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科學城建設如何從“園區”邁向“城區”?跟著委員們一起去看看

從2017年7月29日,市政府批覆同意《張江科學城建設規劃》,規劃面積95平方公里。兩年多過去,張江科學城作為科創中心建設的核心承載區,建設情況如何?11月13日,市政協年末委員視察就聚焦於此——“提升科技創新中心集中度和顯示度,推進張江科學城建設情況”。

科學城建設推進“五個一批”項目

為加快推進張江科學城規劃落地和項目實施,確定了張江科學城建設“五個一批”首輪73個重點項目。

“五個一批”即一批大科學設施、一批創新轉化平臺、一批城市功能項目、一批設施生態項目和一批產業提升項目(7個),如中芯國際等,旨在打造世界級的高科技產業集群。

目前,73個重點項目中,已竣工(或完工)項目39個,其餘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新一輪“五個一批”項目中,16個項目已開工,6個項目已完工並投入運營;10個項目正在建設中。其他項目正在推進中。

张江科学城建设如何从“园区”迈向“城区”?跟着委员们一起去看看

城市副中心從“園區”向“城區”

一批批項目落地必然會導入大量人流,如何讓張江科學城不但宜業,更加宜居,那就要將“園區”打造成為“城區”。

在視察中,張江管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在城市副中心的建設中,加大了科研用地的比例,不小於21%。同時加大衛生、醫療、文化、體育、教育等公共設施和綠地比例,不少於16%。新增住宅建築面積約920萬平方米,其中890萬平方米用於租賃住宅。

张江科学城建设如何从“园区”迈向“城区”?跟着委员们一起去看看

而根據“一心一核”的科學城規劃,張江將在沿川楊河一線的中部區域建設城市副中心。上科大附屬學校、軌道交通13號線已經投入使用,張江科學會堂、川楊河綠地等項目也將陸續建成,這些項目與張江中區已經建成的住宅、商業、辦公、學校等,共同構成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功能。屆時,張江中區將成為充満生機活力的市級公共中心。

產業集群、人才集聚優勢初具

截止2018年底,張江科學城擁有企業2.2萬家,從業人員超38萬。高新技術企業1002家,佔全市10.9%。現有國家級、市級研發機構133家,佔全市11%。外資研發中心166家,佔全市(448家)37.05%。

张江科学城建设如何从“园区”迈向“城区”?跟着委员们一起去看看

今年1-8月,三大主導產業中,集成電路產業產值125.1億元;生物醫藥產業產值266.58億元,同比增長11.4%;人工智能領域已匯聚眾多國內外最前沿的基礎架構支撐和人工智能技術企業,企業總數已達90多家,約佔全市的1/4。

與此同時,人才集聚效應初具規模。

國際科創人才服務中心(上海市人才服務中心科創人才分中心)正式運營,一方面打造綜合性公共人才服務平臺,另一方面實施外籍人才出入境便利和工作許可新政。同時推進人才引進落戶新政,開通張江核心區域重點機構人才引進綠色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