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縣 朝 邑

黃河自河套沿今秦、晉接壤處滾滾南流至秦、晉、豫三省交匯處,匯洛水和渭水後掉頭向東,直奔大海。黃河和洛水匯合處之西,原有一古縣,名曰朝邑(今屬大荔)。

故 縣 朝 邑

從南流的黃河河道向西,是黃河西滾沖積形成的大片河灘地,當地人稱“黃河灘”。黃河灘隨黃河由北而南,邊緣形成一道高崖,如一條巨龍,直到洛河,崖盡處地名即名“龍尾”。將到洛河時的高崖,地勢略高於他處,人稱紫陽山。清順治時進士、邑人劉璽曾有《紫陽夜飲》詩云:“今宵天不寐,知我在山阿。樹老歸鴉靜,臺高受月多。酒聲狂士鼓,花氣美人歌。莫負煙霞意,得閒日一過。”詩中所謂“山阿”,即指此山彎曲處。“龍尾”公社時期曾有紫陽大隊,亦因此山得名。朝邑縣城故址即在距洛河二里許,緊依高崖之下。縣境東隔黃河與山西永濟相望,西與原大荔縣接壤,南與華陰、華州區相鄰,北與合陽、澄城兩縣連境。境內最高的山為鐮山,因山形似鐵鐮得名,故俗稱鐵鐮山。劉璽詩集名《鐮山集》,即因此。

  朝邑得名於縣治所在地朝坂。“坂”音板,亦作“阪”,山坡、斜坡之意,當因其地地勢東低西高得名。邑即城。至於為何冠以“朝”字,或以為清晨日出山西中條山,此地即沐浴於朝陽燦爛的光輝之中,故名“朝邑”,意即“早晨的城”,頗富詩意。果如此,朝邑之“朝”則原音可能與“昭”同音。朝邑東隔黃河鄰近中條山,南望華嶽,又有“洛岸桃花”和沙苑柳蔭盛景,故清國子監學正、同州人楊樹椿曾有《朝坂》一詩詠起其地雲:“朝坂南來第幾灣,一灘桃柳破愁顏。太華中條青未了,黃河三折出潼關。”1958年朝邑縣併入大荔縣後,朝邑降為鎮。原縣城廢棄,後為農墾三團團部。鎮址遷至崖上三里許,人稱“新朝邑”。

故 縣 朝 邑

朝邑名勝,原地處縣城內的隨原縣城譭棄而譭棄。現存者以分別在縣城故治西高崖之上的南寨子和大寨子內的豐圖義倉、岱祠岑樓和金龍高塔最為有名。豐圖義倉在南寨子,是一個仿照蘇州豐備義倉“官督紳辦”的民間自救性質的糧倉,為清代陝西東府“入閣三相國”之一的光緒時東閣大學士閻敬銘居家時所倡修。該倉始建於光緒六年(1880,一說始建於1887年)。1885年竣工後,繪圖呈獻清廷,慈禧硃批“天下第一倉”,現仍為國家重要儲糧倉庫。其堡壘式建築,亦具軍事作用。倉西原為閻敬銘府第,府第與糧倉之間為閻氏祠堂。此地慈禧墨跡頗多,最有名的是高一人許的“龍”、“虎”兩個大字,原在閻氏府第(後為南寨子小學),現移至糧倉頂部閣樓上。岱祠岑樓位於大寨子原東嶽廟內,該廟1949年以後曾用作棉站,後因棉站遷移拆毀。該塔經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鑑定,系宋代純木結構的層樓式戲樓建築,國內稀見。金龍高塔原屬金龍寺,寺毀塔存,在岱祠岑樓北約200米稍偏東處,為清代建築。這三處名勝僅一溝之隔,登高一望,盡收眼底,氣勢極為壯觀,與“洛岸桃花”等共同構成“朝邑八景”。大寨子北還有北寨子,隋代曾建有長春宮,今僅存遺址。唐代大詩人杜甫《題華縣亭子》一詩言“天晴宮柳暗長春”,意思是每當晴日,從20多公里外的華州區西溪亭北望,柳樹濃蔭中的長春宮迷茫不清,可見隋唐時此宮之壯麗。據說隋末李淵從太原起兵反隋,西渡黃河後即屯兵於此,故此處有北、大、南三個“寨子”。 北寨子和大寨子中間曾有城牆連接,故名“連城”。連城與大寨子相接處東邊下部有一土坡,人行其上,即有“嗡嗡”之聲發自地下,這就是朝邑的有名奇觀——地琴。縣北部村名多以“營”名,如胡家營、唐張營等,則據說與明代開國大將常遇春駐軍相關。


故 縣 朝 邑

朝邑物產,以小麥和棉花為主,兼及其他雜糧。洛河以南,則主要種植蔬菜,其中辣子和蔥久負盛名。其他地方的辣子油燙過調入飯菜之中,如沙入水中,二者仍是分離狀態,俗雲“不染飯”,僅味辣而已;而此地的辣子則飯菜盡染,油光紅亮,香味濃郁,所以古時曾長期作為貢品。其蔥經油炒後入飯菜,蔥花或翠綠,或晶白,皆漂浮飯菜羹湯表面,與其他地方所產之蔥同樣炮製後則與飯菜混為一體大異其趣。洛河和渭河之間沖積形成的大片沙地,沙丘起伏,隨風移動,名曰“沙苑”,草木繁盛,漢時屬上林苑,唐王朝則曾於此地置牧馬監,養御馬。杜甫《沙苑行》即言“左輔白沙如白水,繚以周牆百餘里。……苑中騋牝三千匹,豐草青青寒不死。”西魏大統三年(537),宇文泰大勝高歡於此地之渭曲,命將士“人栽一樹”記功,故此地自古以來多柳。沙苑盛產黃花菜、大棗和花生,人稱“108”,名揚省內外。另外,此地野草多蒺藜,蒺藜子有滋補作用,可供藥用,亦為該地特產。


故 縣 朝 邑

朝邑自古文風甚盛,人才輩出。據說科舉時代,朝邑的秀才名額不夠用,而鄰縣大荔的名額用不完,朝邑只好向大荔借名額。明代陝西著名諍臣、學者、詩人“朝邑二韓”韓邦奇、韓邦靖就是縣南南陽洪人。韓邦靖所著《朝邑縣誌》,因韓邦靖號五泉,俗稱“五泉志”,為陝西“八大名志”之一,收入四庫全書。清代則有有“救時宰相”之稱的光緒時東閣大學士閻敬銘,電視劇《走向共和》第一集即有其和慈禧廷爭的場景,邑人頗引以為自豪。現代則有曾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和國歌確定提出重要建議的著名政治家、學者張奚若。1948年9月3日,朝邑地下黨曾在該縣發動了有名的“九三起義”,受到彭德懷的高度評價。謂朝邑地靈人傑,斯言不虛。

故 縣 朝 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