注意到她。

媽媽極力反對她做演員,她說之所以選擇演戲就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

坐在舞臺邊上的獨白,是整個演出最為動人的一幕,而這個部分,是馬思純找導演“求”來的。這是她喜歡的作品,她更對周迅的那段表演念念不忘,導演拗不過她的堅持,於是決定試一把。

媽媽極力反對她做演員,她說之所以選擇演戲就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

追看本季節目的時候,很多觀眾一定好奇:個個都是在業內功成名就的一線演員了,來到這裡巔峰對決,他們真的不怕輸嗎?馬思純給出的答案,大概可以代表所有人的態度:“我不怕輸,但是我想贏”。

但是最近卻有網友拿,馬思純和周冬雨,來互相比較得獎後三年,依然像“七月與安生”——彼此是親密好友,而周冬雨演《少年的你》收穫大批彩虹屁,大家開始討論:周冬雨會是下一個周迅嗎?

馬思純演《第一爐香》卻被嘲,說她從外形到氣質都不夠“張愛玲”。

媽媽極力反對她做演員,她說之所以選擇演戲就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

有人說,離了《七月與安生》,馬思純還是那個林七月,可週冬雨卻已經不是李安生了,可小姐姐並不贊同這種“周>馬”的論調,確實,周冬雨在《少年的你》裡面飾演的小念,從性格上來說跟她本人可謂截然不同,周冬雨本人外放活潑,而小念則內斂壓抑。就連她自己也說,搞不懂為什麼小念要這樣忍,在演的時候一直去找那種感覺。

媽媽極力反對她做演員,她說之所以選擇演戲就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

可其實往大了看,從《山楂樹之戀》、《七月與安生》,再到《少年的你》,每一部對周冬雨意義深刻又讓她大放光彩的戲,其實都在表現她少女的一面,不同的只是:從清純少女,到鬼馬少女,再到現在的壓抑少女。

媽媽極力反對她做演員,她說之所以選擇演戲就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

周冬雨的外形對她自身其實是有所侷限的,當年剛被推薦給張藝謀時,她長相寡淡、身材單薄,連《山楂樹之戀》的文學策劃都說,第一次見面完了之後,很快就記不起她的五官了,但平平無奇的周冬雨,在張藝謀看來就是飾演靜秋最好的人選,因為她白紙一般的氣質,完全就是天真清純的靜秋。

反觀馬思純,儘管頂著“蔣雯麗外甥女”頭銜出道讓大家對她有所懷疑,但她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電影角色,就跟她自己很不一樣。為了演《左耳》裡的叛逆少女黎吧啦,曾經的乖乖女馬思純瘋狂減肥,還跟朋友一起去酒吧體驗。

媽媽極力反對她做演員,她說之所以選擇演戲就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

在遇見《七月與安生》之前,馬思純演了《他來了,請閉眼》裡的簡瑤,還演了《盜墓筆記》裡的阿寧,一個是清秀溫婉的大學畢業生,一個是精明幹練的女探險者。

媽媽極力反對她做演員,她說之所以選擇演戲就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

儘管演繹過這麼多不一樣的角色,從成長經歷來看,馬思純與林七月有著絕對的共情。她瞭解七月是如何循規蹈矩地長大,她也理解七月看似乖巧的外表下,有著怎樣想要逃離束縛的心。

拿了金馬獎以後,有人說馬思純演了一堆不出彩的角色,一點也沒有“升級”的感覺,但其實看她演的戲,從女將軍、女刑警到女俠……每個角色人設、性格各不相同,某種程度上,也是她自己在探索戲路和角色的一個過程。而作品本身質量方面,也不乏《加油你是最棒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這樣的口碑佳作。

媽媽極力反對她做演員,她說之所以選擇演戲就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

媽媽極力反對她做演員,她說之所以選擇演戲就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

正好在第一期《巔峰對決》裡,就有這麼一個討論:演員是否應該走出舒適圈?其實演技的進階,本來就是在不斷的挑戰和嘗試中,去尋找平衡點,尋找最合適的演繹。在這過程中,有時或許會有旁人的點撥、導演的調教,有時或許就只有自己去努力,但無論如何,不過早劃下自己的侷限,才是演員演技未來的可能性所在。

媽媽極力反對她做演員,她說之所以選擇演戲就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

如果評價演技你們覺得誰更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